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武术对抗赛完美的告一段落了,冷林一行人也高兴回到了俱乐部里继续训练工作了起来。在此事之后俱乐部领导都对这次比赛进行了一些总结,也对冷林进行了奖励,对冷林的表现也进行了专门的召开了一个隆重的会议进行宣导,让大家向冷林学习,好好训练。
而国内的媒体都对此次赛事进行了报道,此时的冷林也是一个名人了。大家都对冷林这次比赛的表现加以赞赏,为中国武术争得了荣誉和面子,而冷林也因此拥有了一批忠实的"粉丝"。
不过一个人是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欢的,网上也有些人对冷林的表现看作是昙花一现,因为曾经也有许多中国选手KO过对手,但是后面又被别人给KO回去了,所以觉得冷林的表现只是暂时的,还要看以后的表现才行。
也有一些人对冷林只是在散打比赛战胜对手并不觉得有多大的惊奇,他们觉得如果冷林有本事就去参加那些世界级别的搏击比赛,譬如MMA,UFC等等。因为这样的比赛才比较有真实感,观赏性也强。
不过冷林没有去注意网上的各种议论,他还是继续着自己的训练,自己也对这次比赛进行了总结,他觉得自己最后对战阿若时的那种"真我"的感觉如果能随时发挥出来那么肯定能战胜所有对手。
于是在训练的同时,冷林也在把握着那种感觉。"尽忠的表达自我"就是这样的感觉,把自己的潜能给发挥出来,不被任何东西束缚自我!这是一种无形之形,在乎的是武术的根本,而非武术繁盛不实的花叶和枝节上。
毋需关怀何者是柔,何者是刚,踢击与拳打、擒摔与手打脚踢,长距离与贴身搏击之好坏。因世上并无确切的何者比何者强。惟一需防范的是,切勿使部分琐碎的,剥夺了真朴的整体性。
武术的至高境界必是趋向简捷,以不变应万变。而境界不高的亦惟有流于花拳绣腿罢了。自我的表达是无法以形式化的练习来完成的。而形式的练习都是表达的一部份。无形的形并非意谓着无形。无形之形系由形进化至更高深更完美的自我表达的境界。
"许多武术假总欲求更多,欲求一些特别花式的,却不知真理,正道却蕴含在简单的动作中,正因是这样;他们却不能见之。倘若说出原因的话;那便是在追寻中即迷失了原来存在的。欲突破自己,需要深知自己之自觉。"--李小龙
冷林一面训练着,一面回想李小龙的那些武术哲学思想。李小龙的那些武术哲学思想确实是是通向真理的大道,而李小龙则是一位通向真理之路的领路者引导者,而这些真理则由自己发现。因为人,是自我完成的杰作!
冷林还在那训练思考着,国内媒体和网上也还在那议论着。不过国外媒体也对冷林关注了起来,他们也对冷林的表现进行了报道,这些报道也引起了一些职业武术比赛的注意,他们也关注起了冷林。
而起源于RB的职业武术比赛--K1就向冷林发出了邀请,他们希望冷林参加K1无差别级格斗赛事。
K1的邀请一下子便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国内媒体在体育板块基本都是头版头条报道这条消息。作为一个刚KO过泰国拳手的中国选手,马上就得到了在国内外关注度颇高的K1赛事的邀请自然会引起很大的轰动。
国内媒体网上评论版里,这条消息也是吸引了许多人进行评论。作为冷林粉丝的团体自然也都为冷林加油,希望冷林能接受邀请,继续为中国武术争光,也有些曾经看衰冷林的也希望冷林能够接受邀请,而且立贴说明如果冷林能取胜就把冷林视为偶像。
冷林所在的俱乐部也得知了这条消息,俱乐部的领导也第一时间开会进行了商议。俱乐部的上次除了输给泰国之外还输给了RB,而复仇了泰国之后,本来准备再次与RB进行武术比赛,不过这次作为起源RB现在在全球都很知名的娱乐体育品牌K1竟然主动邀请,俱乐部自然要甚至考虑要不要接受这次邀请。
冷林也到了会议室进行开会,因为此事就是与他有关。会议里讨论很激烈,主要是俱乐部的领导层意见不统一。有的领导支持冷林参加这次K1赛,也有的反对让冷林参加。
赞成的人是希望冷林延续良好的竞技状态去跟其他国家的选手较量一下,既可以增加比赛经验也可以通过此次比赛提高竞技能力;而反对的人则认为K1赛事很少有中国甚至亚洲人能取得到什么好的荣誉和名次,而这次竞技比赛也不是常规比赛,而是名人堂争夺战,参加竞技的大多数都是获得过荣誉的人,所以觉得冷林还是不要去参加为好。
激烈还在争论中,而俱乐部的最高领导罗平书记却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他只是积极的在听取他人的争论,而他脑海里也在考虑要不要让冷林去参加这次比赛,作为俱乐部的管理者必须首先要为俱乐部利益考虑。
如果让冷林去参加的话,恐怕在亚洲人不怎么占优势的无差别对抗赛上冷林恐怕会颗粒无收,惨败归来,这样的话恐怕会对俱乐部的声誉造成影响。但是如果不让冷林参加的话俱乐部的声誉同样会遭受影响。
因为如今是信息化时代,RBKI向俱乐部发出邀请的事情已经全民皆知。如果不让冷林参加这次赛事的话恐怕全国人们都会对俱乐部呲之以鼻,而其他职业俱乐部也会耻笑他们,权衡利弊后罗平决定要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罗平打定了下主意,扬起手来跟在场正在激辩的几位俱乐部领导示意了一下,表示让他们安静下来,然后发扬了下民主让参会的其他人员对此事发表了看法,冷林也发表了一下自己的看法,他是希望自己能够去参加这次比赛。罗平听取了一下意见后就要求先让冷林及其他俱乐部参会成员散会等待通知,留下俱乐部的领导继续商议。
冷林出去了,他心里默默地期待着领导们能让他去参加这次比赛。而俱乐部的领导正在商议着。罗平也给出了一个提议让大家说说看法,这个提议就是把冷林当作临时聘请的一个选手以俱乐部资助的形式让他参加比赛。
而这个提议也得到了俱乐部领导的一致认同。这样做的话如果冷林失败也不会太损俱乐部形象,如果获胜的话荣耀也属于他们俱乐部了。
其实俱乐部领导都知道冷林是个很好的人才,怎么样也需要去培养起来。但是与俱乐部整体利益比起来,个人的表现再抢眼也必须要放弃。因为俱乐部已经不能再丢这面子了,由于前面曾经输给过RB一次,而这次又是RB为主办方,如果再输的话他们俱乐部肯定要被别的俱乐部取代的。
所以领导们权衡了利弊决定放弃冷林,而保全俱乐部的形象。即使损失了一个人才也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一个国家级别的俱乐部资格位有太多的俱乐部想取得。俱乐部也可以得到更多的发展,还能得到国家的财政支持。人才可以再找,资格位却难绝对不能失去。
所以商定之后又把冷林叫了进来,让本已经转正的冷林又重新签订一份临时合同,但这份临时合同却可以去比赛,而如果冷林不签就不让冷林参加,冷林虽然有些疑问,但既然可以去参加比赛就立马签下了合约。
冷林签完合约后就出来了,他的教练周明泉也跟他聊了起来问领导同意了没有。冷林点头示意同意了,也把签临时合约的事情跟周明泉诉说了一下。周明泉听完冷林的诉说后,也该慨万千。
这么多年在这俱乐部里他早已经见过很多次这样"弃车保帅"的策略了。也知道把一个有正式合同的选手改成临时合同是有违规定的,但是即使你不签俱乐部也会想办法让你变成一份临时合同,说到底一切都只是利益而已。
周明泉也把合同这件事情给解释了一下,也告诉冷林如果这次比赛输了很可能冷林要被解雇。而周明泉也只能感慨而已,他知道冷林确实是个人才,但是在利益熏陶的环境里,人才也只是个代名词而已。
冷林听完周明泉的解释后也明白了许多。他也知道这次比赛很多人都不看好他,当你不能创造出大的价值那么你势必会成为价值的附属物。冷林也只能冷笑,他从黑拳市到现在的正规拳场,看到了太多利益的璇涛在旋卷着,除非你不在这璇涛周围,不然你必须得被漩涡给卷走。
同时冷林的心底也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赢得比赛,因为被人嘲笑的梦想才更有去实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