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无语,转眼间,初阳半露,林间偶尔响来几声鸟鸣,宁墨随即睁眼开来,活动了手臂,已无大碍,却是心中惦记芷晴等人,连忙解开缠绕身上的布条,滑下树去,接着寻出路。
随着时间推移,越行越远,山间气候无常的很,昨日大雨说来便下,如今却又是大雾突起,前路迷茫,宁墨可又成了睁眼瞎,拐杖在手,停停走走,现在宁墨可真是有苦难言,昨日匆忙出来,又未曾进食,手臂受伤,如今腹中饥饿,山路崎岖难行,真是苦煞我也。
不知何时宁墨发现前方不远处有群楼错落,似乎是某个村落,,越行越近,还真是个村子,想到可以讨些吃食,再问问方向也是好的,随着踏入村子却发现村子坐落在一小山谷里,四面环壁,唯有前门一条小道可通四方,虽然只是一座小村落,却见入村处犹如巨型门框那般,山间村落怎么会有如此建筑?,着实令宁墨难解,入了村,才行十余步,宁墨感觉后背发凉,似乎有一双眼睛正盯着他的一举一动,宁墨猛然一回头,纵然心中有些准备也是吓了一大跳,只见那石框上方竟刻着一只形似青狼的雕像,只见头部不见身体部位,狰狞的模样,那巨大的框门居然就是它偌大的嘴巴,还能望见根根锯齿,眼中透出的贪婪,仿佛世间一切皆为它口中食,腹中餐,望着这狰狞兽刻,宁墨也忍不住失神了。仿若看见那雕刻之兽张着大口朝着自己飞来,突然脚下踩到一颗石子,失了重心跌在了地上,,一切好像那么的真实,除了紧张情绪加一身冷汗外,也忍不住赞叹那刻师功力之深,堪称鬼斧神功也绝不为过。这时候宁墨也感觉到此地有些诡异,心中也是巴不得想早些离开,可是现在腹中饥饿的很,外面又是大雾天,这要是自己瞎转悠找出路得到猴年马月啊,心中这般想到,硬着头皮朝着一家子走去,门是敲了半晌也不见有人出来招呼,于是大着胆子推门而入,然后又垂头丧气的走出来,四处都蒙上了厚厚的灰尘,一切的一切都似乎在告诉他此地已经荒废了很久,好不容易有点期盼又很无情的破灭了,真是好生失落,推开一间,再一间,依旧是灰头土脸,走过众多房屋,后面居然有着一大片空地,足足可以可容纳二三百余人,从地上凹凸印记证明曾经这里也是人群经常驻足之地,顺势抬头仰望,只见石壁之上刻着偌大的(魔)字,字体入壁数寸,古朴意足,也不知是如何刻上去的,行云流水,显得那么自然流畅,没有丝毫停顿之感,犹如书法名家题字纸上,一股岁月的味道一望而触,仿若存在已有千百年之久,随着观望时间越长,宁墨忍不住在脑海中临摹起笔画走势,心头当落下最后一笔时,整个人仿佛被吸住一般,宁墨整个人都恍惚了,楞楞的站着,,眼神空洞无彩,也是趁着此时空挡,只见石壁之上那壁上刻字红光闪耀,忽明忽暗,如同活物呼吸,似乎在酝酿着什么,显得异常诡异,突然此时红色光芒一敛,一道红色光芒自那魔字上脱离而出,,嗖的一声冲进了宁墨眉心。片刻之后宁墨方才脱离那迷离状态,眼神随即也恢复神采,,,四处望了望,又发现石壁下方放着一块方形石块,方才被那巨大的刻字吸引了全部心神,哪里还会有余光顾的上其他地方,此时好奇心驱使下,宁墨走到跟前,发现如此之小石块上尽数古毫文字,字数赫然已有千余字,这样的字体存世量太为稀少,若不是他出自宁大家府上。断然是识不得,只见石块之上所刻,
夫天地造化,盖谓混沌之时,蒙昧未分,日月含其辉,天地混其体,廓然既变,清浊乃陈。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然天地万物,皆有其相,众生沉迷,惑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以为众相故,心生三毒三惧三恐怖,不可久矣。
天象无刑,道褒无名,是故说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即达光明。持一正道,内体自性,天地以本为心者也。
故动息地中,乃天地之心见也。
故无实无虚也。
故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也。
故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哉!…………
除了这样一些不明其意枯**字,后面还有好些不认识的字体所组成的几排文字,有些类似武功秘籍,宁墨也不懂武学,文字也是不认识,便想着回去问问先生,便是硬生生记在心中,也不知是怎么回事1,如此枯涩绕口的古文字,字数更是已达千字,宁墨只默读了几次,便心有千字印。
此处既然是一处荒村,再待下去也是徒然无功,倒不如出去碰碰运气,也不知林中雾气如何?,怀着忐忑心情走向村口,望着那巨大石刻还是忍不住停下脚步啧啧称奇不已,倘若不是地处偏远这样好玩的东西芷晴一定很欢喜,心中这般想到出了村口,,,,,,,
就当宁墨离去没多久,一阵浓雾随风飘过,视线再度明朗时,原本存在的村落就像原本不存在那样不知所踪.
(诚挚感谢至今还在收藏的朋友。此后尽量一天一更。最不济也是两天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