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凶两家交往已久,现在汉朝没有公主可嫁那就算了。但是大单于身边怎么说也该有几个像样的女人。大单于刚刚接位,奴才觉得可以派个使臣去汉朝,让汉朝多出一些供奉以贺大单于接替王位。”中行说又开始找汉朝麻烦了。
“对,对。那汉朝的汉朝皇帝酿酒是有了名的。匈奴这么强大,汉朝人每年怎么可以只送那么一点儿东西呢。让汉朝供奉加倍。”一直瞧不起汉朝人的伊稚斜毫不在意的狮子大开口。
听了伊稚斜的话,下边的匈奴大臣们一阵默然。这些年伴随着汉凶两家的贸易日渐兴旺。匈奴已经基本不再到汉朝劫掠了。一个是因为通过贸易匈奴人基本上可以获得足够的物资,另一个是现在汉朝边关军队越来越精锐,边关太守也权势治军严谨的军人。虽然没有太多的机动部队,但想要劫掠的难度太大。现在伊稚斜想要让汉朝供奉加倍这些匈奴大臣心里也没底。正当大家犯难的时候帐外突然一阵混乱。
“报!急报!”
“禀报大单于,汉朝两万铁骑出长安,直奔边关过来了。”
“你说的可是真的?汉朝哪来的两万铁骑,你亲眼看到了?”
“小的看到了。两万骑兵,绝对是精锐骑兵。一人双马。估计再有两天就能到达边关了。”
“好了,你先下去吧。”伊稚斜挥挥手让探子下去,然后又对着下边的大臣们说道:“大家想想,这汉朝皇帝是什么意思。他们哪来的那么多战马,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派两万骑兵向北。”
汉朝增兵实在是太突然了,匈奴大臣们也没什么注意。不过怎么算匈奴大臣也不都是脑袋里全是肌肉的莽汉。很快就有人说道:“马应该是这些年边市贸易卖到汉朝的,至于派两万骑兵,可能是因为这些年一些小部落不听话骚扰汉朝边境,为了加强边关的防守吧。毕竟两万骑兵还对我打匈奴够不上太大的威胁。”
“嗯。说的有理。不过也不能置之不理,过两天就派使臣问问汉朝皇帝吧。至于供奉加倍的事,以后再说吧。”汉朝增兵边关,伊稚斜一时也没什么办法。
分隔线————分隔线
“皇上,咱们去哪?”一身便服,和刘彻一起出宫的韦小宝对着身前的主子问道。
“先到东市看看,到那边热闹热闹。”
“去东市!”韦小宝对着车外扮作马夫的卫士道。
由于这些年交通的便利和平民手里钱财日渐有余。长安东市也越来越繁华,各地的商人都在这里发卖不同的货物。因为人越来越多,为了不使坊市过于拥挤,这里也就渐渐形成了马车不入市的规矩。
这个时候正是东市最热闹的时候,农人,管家,丫鬟,活计来来往往好不热闹。虽然刘彻性子孤僻,但是在皇宫里每天面对一群小心翼翼的奴才刘彻也会感到厌烦。出宫接触一下热闹的人气,刘彻还是非常高兴的。和刘彻不同,跟在旁边的韦小宝看到人来人往的东市皱了皱眉。皇上那是万金之躯,他真怕出什么意外。于是挥挥手把分散在四周的侍卫叫道近前。很快隐蔽在四周的侍卫就把刘彻围在了中间。
这些高大的侍卫分散时并不是太引人注意,但是这样一集中起来,马上就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刚刚提起性质的刘彻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身为一国之君,牵涉到的东西太多,刘彻自恃勇力但是却从想不涉险,对于自身的保卫工作早就给身边的侍卫下了规定,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方式的保护,这些人心里都有数,为的就是防止什么时候自己疏忽轻视了保卫工作。规矩是自己立的,现在这种情况也没办法再进东市,于是刚刚下了马车的刘彻又坐回了马车。
“皇上,回宫么?”知道刘彻扫了兴致的韦小宝小心的问道。
“回吧。”没了兴致的刘彻上了马车。
国家风调雨顺,无外敌入侵,百姓安居乐业,皇帝手握重兵,藩王臣服,朝廷里权利制衡,无人揽权。这基本上可以称得上是盛事了。不过事实上国家发展也到了一个瓶颈。所谓盛极而衰,维持的好衰败得还慢些,如果维持不好国家就要走下坡路了。
虽然是盛事景象,但是国家哪能真的一点事都没有,淡淡维持这盛事就要用不少手段,何况刘彻心里还想让国家长久的昌盛下去。都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可是刘彻心里一直有个心病——没有五胡乱华那里来的唐宗,没有突厥叛乱哪里来得宋祖,后来更甚,元朝屠戮汉人,好不容易明朝摆脱了奴役的命运,结果两三百年就又被满清奴役,甚至连衣冠也被改了。一次比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有人归结到儒学,有人归结到封建君主身上,但不管怎么说,在新中国出现前,汉民族一直处于一个兴衰的怪圈之中。走出兴衰怪圈才是刘彻最大的目标。
自打撤换老臣的消息放出去之后,长安城内里的世家着实乱了一阵子,不过因为有用各家子弟前程做交换,朝廷上手握重权的老臣们先后都做出了妥协,负责这个事的窦婴看到此事可为,也到宫里向刘彻请示具体的安排。
见窦婴来了,刘彻并没有摆出什么威严的架势,而是在窦婴行过拜见之礼后就赏了坐。“这些日子你干的不错,前些日子廷尉和大行令那边的扯皮就处理的很公正。看来朕选你做丞相是对的。”
“这是臣的职责罢了,当不得皇上称赞。”窦婴谦虚了一些。
“今天你来有什么事么?”刘彻接着问道。
“启禀皇上,臣这次来事向皇上回禀替换老臣各家反应的。”
“这事儿啊,上林苑的子弟回家也有一个多月了。怎么样各家都有什么反应?”
“上林苑的各家子弟以前都是纨绔,就两年时间,这些子弟就像脱胎换骨了一样,最差的也勉强可以支撑各家门面了,皇上真是圣人。”
“呵呵,朕虽然有功劳,但也是这些孩子听话。呵呵,你接着说。”
窦婴撇撇嘴,心里嘀咕道。能不听话么?天底下谁敢不听皇上的话?不过他不能这样说,于是接着说道:“自打月余前,朝廷里透漏出替换老臣的意思。下边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议论的,不过因为有提携各家子弟的消息压着,加上从上林苑回来的子弟各家也有信心,所以也没闹出什么大事。除了一些熬资历的怕因此耽误了前程,朝中臣子们还是很期待新政的。”
“顺从就好。你先下去吧。”
窦婴躬身告退。
替换老臣这件事做完,在文治上国家的权利已经很是集中,在民心上因为刘彻又使得东欧归附,待到明年征伐闽越,抵定南疆,刘彻在外事上的权利也会达到鼎盛。不过随着手中权威日隆,刘彻发现好多事情并不容易处理。存在于想像中的穿越主角,来到古代后大开金手指,兴工业,造火炮,争霸天下的事情真正办起来才发现顾虑太多。
“微臣拜见皇上。”被刘彻召唤来的东方朔给刘彻见礼。
“坐吧。”说完刘彻还挥挥手让周围伺候的太监退了下去。
看到刘彻要和他单独商谈,原本还懒散的东方朔立刻正襟危坐。
“自朕登基以来兴农事,修城池道路;练精兵,南收东欧,北拒匈奴。现在可以说是国泰民安。同时国家也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然而朕觉得这国家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于国家以后的发展,不知先生有何见解。”国家的发展刘彻自己想过很多道路,但是自己一个人的的想法很容易想当然。东方朔就是刘彻定下的交流对象。
国家发展,这个命题很大啊。不过自认为才学无双的东方朔发现这个非常有挑战性的命题才能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才学。不自觉的问道;“皇上是问微臣国家要如何发展?”
“没错。”
不过说完之后东方朔发现自己失态了。有些激动的东方朔定了定神,看了一眼刘彻并未在意自己的失态。才开口道;“人,自出现以后,为了生存,开始以部落聚居。这个时候人活动范围小生存能力弱。但随着人不断的学会更多的生存技能,人口开始增加,大部落吞并小部落。人的活动范围也进一步扩大。部落以个体强大者为首领,但是当部落不断扩大,这种确定首领的方式已经不适用了。后来便出现了多数人认可的方式推选首领,这个大概就是尧舜禹时代。但是这种推选随着部落的进一步扩大仍是满足不了部落的稳定,于是出现了世袭的夏。但是这种传承就出现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那就是子孙不孝,出现暴君。不论是后来的商,周,秦,其实都是这个原因出现的。”
说到这里东方朔顿了一下,看向刘彻。刘彻也知道这说着说着就到了汉,东方朔有些不敢说。于是道;“想到什么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