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刀锋架在脖子上,麻士虎打了个寒颤,才明白出事了。
他看了看眼前的几个人,有些紧张道:“你们是谁,这是要干什么?”
也难怪他由此一问,这几个人装扮平常,不像是官府的人。
为首的那位轻轻一挥手,让人把刀子放下,娇喝道:“别问我们是谁,我问你,你是不是义军的将领?竟敢光天化日在天子脚下杀人,你好大的胆子。”
这分明是个女人,麻士虎听出来了,结结巴巴道:“你是女,女,女人?”
他对女人倒是挺敏感,不仅是女的,而且是个大美女,是个大有来头的美女,为首的这位竟然是太皇太后谢道清的亲侄女谢韵莲,此刻她正女扮男装前往义军大营。
话说文天祥降元的消息传进宫里,太皇太后大吃一惊,十分惶恐,她心说满朝文武就数文天祥最刚烈,如今连文天祥都投降了,这实在是让人沮丧,天要亡我大宋也。不过她转念一想,文天祥降元不但没有掉脑袋,反而能和伯颜平起平坐一同观战,那哀家以太皇太后的名义率领大宋朝廷上下投诚,说不定伯颜也不会为难我们,如果能给老赵家一方土地,做个小小的附属国,自己也能对得起赵家列祖列宗了。可是让自己和小皇帝在城门口跪着迎接蒙元大军,这张老脸往哪里搁,以后又有何面目见赵家列祖列宗。
太皇太后忧心忡忡,不知如何是好,赶紧召来谢韵莲商量对策。谢韵莲也已经得到消息,她没有谢道清那么忧郁,相反地对局势反而乐观一些。她对谢道清道:“姑姑,如今之计必须尽力稳住局势,不能让任何一个人逃出城外。文天祥降了蒙元,局势看起来对我们更加不利,愿意抵抗元贼的人越来越少,说不定很多人想着趁机打开城门往伯颜那边跑。”
她顿了一顿道:“通过这次元军攻城,侄女想明白了一件事,虽然形势对我们不利,但如果我们做好鱼死网破的架势,对于和谈却是十分有利。”
谢道清惶惶不安道:“贤侄女啊,你别吓唬姑姑,要是伯颜真的攻城怎么办?那时候我们就死路一条了,不如派人去蒙元大营答应投降,也好保住身家性命;姑姑年迈原本死不足惜,奈何皇帝年幼,宋室衰微,回天无力,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她这话半真半假,想知道自己这个侄女到底有何主见。
谢韵莲不慌不忙道:“姑姑莫急,您有所不知,伯颜今天折腾了半天也没有攻城,我朝军民都以为他这是迷惑我方守军,使其放松紧惕,好趁机攻城,更以为他是机关算尽被义军及时发现不得已而退兵。侄女认为其实不然,以伯颜的风格他要是真的想攻城,今天就不会临时退兵。虽然我不懂带兵,但我看出了一点端倪,伯颜根本就不想攻城,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有意闹玄乎。姑姑你想,临安城孤立无援,士气低落,以蒙元大军的实力,他要攻下临安城并不难。”
“啊?这是为什么呢?”谢道清惊疑未定,她确实没有想到。
谢韵莲道:“姑姑别急,我细细说给您听。伯颜善于用兵,一向攻无不克,势如破竹,过去元军通常的做法是攻城之后立即屠城,再把蒙族人迁居进去。对于占领少量的城池来说,他们这么做完全可以,然而他蒙族人到底有多少人口呢?他们只不过区区几百万人,而我们大宋虽然说人口剧减,不同于往昔,但是人口数量也是他蒙族人的十数倍。他占领的城池越多,移民越多,就越需要分兵驻守。蒙族人不足怎么办?他们就利用色目人和汉人,然而色目人毕竟人数太少,他们不得不重用汉人,他们以往的征战中混杂着大批的汉人军队就是这个原因。蒙族人进了城,过起了富足的生活,就不会像以前一样愿意餐风露宿,自食其力了,他们必定乐于不劳而获。然而汉人的数量还是太少,区区几百万人而已,他们最终需要更多的人口来为其服务。蒙元的政策是南人比汉人地位还低(注:元朝人分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一般指少数民族;三等汉人,蒙元及其他少数民族统治地区的汉人;四等南人,南人即指宋统治的汉人),但南人总归是汉人,而且人口众多,蒙元要占领我大宋全境,一统华夏,最终需要的还是人口,我们南人他们虽然不放在眼里,但是把我们逼急了,拼死一搏,他蒙元还是要丧失人口损兵折将的。伯颜是个聪明人,如果他能以更容易的方式减少伤亡,增加更多的人口,那他何乐而不为呢?”
谢韵莲说的头头是道,谢道清总算是听出了她的言外之意,连声夸奖道:“贤侄女有丞相之才,真是女中豪杰也。”
谢韵莲忙摇头道:“国家政事复杂异常,不是我能掌握的,姑姑在这方面比我强得多,放在他时,一定能想得比我还透彻。只是目前情势太过复杂,姑姑有太多的顾虑,太多的牵绊,当局者迷罢了。关于文天祥降元这件事,刚刚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伯颜完全可以在炮击之后,造成大军压城之势,让文天祥在城门外劝降。但是他没有这么做,而是好像有意要让我们看见文天祥和他在一起似的,这里必定有蹊跷。虽然我不明白蹊跷是什么,但是我觉得文天祥此时一定有难言之隐。”
谢道清连连点头,似有所悟,她对谢韵莲越来越刮目相看了:“贤侄女的分析非常有道理,那接下来姑姑应该怎么办?”
谢韵莲道:“今日义军率先开炮,洗脱了与文天祥内外勾结的嫌疑,让城内的局势不至于更加混乱。但此时恐怕文天祥降元的消息已经传到义军大营,那里此刻必定是军心不稳,人心慌乱。姑姑要想和谈,当务之急是要让临安城内各派势力团结一致,做出破釜沉舟抗元的决心。这样一来,伯颜就不得不做出态势,答应和谈,那时候姑姑才会有回旋之地,即可保全赵家子孙,又可不丢颜面屈膝投降。”
谢道清完全明白了,不由精神为之一震,道:“姑姑这就令人前去慰问义军,安抚情绪,以示朝廷恩典。”
谢道清本来就是个明白事理,顾全大局的人,只是一直忧虑皇室安危,顾虑太多,所有一直畏首畏尾,犹豫不决。刚刚谢韵莲把情势一说,她马上就心领神会,知道该怎么做了。
谢韵莲赞道:“姑姑圣明,虑事周全,侄女尚未想到,姑姑就知道要收拢人心。义军不是禁军,他是文天祥一手组建的,文天祥去元营不归,义军会觉得委屈,对朝廷缺少信任。要收拢义军人心,侄女觉得谁去都不合适,当是姑姑亲自前去最合适;然而姑姑年事已高,忧心国事,凤体欠安,不可受了风寒。其他人去显示不出朝廷重视义军,信任义军,也显示不出姑姑您对文天祥的惋惜。”
谢道清道:“确实如此,义军对姑姑心有怨念,觉得是姑姑害了文天祥,要让他们彻底的向着朝廷,就必须解开这个解。依你看派谁去合适?”
谢韵莲道:“您看就让侄女代您前去可好?”
谢道清立刻就准了,任命谢韵莲为全权特使,代表太皇太后前去慰问义军。谢韵莲领旨出了皇宫,带着七八个侍卫骑马直奔城东。哪知道事有凑巧,麻士虎当街惹出人命案竟然被她撞上,实在是冥冥之中自有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