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跑!”高庄短促而坚定地对身后的女孩说道。
他没有回头,而是紧紧盯着面前的四个人。
从他们的表情变化和身后的脚步声得知,那个女孩已经很不讲义气地跑了。
“呃,跑了就跑了,本来就没指望你像电视剧里面那样义薄云天,就算不说声谢谢,也吱上一声呢!”高庄心里嘟囔着。
他冷静地观察着眼前的局势。对方四个人,准确地说是四个扒手,在女孩逃跑的时间里,已站稳四个方位,把他逼在人行道的边缘,背后就是滚滚车流。
四人正以嘲弄的神情看着他,摩拳擦掌,企图压迫高庄脆弱的神经。
在高庄看来,这四个人不能用武侠小说里的“彪型大汉”来形容,甚至不算很高大,无论是身型还是长相还是他们现在自以为很可怕的表情都更适合用“猥琐”来形容。
在高庄看来,挨揍已经是必然了,对只有1米67的他来说,四个人中最矮的一个也比他高了六七公分。更何况对他来说,最近唯一可以勉强称得上体育锻炼的就只有“挤公车”了。虽然在上下班高峰“挤公车”也是一门技术体力兼备的综合运动,但貌似对打架没有丝毫帮助。
既然无可避免也就不用去担心了,现在高庄来说,唯一须要考虑的就是怎样被打得不那么惨罢了。毕竟他的对手们看起来实在不那么“强悍”,即使用上“双拳难敌八手”这个借口还是有点太过有损颜面。
高庄环视了一圈,又稍稍退后了两步,可看看背后川流不息的车流,他也只能苦笑了。
看到这里,很多人不明白,这么一个家伙,怎么会如此不知天高地厚地去招惹这样的麻烦。
其实,他也不想的。在公车上的时候,那个女孩看到一个扒手偷钱包就说了出来,就惹得四个扒手对她怒目相对,而其他乘客大多都是敢怒不敢言。高庄站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直为那女孩叹气,在他饱受西化思想毒害的逻辑里,人命还是比一个钱包值钱点的,所以为了一个钱包招惹几个随时可能捅你一刀的家伙实在不划算。
可是,他突然发现那个女孩好像是六年不见的一个高中同学,当然,他并不肯定。偏偏他就是下一站下车的,那女孩也这一站下,就看到除了之前那个扒手还有三个人一起下车。显然他们是个团伙,想要“教训”一下那个不识相的女孩。这个站正好处在一个很冷清的位置,周围没什么人。高庄心想,这女孩真笨,就不能多乘两站到个人多点的地方下车啊!
这时,高庄突然发现那四个人盯着女孩看,女孩却盯着他看,眼中还混杂一些该死的“期待”,看得高庄头皮直发麻。
“你是……你是高……高庄吧?”
习惯被人遗忘的自己竟在这时候被认出来了。高庄无法形容出自己当时是如何一种心境,也很好奇自己是如何一种表情。他也不记得自己稀里糊涂说了些什么。反正等他回过神来已经是现在这状况了。
现在高庄倒不紧张了。他苦笑了起来。他知道,那几个家伙对一个女孩子,估计也就吓唬吓唬罢了,对他这个生理意义上的“男人”就没什么可顾虑的了。哎,都是为了“面子”啊,在认识的人面前实在厚不起脸皮弃之不顾,只好替这个不怎么讲义气的高中同学挨一顿打了。
他又环顾了一周,然后突然向两点钟方向的远处看去,同时露出了欣喜的神情,那是女孩刚才逃走的方向,难道是女孩带警察来了?四个人不由自主地顺着他的目光看去。
什么都没有啊!
这一瞬间,高庄突然转身向四点钟方向的马路对面奋力跑去,借着反应时差从车流中的短暂空隙中穿了过去,留下四个气急败坏的扒手看着车流徒呼奈何。高庄回头对他们做了个鬼脸,跑到最近的车站,随便上了一辆正要出发的公交车,扬长而去。
高庄,男,24岁。跟SH绝大多数人在同样的年纪入学,用5年时间读完小学,用4年时间读完初中,再用3年时间读完高中,然后在一所没有任何特色的大学虚度了4年。现在在一家很普通的民企上班。
他的一切经历就是那么平淡乏味,平淡得就像白面馒头。
碰巧,他的绰号就叫“馒头”。这个绰号是他初中时代的产物,却竟然顺利地陪伴他度过了初中、高中、大学,一直到现在。并且成了这13年来除了名字、性别以外唯一没变的固有属性。这从另一个方面诠释了这个绰号究竟有多么贴切,也生动地体现了他究竟有多么平凡、不起眼。
话说,他唯一值得关注的就是,他的不起眼已经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几乎可以与空气相媲美,当然,少了他,没有人会窒息而死。
小学时,他曾经因为生病而有一周没去上课。当他回学校之后,发现除了他的同桌和收作业的课代表以外根本就没人注意到他的缺席……
初中时,他也是这么缺乏存在感,以至于几年后他在社交网站加初中同班女生为好友时,人家却根本不记得“高庄”这个人,以为他是冒充老同学来搭讪的……
高中时,有人背着他拿他开玩笑,却没发现他其实就毫无遮挡地站在旁边……
大学读了一年多了,某次上课点名后,有一个女同学好奇地问他:“你是我们班的吗?怎么从来没见过你?”他很平静地说:“我们大一的课都是一起上的,有一次英语课我还是坐在你旁边的。”那女生头上明显垂下三条黑线……
有时候,他会站在镜子前面打量自己。被不良睡姿弄乱的短发,因为疏于打理而显凌乱的刘海,称不上其貌不扬但也不与“帅气”这个形容词沾边的容貌,又瘦又小的个子。还有固定风格的格子衬衫和素色T恤。基本上,他把路人丙、路人丁的形象诠释得淋漓尽致。
剃个光头会不会好一点?
这是他所能想到的增加自己存在感最好办法。可惜,他还差了那么点用“电灯泡”聚焦众人目光的魄力。
他的存在感已经稀薄到了一定的境界,他甚至怀疑他如果走进女浴室会不会有人注意到。不过他也没试一试的勇气。
这就是“馒头”,高庄。
“馒头”最好的朋友叫“包子”。
“包子”本名叫包华。是高庄的大学同学。本来没人叫他“包子”的,可是因为他经常和“馒头”在一起,又正巧姓“包”,于是自然而然变成了“包子”。
毫无疑问,他是受了高庄的连累。所以每次有人对他说:“长了一张包子脸就别怨狗跟着”的时候,他都在心里真诚地诅咒高庄买包子永远买到没有馅儿的。
包华其实长得还算不错,一点也不像包子,身高也有1米75,因为瘦,乍一看感觉有1米80。性格也挺开朗,人缘比高庄要好得多,很多人好奇他怎么会跟“馒头”般乏味的高庄气味相投。
但现实就是这样,人缘广泛的包华最好的朋友就是高庄,直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