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老,是什么山海图啊?”易真看着激动的黎旭东,连忙问道。他虽然知道一些远古时代的真正史迹,却也知道的不多。
“山海图既然是你们发现的,我也不妨告诉你们吧!”黎旭东环顾左右,眼神中流露出的只有激动之色。
“这得从我父亲说起,我父亲也是一个考古工作者,他在年轻的时候在祁连山一带考察过一段时间。”
“祁连山的胡语(中国古代少数民族语言)原意是‘天山’,意为通天之山,是传说中凡人上天和神仙下凡的地方!”
“当时他们队伍通过当地流传着的传说,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由于当时战争频繁,日本侵华,国共内战,我父亲他们也没将这个秘密公布。”
“可恨哪!因为我父亲他们解放前是国民政府聘请的公职人员,在特殊时期中被一一迫害致死。只不过我父亲在临死前将那秘密告诉了我,幸好,我通过小陶知道了这个铁匣子的存在!”
黎旭东说到这里,终于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我父亲说过,当年他们发现了一个远古遗迹,遗迹中说共工部落,也就是水神共工的部落。在部落中心遗留了一上古神器,名为共工印!”
“但那上古神器需要通过一张地图来寻找,那地图是放在另一个地方,只有有缘人才能找到。”
“而那地图,就是我手中的山海图!”
“我父亲说了,不管那共工印是真是假,但通过山海图一定可以发现四千多年前的共工部落遗迹!”
众人都仔细的听着黎旭东的叙述。当听到通过山海图一定可以发现共工遗迹,众人皆屏住了呼吸。共工部落的遗迹是什么概念?这可不是庞通等人以前的小打小闹,这代表的是一个文明,传说中的文明!说不定由此历史就将改写!
“黎老,我曾经听说共工部落被神帝颛顼打败后,水神共工怒触不周。难道祁连山就是传说中的不周山?”易真按捺住心中的激动,恭敬地问道。
“不是。”黎旭东直接否定,眼眸中依旧闪烁着激动,“不周山是传说中神帝颛顼维系这一宇宙统治权的保障,它应该是现今的昆仑山!”
“只不过共工怒触不周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只是传说而已,可信度太低!”
“那黎老,您可不可以给我们讲讲共工部落的具体传说?”陶铄问道,这次他算是托了庞通的好运,但也帮了庞通一个大忙。因为一旦共工遗迹出世,他们这一批发现者必然会有很大的收获。之所以说帮了庞通一个忙,是因为他请来了黎旭东这个知道共工遗迹内情的专家。
“好吧,我们作为共工遗迹的发现者,也应该知道一些共工部落的事情,这样也对将来的挖掘工作有一定帮助。”黎旭东也不好推辞,虽然他此时有些疲惫。人家可是帮他发现了山海图,让他父亲的秘密得以重见天日。
“共工部落是传说中水神共工所统领的部落,其所处时代就比黄帝时代
稍晚一些。”
“共工部落是炎帝神农氏的传人,他们生活在如今河南地界的黄河流域一带,受水患影响严重,因而才有水神共工的传说。”
“那时候炎帝传人和黄帝传人之间为了争夺生存地域,两大派系之间矛盾重重。”
“不要以为黄帝和炎帝同为华夏始祖,他们之间就没有矛盾,为了各自的族群,他们同作为三皇也有纷争。”
“只不过两位始祖为人仁和,天下都尽皆信服他们。黄帝对我人类功劳更大,因而天下以黄帝为共主。”
“黄帝晚年退隐,将神帝之位传于其孙颛顼。颛顼帝执掌宇宙统治权之后大肆改革,似乎不尽人意。因而后来水神共工带领不满诸神和平民起义。”
“只不过共工被颛顼帝击败,心有不甘怒触天柱不周山,如此也破坏了颛顼帝独裁专制!”
“共工部落作为共工起义的主力,在共工战败后,被颛顼帝大肆镇压、强力打击,自此,炎帝一系的部族再也无力和黄帝部族相抗衡。黄帝部族真正成为天下共主!”
“共工部落随着时间流逝,他们逐渐被其他部族同化,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但!”黎旭东说到这里,脸色严肃起来。
“共工部落的遗迹,就是再小,对我们现在研究远古时代也有莫大帮助!”
“所以我们当务之急,是通过山海图找到共工部落的遗迹!”
黎旭东说到这里,目光环视四周,透露着一股不可冒犯的威严。
“那黎老,我们上不上报国家?”易真低声询问。
“上报吧,这种遗迹,不是单靠我们的力量能发现并挖掘的!”
说完黎旭东看向龚雄,“年轻人,谢谢你!看到你,我就想起了当年我刚进入考古界的时候。转眼就五十年啦!我也终于解决了此生最大的愿望,死也无憾了!呵呵……”
龚雄此刻还沉浸在共工的神话故事里,并未发现黎旭东在对自己说话。
“嘿,龚子,想什么呢?黎老在对你说话呢!”龚雄身后的李家和提醒着。
“嗯,啊?什么?”
“哈哈哈哈……”众人一阵大笑。
黎旭东也微微一笑,“龚子是吧?你能说说你在想什么吗?”
“嗯?”龚雄脸颊稍红,显得有些拘谨,“没,没什么。”
“我只是在想如果共工印真的存在的话,那不就是说真的有神仙了吗!”
黎旭东略微思索,“其实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只不过没有丝毫思绪。可能,真的会有神仙吧!”
说罢,又转向陶铄和庞通,“小陶,你记得探测一下那个铁匣子。小庞,是你们队发现的山海图,就由你来上报国家吧!”
“好的!”
庞通和陶铄齐齐应道。
“现在,带我去看看发现铁匣子的现场吧!”黎旭东又对众人吩咐道。“你们也可以再仔细去探测一番,说不定就会有新的发现!”
“好吧,老王,阿博还有其他人,和黎老一起去现场再看看。龚子留下来。”庞通吩咐道。
留下来?其实龚雄也想再去现场看看说不定自己就真正的发现了什么文物。只不过对于庞通的命令,作为队员他不能不遵守。
待的黎旭东等人离开后。
“庞叔,你为什么不要我去?”龚雄在正在编写报告的庞通耳边轻轻说道。
“嗯?”庞通转过头,看着龚雄心中不甘的样子,“你不是想认识我们的陶大诗人么?现在给你机会。怎么?不愿意了?”
“噢,不不!我当然愿意。”龚雄急忙说道。
心中却是感慨,庞叔居然如此心细,为自己安排的如此周到。自己说什么也不能忘记庞叔的帮助!
“老陶,过来认识认识你的诗迷吧!”庞通对帐篷外正在扎露宿帐篷的陶铄笑着吼道。
“哦?”陶铄停止手中的工作,进入龚雄所在的这顶帐篷。
“年轻人,你很不错!”这是陶铄对龚雄说的第一句话。
……
第二天,……
“黎老,时间确定了。铁匣子被埋了大约4500年,测算误差100年左右。”陶铄兴奋的对黎旭东说道。因为铁匣子的埋藏时间被确定了,就意味着这一切发现和猜测都有更大的可能成立了。
“哦!如此一来,小庞,把测算出来的时间也上报吧,还有实验数据。”黎旭东脸上也绽开了笑容。
“好的。”庞通也很是高兴,迅速的修改着报告。
“黎老,研究所回复消息了!上面将拨发专款,并派遣一支解放军来协助我们工作。”
“哦,”黎旭东稍微点头,心中却是在感慨,这是国家派来监视自己这些人的呀!
其实一些对国家十分重要的研究性开发工作,解放军都会参与进来。一是协助工作,加快速度;二就是对研究人员起监视作用,监视他们是否做了不利于国家的事情。因为,只有解放军才是绝对的忠于国家!
“那专款和协助人员什么时候来?”黎旭东看向庞通,看来,自己不能完成父亲的遗愿了呀!
“解放军是北京军区郑州军分区的一个连,共计137人。加上我们,一共170人。其中黎老您为总负责人,我和老陶,以及那个连的连长仇剑亮为副手。仇剑亮的部队今天下午就可以到达。”庞通恭敬的说道。
因为从现在起,他就是黎旭东的下级了。虽然作为考古人员,上下级观念没有军人那么强烈。不过非常时刻,自然得有所区别。
黎旭东摇摇手,“我只是挂着名罢了,一切事宜还得你们来负责。”
“还有,专款共有30万元,上面指示由您和仇剑亮两人调度安排!”庞通又说道。
“嗯,我们都安排一下吧。准备迎接部队的到来!”黎旭东正式行使职权,对众人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