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谭兵败退至平原,审配劝袁尚进兵,追至平原。袁谭抵挡不住,退入平原,坚守不出。尚三面围城攻打。谭与郭图计议,图曰:“今城中粮少,彼军方锐,势不相敌。愚意可遣人投降曹操,使操将兵攻冀州,尚必还救,将军引兵夹击之,尚可擒矣。若操击破尚军,我因而敛其军实以拒操。操军远来,粮食不继,必自退去。我可以仍据冀州,以图进取也。”谭从其言,问曰:“何人可为使?”图曰:“辛评之弟辛毗,字佐治,现为平原令。此人乃能言之士,可命为使。”谭即召辛毗,毗欣然而至。谭修书付毗,使三千军送毗出境。毗星夜赍书,往见曹操。曹操见到辛毗问起来意,辛毗答道:“我主久仰曹公仁义之名,今日袁尚药死父亲,篡夺爵位,又杀大兄。我主欲使明公行‘鲁公扶小白’之事,以伸张正义。”曹操闻言先是露出一个包含深意的笑容,然后脸色一阵为难:“吾恐吾是外人,不好插手袁家之事啊。若天下人不知内情者吾污我擅挑兵端,有损我之名矣”。辛毗听完曹操的话,有些急不可耐,‘明公若不救吾主,恐吾主为袁尚所害啊’说完辛毗嚎啕痛哭。曹操牙齿一咬似是下了极大的决断,“好,若不是我深感佐治先生忠义、袁尚遇害吾决不出兵冀州。佐治可回去告知显甫,我决意出兵”。辛毗听完曹操的话大喜,参拜谢礼道:“曹公大义,吾主必牢记曹公之恩衔草结环以报”曹操大笑:“先生不必如此可自去”说完挥了挥手,待辛毗下去后。曹操收起了笑容,望了望下首的程昱“仲德以为吾该不该出兵啊”只见程昱出首道:“袁尚被攻击太急,方求明公出兵。我认为袁氏不可相信。”又见一文士出首,正是曹操手下第一谋士荀彧,“明公,仲德之言我认为大谬。不管袁氏其意如何我们暂且不理,我主只要趁袁氏内乱。提兵先除袁尚,后观其变,并灭袁谭,天下定矣。既定河北,而伐荆州。此机会不可失也。”曹操听完此话,细眼一眯,‘嗯...文若之言甚是’。于是命荀攸安排进军事宜,而曹操则招来辛毗。面色欣喜的道:“佐治请坐,吾找汝来。是想问袁氏真的想降乎”。辛毗抚掌大笑:“明公何其不明,明公勿管袁氏是否诈降,主公只要和袁谭约定一起进攻袁尚。两方夹击袁尚必败,然后明公可趁机消灭袁尚,在灭袁谭则北方可定。”曹操端起酒殇:“好,有佐治助我,河北可定,待事成我必有所报”。二人相视大笑,一时席间氛围十分融洽。待席散,曹操暗自斟酌。“果真是只有千年的世家,没有千年的王朝。世家大族只顾自己的利益,战事稍显不利,便欲投降真是可恨”。经过此事更是奠定了曹操唯才是举,不论出身提拔寒族的决心。
同类推荐
军阀风云(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执掌大唐
明宫内刀光剑影,长安城外兵祸连绵。为求活,斗权阉,开丝路,诛蛮夷,灭藩镇。勾心斗角,步步为营。只为重振大唐荣光,君临四方!新人新作烽烟四起,乱世纷争,各国交战,群雄争霸,豪杰喋血战场,金戈铁马,恣意恩仇,长剑所指,气吞万里如虎!将军花白发,征人空回首。短褐垂首笑,长衫倚红楼。我怜大好关山月,又笑北疆好个秋。回首无人处。也罢!敬尔一杯酒。遥想年少时,戈矛同仇——穿越,权倾天下剑之所向,谁与争锋?王图霸业,笑谈声中!结英豪,诛奸贼,扫佞臣,逐鹿天下,问鼎九州,生死对决,英雄意气,热血功名,沙场征伐,朝堂诡谲情仇爱恨血泪史,豪迈雄浑宏伟章,碌碌无名之辈,亦可扬鞭策马!凛凛雁门…
热门推荐
要素流动、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国改革开放中由政府主导而形成的区域发展梯度现象有力地显示出,政府的决策和发展战略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重大影响与作用。在整个国家层面的改革和开放进入攻坚阶段的条件下,在政府提出了诸如“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中部崛起”等具体的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如何看待区域开放、制度转型和区域经济发展三个层面之间的链条联系亦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