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世代为帅镇守天朝北疆,已历三代。
李家是一个有着光辉史迹的家族,三代统帅着北关军队,北关李帅国内无人不晓。
李家军的辉煌战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卫国战争。当年北方蛮族入侵,京城失陷,老令公李巨变卖家产组织义军,跟随王师收复北伐讨虏,收复京师。不久因战功授予军职,后逐渐被朝廷重视,擢升先锋将军。卫国战争第三年,又在灵岩河一役中大破蛮族精锐,李巨及麾下兵将自此名震天下。卫国战争结束后,李巨受命长期屯守北部边关。原本荒凉的北部边疆在李家军屯守之后,不到二十年的时间,边民生活安定,人口翻倍增长,荒地陆续被开发利用,物产虽比不上天朝最富庶的江南,但百姓岁末仍有余粮囤积。财富地位也已是北部边疆有史以来之最。
第二代统帅李继光,十五岁即随父李巨出征。昔年康寿王造反,时弱冠之年的李家军副帅李继光率部进京勤王,戡乱有功,一夜间创下八千破十万叛军的经典之战,时至今日依旧是兵部军科推演的战例。继光年七十仍六次率兵远征珐莱国,伏尸几十万众,震慑四夷。
李家军第三代统帅李烈,虽不及祖辈有那般惊天动之伟业,却也是守土有功。北关的军队在他的带领下,寸土不失,几十年与外藩作战保持着李家军不败的威名。
天子一代换下一代,李家也代代相承。然时光飞逝,再高大的背影终有倒下的一天。如今李烈已年老,一日巡边,不知因何缘故,老帅受惊堕马,旧病叠加新伤,从此一病不起,眼看是活不了多少时日。
这一夜,整个北关帅府,灯火通明,只有几个仆人来回走动,里里外外多了几层卫兵哨岗,全副武装,纹丝不动。
李烈躺在老旧的朱漆大床上,气息奄奄,亲信部将被悉数召唤入内。
众亲信不敢做声,只等老帅发话。
一位驰骋沙场杀人如麻的军人,脸上已看不到昔日威风八面的那份威严,代之以灰白,毫无血色的一张老脸。昔日上扬的眉毛此刻毫无生气,苍老的脸上滚落几滴汗珠,侵入深刻的几道纹路里。在伤痛的折磨下,好似败柳残花,似乎再经一阵清风的吹拂便会折枝落地。
侍女小心翼翼把李烈上身扶起,他想说些什么,都显得十分吃力,他用虚弱的声音对众人说道:“本帅,时日......不多了。”
“父帅,您老当益壮,日子还长着呢,只要稍加调养,定会痊愈康复。”说这话的正是李烈第三子李宣武。
见李宣武含泪安慰李烈,众人纷纷随附,也如此语调如此安慰道,场面也显得吵杂。
李老夫人已老泪纵横,顾不得抹泪,扶着李烈,用汗巾擦拭老伴上额那一片汗迹。
李烈很艰难的一笑,吃力的挥手示意安静,缓缓道:“人生固有一死,我自知大限已到,纵观我这一生,已无悔矣!”
“你们.......不要太难过。只是.........!”李烈已吁吁直喘,上气不接下气。
众人心中忐忑,都捏了一把汗。
停顿良久,李烈使尽全力接着道:“今日,除了我的至亲,都是我信得过的部将,啊,还有我孙女卉儿在京城未归吧!”
“如今,皇权旁落,各路势力割据称雄,时局动荡、恐不久李家军要被再次卷入战争。如今的皇上年幼,朝纲不振,虽奸相以殁,但国政弊端重重,积重难返,九王爷是......咳-咳-咳!”
“我李家掌握数万精锐部队,恐怕迟早要遭受奸人图谋。”
李烈一阵长叹。枯槁的面容忽然间有了血色,面容恢复当年驰骋疆场时的英雄气概,他紧接着道:“我不放心啊,我李家军百年的家业和声望,恐怕就快保不住了。”
李烈话毕,李雄眼泛泪光道:大哥,我李家掌兵久矣,如若朝廷发难,叫我等如何是好。
李烈并未回答李雄,朝向在场一众将官,艰难的挤出一丝苦笑,说道:“为保诸位富贵,我欲解散李家军,如何?”
此话一出,场面变得稍稍混乱,众人你一句我一句。
李烈朝着众人再接着说道:“众将跟随我多年,我已叫人准备好钱财,诸位,就各奔前程吧。”
李雄愕然道:“大哥,你........不可。”
此一刻,参将古常含泪道:“大帅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李家军若解散,北关谁人能守。李家军百年军威,数代人用血换来这一切。末将不忍,大帅若执意如此,末将唯有一死,以表达对统帅和李家军的忠诚。”
说罢,古常抬起右手,运足内劲,意欲使劲往脑门一拍。
古常右掌正往脑门拍去,一拍之下必是脑浆迸裂,顷刻死亡。
眼看古常就快要拍下自己的脑门,说时迟那时快,一只宽厚有力的手掌风驰电掣般的把古常右手给截住。李宣武出手之快,众将无不暗暗称赞
寻死不成的古常干脆瘫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你,何至于此。”李烈道了这一句。
左不乐插道:“大帅,请恕末将冒犯,末将十六岁追随大帅,转眼三十有三年,为李家军立下不少功劳,李家军解散,叫我和手下弟兄何处安身,如果大帅一定要这样做,末将就追随古参将去罢了。
一阵吵杂,众人一再表示反对解散李家军。
李烈再次吃力的抬手示意安静,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好吧,好吧。但我百年之后,托请众位将军辅佐我儿李宣武,守住我李家这片家业。宣武虽能力不济,但毕竟是我李烈最后剩下的儿子。我二子已战死沙场,也就只有他活着,如果诸位立下毒誓,我就,放心。
李烈话方出口,众人会意,齐刷刷单膝跪下,手摸胸口,就在李烈病榻下立下毒誓,誓死效忠掌军新帅李宣武。
李烈灰白的脸上方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自此,李烈第三子李宣武正式接掌李家军,成为北关李家军建军以来第四代统帅。这没过几天,老帅李烈病逝。
在北方,李家军因世代镇守北关,人们习惯上称这支军队的统帅为北帅,而相对的在南方,宇文世家也掌握了一支具有很强战力的部队————巫祁二十八营。
巫祁二十八营的现任统帅便是自宇文世家崛起以来最出色的统帅宇文恺德。因部队驻守在天朝版图的南疆,所以百姓们就习惯的把这支部队的统帅称之为南帅。北帅南帅,在天朝军事力量中是最具威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