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十,望月城。
工藤佑丰召集了近三百人协助勘助进行望月城的修缮。经过两天的施工,石垣的修补已经接近尾声,此刻,领民们正在佑丰与勘助的带领下,进行土塀的修复和矢仓的增建。
如此大规模的施工,有信每天需要付出一石的粮食供给施工者两餐。
有信与千代在城内各处巡视着,时常俯身与领民们交谈,他想自己亲身去了解领民心中的想法。
“躲藏在山中的地侍们大部分都得到消息回来了。”易太是一位年近四十的农民,这次听说应征参加城池的修筑不仅有饭菜提供,而且家中的田地来年将降一成税负,马上赶来应征。能有幸回答新领主的问话,他感到受宠若惊。
“家里有儿子吗?”
“有两个,大的二十一,小的十五岁。”
“不错,家中有田地吗?”
“有三反旱田,其它的都是租种来的田地。”
有信笑道,“有空的时候安排儿子们去开垦些田地,开垦出来多少都是你自己家的。”说完他向易太微笑点头,继续向前巡视。
“殿下。”工藤昌佑风尘仆仆的赶来汇报。
“昌佑来了,带地侍们一同去本丸评定间吧。”有信高兴的说道。
来到此处拜谒有信,希望得到领地安堵的望月地侍有二十三人,在有信步入评定间时,众人一同俯身行礼。
“诸位辛苦了。幸兵卫,把拜谒的名单递过来。”有幸向幸兵卫吩咐一声,“待会我会将名单和户籍上所列田地一一念出,如果有差错遗漏的话,还请提出来。”
“是,殿下!”
“高桥府又卫门,高桥村11贯。”
“藤卷小一郎,新村9贯。”
“富又勘次郎,高桥村8贯。”
…………
前来拜谒的地侍们总领地大致在两百贯左右,大家对领地的确认并无异议,但是有信心里并不希望评定结束后他们回到各自的田地。
平出众与同心众的家眷马上就会迁到望月,他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在望月腹地划出一大块田地做莜麦的轮种,这个工作将会交给平出家的嫡系平出众秘密进行。
“望月城下町正在修建武士居所,你们从今日开始就举家住在望月城下,方便奉公、训练兵法,如何?”
地侍们闻言非常诧异,心中疑惑至极。
“放心,田地还是你们所有,只是日常由本家派人打理,你们安心在城里。领地的收入每年会准时的交给你们。”有信笑着解释。
平出家刚领望月,军力不足,为了应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爆发的战争,有信想率先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常备,与四周的强邻比较,他动员不了太多的军队,便希望能以质量取胜,而这些地侍均自备有铠甲、武器,有战斗的经验,是最佳的人选。
这些地侍的田地并不多,并不一定非要在地。如今不用干活,就能得到同样的收入,领地所有权仍然归属自己,还能抽出时间练习兵法,建功立业,这些地侍当然同意,更何况他们就算不同意也没有办法反抗。
于是众人俯身领命,写下誓书交换有信的田地确认书状。
********
有信将望月的地侍交给幸兵卫麾下,又从拜谒的总百姓中挑选出一些年轻力壮的补足手下三部众,这样一来,幸兵卫统领望月众五十名,与平太统领平出众五十名,工藤佑丰统领同心众五十名,构成平出家一百五十常备,居住在望月城下,享受晚上的餐补,每日训练兵法(弓马剑术称之为兵法),成为真正的职业军人。
有信与千代在距离中山道不远的山坡上,练习放鹰。
“鹰不像人,它虽然勇猛聪明,又能敖翔天际,不过它只习惯自己的习性,要想让人鹰合一,必须是人掌握主动,人要先懂得鹰的知识,了解鹰的习性,进而尊重鹰的习性,鹰才会随人之愿,给你丰厚的回报。”千代一丝不苟的讲解。
“这么说来,放鹰和治领领地也有共同之处啊。”
“臣下不懂治理领地,不过不同的鹰,习性并不一样,因此放鹰者不能拘泥于一法,固步自封,应该根据具体的特性探索总结具体的方法。”
明天有信与千代就将圆房,不过千代仍然称呼有信为殿下,两人似乎都在逃避即将圆房的事实。
有信心里非常内疚,这是一桩跟爱情无关的政治婚姻,平出家转封望月已成定局,如今迫切需要尽快在这里立足,借助望月千代的身世背景是一条最好的捷径。
雀鹰在天空中忽然“啾”的一声鸣叫。
“殿下,前方有快马向望月城急驰。”千代通过她饲养的鹰先一步发现情况。
有信赞叹的点点头,“我们回城吧,可能是芦田城有消息传来。”
“是,殿下。”
来者正是诹访赖重的使番。
“芦田城昨日已被攻陷,城主芦田信守率芦田众二百人,加入诹访军势。”
有信点头,“殿下率三千军势出征,五百留在长洼,本家一百留在这里,如今得到芦田信守和弥津元直的五百军生力军加入。又凑足了三千。”
“另外,得到消息,甲斐的武田信虎和上野的上杉宪政已经在动员兵卒,估计就在这两天会向佐久出阵。”使番俯身道。
虽然心理早有准备,闻言有信仍然大吃一惊,他花时间先将内心的不安平息下来后问道,“殿下打算如何应付?”
“海野的同盟矢泽家已经被村上家攻破,家主矢泽赖纲出逃,真田家也汲汲可危,殿下已经向村上家派出使者,希望两家能在小诸城会合,共击来援的上杉军。”
历史上矢泽氏在海野平之战时,在诹访家的斡旋之下投靠了武田家,如今却被村上家攻陷而丧失了领地。武田信虎的攻略目标想必是南佐久,武田军在南佐久烧杀劫掠,声名狼藉,想必一时之间也难以有所作为。
“有劳你了。”有信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