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霾笼罩着大地,黑色的天空划过一道闪电,顿时雷声滚滚,暴雨倾盆而至。
九仙山荆棘丛生的密林中,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正在拼命地奔跑,雪白的衣服上血迹斑斑,任凭豆大的雨点打在身上,他却全然不顾,泪水模糊了视线,身体早已经随着心里的恐惧、悲愤变得麻木,他不知道要跑向哪里,父亲遭难前拼死将他送出,叮嘱他千万不要回头,但无边无尽的山林,跑到哪里才是尽头?
突然,脚下被石头一绊,身体猛地摔倒在地,右手拿着的一尊血玉雕成的神象滚落出去,就是这尊奇怪的玉象,让父亲背上了叛逆的罪名,横遭杀身之祸,可父亲却在危难之际把它交给了他,要他好好保管。他艰难地向前挪动着身体,也许是因为内心太过悲痛,现在连站起来的力气都几乎没有,右手颤抖着伸了过去,就在刚要接触到玉象的时候,手上被荆棘刺破而流下的鲜血滴落到了上面。刹那间,血色玉象仿佛受到了召唤,浑身散发出红色光芒,一股强大无比的力量席卷而来,少年眼前一片血色,顿时失去了知觉。
不知道过了多久,少年缓缓地睁开了双眼,呈现在眼前的竟是无边无际的血色大海,他此时正处在这海边缘的一块巨石之上,海里血浪翻腾,戾气冲天,就像充斥着世间一切的仇恨与杀戮。当年盘古大神开天辟地,倒下之后肚脐化成了这片血海,血海方圆几万里,里面血浪滚滚,鱼虾不兴、鸟虫不至,天地戾气全都聚在了此处,后世称为幽冥血海。
“来我幽冥血海者是何人?为何你的心里满是仇恨?”浑厚的声音在海面响起。
“杀父弑母之仇,不共戴天!”少年发出了满腔的悲愤。
“我看你浑身仙气凝聚,绝非肉体凡胎,有缘入我血魔圣地,欲助你一臂之力,不知你是否愿意?”
“只要能报父母之仇,要我做什么都行!”少年斩钉截铁地说。
“要为你父母报仇,那就是要与仙界为敌,这是其一,要修练成无上魔功,必须入我幽冥血海,以血水净身,任戾气入体,到时候你仙气尽除,魔根深种,那将是一条万劫不复之路!”
听完这句话,少年毫不犹豫地跳入了血海当中,血水浸泡着身体,万千戾气侵蚀着灵魂,身上的仙气与之发生激烈斗争,顿时如万箭穿心、万蚁噬骨的感觉阵阵传来,为了报得血海深仇,他咬着牙忍受,但却未曾想到脑子里十六年来的记忆也正被一点点抹去,幽冥血海侵蚀的不仅是肉体,还包括精神和意志。浑身的仙气尽除他不在乎,但要抹去那些脑海中的珍贵记忆,他断然不能接受,陡然间,体内涌出一股强大的力量开始与外面的血海魔力抗衡,两股力量激烈碰撞,激起层层巨浪,少年的身体就像要炸开一样,再这样下去恐怕是性命难保。
血海上空的血魔老祖发现这一情况,没有想到这少年体内会有如此强横的力量,不忍其就此灰飞烟灭,双手一道红光发出,将少年的身体缠绕起来,想要强行将那股力量压制下去,红白相间的光芒环绕全身,一正一邪的力量交织在一起...。
“轰!”的一声巨响,血海中两团光芒剧烈炸开,击起海浪百余丈,风平浪静过后,那少年不知所踪了。
黄昏时分,中元王朝西北边疆的黄沙村,许多的老百姓聚集在村口,他们都在看着天空中的火烧云,但和以前不同的是,这次天际的云层仿佛染上了血色,红得有些吓人,不少老人家说这是不祥之兆,必然有灾星降世。村里的赵老汉正在自家后院里收拾打回来的柴草,猛地拔开一堆草垛,一个满脸血污,浑身衣服浸透血水的少年躺在那里,胸前挂着一面古朴的铜镜,看样子奄奄一息,老头用手探了探鼻息,还好尚有生气。
“老伴,你快过来,这儿有个孩子!”老头朝着里屋喊了一声。
一位穿着朴素,慈眉善目的老大娘走了出来,她和老头见了这少年都非常吃惊,两人多年来膝下无子,难道正是上天要送他们一个孩儿?颇费了些力气,两老将少年抬到了屋内的木床上,老大娘拿了帕子把少年的脸上的血污擦拭干净,一张俊美的脸庞出现在眼前,让人好生喜欢。随后,大娘端来一碗热姜汤,掰开少年的嘴灌了下去,少年咳了两声,眼睛总算是睁开来了,印入眼帘的是一对和譪可亲的老年夫妇,正微笑着看着他。他想要回想过去的往事,但脑海中一片空白,记忆就像被抹去了一样,什么也搜寻不出来。
“这里是什么地方,老人家?”少年轻轻地问了一句。
“这是黄沙村啊,孩子,你是哪家的,怎么会躺在我们院子里面?”老大娘抚摸着少年的额头,疼惜地问道。
“我什么都记不起来了,一想事情头就好疼。”
“看样子你受了不少苦,先不要想那么多了,就在这儿好好休息几天,孩子。”老头安慰他。
“恩。”少年轻答了一句,缓缓地闭上了眼睛,沉睡过去。
老大娘拉着老头到了另一间屋子,商量着说:“老头子,你看要是这孩子无依无靠的话,不如我们认他做儿子吧,将来啊,也好有个依靠。”
“恩,我也正有此意,就是不知道这孩子愿不愿意。”老头点了点头说。
老大娘满脸喜悦地说:“肯定会的哩,等他醒了我做些好吃的给他。”
第二天早晨,少年猛地醒了过来,看样子是作了恶梦,不过他仍然想不起自己是谁,老大娘从隔壁李家借了一身干净的布衣拿过来给他换上,又端上热气腾腾的馒头和鲜美的野菜汤,少年早已是饥肠辘肚,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看得大娘乐呵呵的。
“慢点吃啊,孩子,别噎着了。”她关切地说。
“恩,老人家,谢谢您。”说话间,五个馒头已经被少年吃得精光。
“孩子,你家在什么地方,现在还是想不起来吗?”
少年摇了摇头。
“唉,真是个可怜的孩子,要不就留在我们家吧,我们老两口无儿无女,现在遇到了你,也算是一种缘份啊。”老大娘深情地说。
“恩,要是没有遇到你们,我恐怕已经不在人世了,那从今以后你们就是我爹娘,请受孩儿一拜!”说完,少年向老大娘磕了个头。
“快起来,我的好孩子!”老大娘把少年紧紧抱在怀里。
“对了,孩子,你叫什么名字?”老大娘这才想起来还不知道这少年的名字。
“恩,我也记不起了,要不您给我起一个,既然你们是我爹娘,那就随你们起的名字。”少年笑呵呵地说。
“你老爹姓赵,我们希望你将来有些出息,就叫赵宸吧。”
“赵宸?这名字我喜欢,哈哈,我有家了,有名字了!”少年高兴得手舞足蹈。
就这样,黄沙村的赵老汉无意间认了一个儿子,他的名字叫赵宸。很快,时间抹去了身体的创伤,赵宸就同其他村里的孩子一样,在村子里无忧无虑地生活,他与老两口相处得非常融洽,每天帮助老两口挑水、打柴、种地,深得他们喜爱。这期间,赵宸还结识了村里的李二牛和刘子轩,没有事的时候常和他们玩在一起,三人成了要好的朋友。赵宸性格稳重,但在受到刺激地时候会莫明地狂躁,而且全身气血上冲,力气也比平时大上好几倍,让李二牛和刘子轩吃了不少苦头,所以他们都拜赵宸为大哥,李二牛居第二,刘子轩属老三。李二牛身材魁梧,拥有一身古铜色的皮肤和结实有力的肌肉,性格憨厚老实,但脾气有些急躁。刘子轩身材相对瘦小,从小喜欢读书,家里不知从哪里弄来一些古书典籍,尤其是一些什么奇门八卦、星辰推演等,赵宸出于好奇,有时也跟着他一起看,两人还常常互相出题考考对方,不知不觉间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已是春秋几载。
这天晌午,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在村外响起,一名头戴铁盔,身穿铁甲的将领带着几十个士兵来到了村子里面,他们把所有村子里的人都集中在了村口的空地上,看样子有什么大事发生了。赵宸也没有想到,从今天起,他的命运即将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