第二十二章九星蔽日前辈笔记
漆黑的洞**,没有风,也没有声,有的只是两个不断前进的少年,一个在前、一个在后。
洞内的通道可谓四通八达,弯弯拐拐,犹如迷宫一般,走上数十步就会有新的岔路出现在眼前,两条、三条、又是甚至同时有七八条岔路,一个时辰的路程,也不知道遇到了多少岔路,拐了又拐,选了又选。
每次在岔路前,前面领路的少年都要稍稍停下,分析一下下面的路该怎么走。
“师兄,马上就要到了。”前面的少年回头说道,说完又拐了一个弯,又选了一条岔路。
就在这个拐后、这个岔路后,出现不太一样的地方,原本漆黑的洞中迷路,在这里有些明亮起来,虽然依旧昏暗,却也可以让人清晰视物了。
叶君心奇怎么突然就明亮起来,难道要到了山洞的出口?可这一路明显是往地下走的,以两人的速度,少说也往地下前进了数千米,难道洞口是通向某个谷底?
于是问道:“师弟,怎么开始亮了起来?前面就要到山洞出口?”
“出口?师兄,这里没有其他出口,至少我就没遇到过。”
“那为何光线开始强烈起来?”
“这里离那洞府不远了,洞府内就同白昼一般,光线也是从那里传来的。”继续说道:“师兄,为什么洞府始终亮如白昼?我在想是不是有宝物,可那里都翻了好几遍了。”
叶君心想师弟连这也不知道,看来之前他所说的闲暇时候在这里看书,定然是随便说说的了。
“呵呵,修行之人的洞府,一般会置放一枚光灵石,再以聚光阵配合使用,就可以保持洞府数十年乃至数百年白昼不息,能维持多久就和光灵石中灵气有关了。”
“光灵石?我怎么只知道有灵石,这光灵石和灵石有什么关系?”
“灵石分普通灵石和属性灵石,普通灵石中的灵气包含各种属性,至于属性灵石,就是只包含一种属性灵气的灵石,如火灵石中包含火灵气,风灵石中包含风灵气。光灵石也是属性灵石包含的是光灵气,通过聚光阵,能使得光灵气转化为光。”
“师兄,那这枚光灵石实在太强大了。”
“哦?怎说?”
“师兄,你不知道,这个洞府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你说这个光灵石能使用几千年的时间,那他的灵气是不是很强。”
“数千年的洞府?能保持洞府数千年的明亮,那么这枚光灵石……”叶君沉思自语。
“怎样?这光灵石是不是很高级的?”
“也不能完全确定,只是据我的推断,这枚光灵石很有可能是极品光灵石,甚至是圣光灵石,不过……”叶君说出心中推测,先是面露喜色,说完后又表情平平不确信起来。
“圣光灵石?师兄,你又不过什么?”天不诛直言问道。
“恩?”叶君心里一疑,“师弟似乎什么都不清楚,先是不知道聚光阵和光灵石的存在与运用,现在又是对圣光灵石一无所知。”
随后解释道:“在修行界中,凡是占了一个‘圣’字的都是至宝。现在你明白了吗?如果真的是圣光灵石,那就是一枚至宝。”
“至宝?哈哈……太好了,师兄。”天不诛开怀大笑。
“只是推测可能是圣光灵石,你也不用高兴太早,而且也不一定就是聚光阵和光灵石,让这个洞府维持白昼的。”叶君见他得意,便出言打击。
“不会吧?”
“呵呵……除了聚灵阵也有其他方法使洞府保持白昼。”
“我的至宝啊!”天不诛捶胸懊恼,好像他突然在手的宝贝不慎弄丢了一样。
“哈哈,也不一定不是。”叶君打趣道。
“师,兄。”天不诛无奈,被师兄捉弄,只是口呼师兄二字。
“……”
片刻后,一道石门出现在两人眼前。
叶君边走边打量前方的石门,石门一丈高左右,石门上并无任何字画,只是充满沧桑;虽年份久远,满是灰尘,却又毫无破败之感。
“师兄,这就是了。”天不诛指着前面的石门说道。
“走。进去看看。”他也不再打量石门,疾步向洞府走去。
“恩。”
……
天不诛前面带路,为他介绍洞府构造。
“师兄,这个洞府很干净的,第一次来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摆放的极为整齐、一尘不染,石门当时也是关着的,我费了很大功夫才进来的。”天不诛一边走一边指着旁边的石门。
“哦?”叶君只是轻声回应。
“师兄,洞府中有藏书室、修炼室、炼丹室、种植灵药的灵圃,还有一直没办法进去的内室。”
叶君一边听着介绍,一边观察洞府,心里想到荣灵子师傅的洞府,两相比较,不由感慨道:“这个洞府,真是不小啊!”
“是啊!不仅地方不小,而且年龄也不小。”天不诛连连点头。
“之前说这个洞府存在几千年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笔记上说的。”天不诛拧着眉头说道。
“什么笔记?”
“第一次来的时候,在修炼室,有一个尸骨盘膝坐化在蒲团上,那本笔记当时就在手上。”
“现在那本笔记呢?”叶君急忙问道。
“……”天不诛只是支支吾吾,似有难言之隐。
见师弟这番,心想:“难道丢了?”只得开口问道:
“师弟,书,难道弄丢了?”
“不是的。”
天不诛解释其中缘由,声称因为怕被人发现笔记,就一直就没有拿走笔记,只将笔记放在修炼室。
叶君心中纳闷,“那有什么不好开口的,难道因为没带走笔记,怕我责备你不成,再说现在那本笔记不就近在眼前了嘛。”
“先去拿笔记。”叶君开口令道,心想笔记定有不少关于洞府的记载。
随后叶君心中寻思:“洞府主人已经坐化几千年,也许和荣灵子师傅的化道是同一时期,也就是说很可能就是那个事件,太阴蔽日,也许能从笔记中得知事情更多的心想。
太阴蔽日,古代每隔万年就会出现一次,届时会有域外魔头降临世间。
根据《百家》中的手札记载,那是史上最奇异的太阴蔽日,也是最后一次太阴蔽日,称作最后的太阴蔽日,也叫九星蔽日。
手札中还记载到,自九星蔽日之后,天地间大量的灵气迅速消散不见,天地间的大能者、大存在、大神通者都修为跌落,最后消失匿迹。而这之后的修行者修炼,比之九星蔽日前艰难百倍,突破更是难上加难。
这也使得如今修行到将级境界就算小有成就了,修行到帅级境界就是一方人物,再往上的存在就少之又少了。
叶君当初为查找自身无法突破的原因,查阅了大量的儒家典籍,后来又得有机会观看《百家》和那份高人手札,荣灵子师傅曾说他修为迅速跌落,也就知道荣灵子师傅就是九星蔽日后不久化道的,而这一切必然是由九星蔽日引起。
历史中太阴蔽日预示着有魔头出世,一般是在太阴蔽日百年后,可九星蔽日之后,已经过了数千年,却一直没有魔头出世的记载,这是极为令人不解的。
九星蔽日,如此奇异天象,万古仅见,若说与太阴蔽日毫无关系,定是不可能的,但九星蔽日和太阴蔽日之间有何关联,却又不得而知。
洞府之中。
天不诛一副忐忑摸样,“师兄,就是密室,笔记就在那。”说完手指一本书。
书旁是一个白色蒲团,白色蒲团因横跨千年,显得有些破旧,蒲团之上盘膝坐着一人,可惜早已只剩一副白骨,和蒲团一样的白色、一样显得破旧的衣裳穿戴在尸骨上。
见到前辈白骨,叶君心有所惑:“荣灵子师傅化道消亡,可肉身却完好如初,若这人也是因九星蔽日而亡,那又为何只剩白骨?”
叶君急于了解笔记中的记载,立即来到尸骨旁,拿起书就开始翻阅起来。
就在叶君拿起书时,天不诛的脸色开始阴晴不定,面色变化无常、无端,似有期盼、又似有忧虑,而此时此刻的他只是沉入书籍记载之中,全然不知师弟的变化。
叶君不断翻阅书籍,嘴上也是不断自言自语:
“果然如此!哈哈!”
“原来如此!”
“竟是如此!”
“若真是如此,解释不通啊?”
看着师兄一页一页的翻阅笔记,时而兴奋大笑,时而惊讶所闻,又时而皱眉疑惑……天不诛脸色也越来越差,心情越来越糟,心神也在不断琢磨该当如何?
“师弟!”看完笔记,叶君发现师弟神情恍惚,他心中更有不解,但也未表现出来,只是轻声呼唤。
“……啊?!师兄。”天不诛一时愣神,有些木然的看着他。
一声轻唤,百感集;一生情谊,千年缘。
叶君在笔记中得到何种收获?为何感慨甚多?
天不诛的反常表现又是为何?二人之间又将展开怎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