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职一看,手头有这么多嗷嗷待哺的百姓,自己却是没钱又没粮,这可该怎么办。这个时代燕国由于远离中原,文化上落后,还处于向封建制过渡的阶段,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制,也就是井田制。虽说是已经名存实亡,但毕竟还是存在的,百姓种着国君的土地,每年可是要国君分发粮种的。现在都如今已是春耕时节,而派往秦赵借粮的郭隗还没回来,这可急坏了姬职,有道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现在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春秋以来,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们普遍使用了铁犁牛耕。直接导致开垦的土地增加,而这些新开垦出来的土地,诸侯认定是自己的私产。
同时开辟和耕种大量私田,需要大批劳动力。而用奴隶制的办法已不能调动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公羊传》何休注说:当时“民不肯尽力于公田。”于是,一些顺应新形势的贵族为了招徕劳动人手,改变剥削方式,如齐国田氏向民众征赋税使小斗,把粮食贷给民众用大斗;晋国韩氏、魏氏、赵氏采取扩大地亩,而不增税额的办法,收买民心。
这样,奴隶们纷纷从公室逃往私门,“归之如流水。”封建依附关系产生了。春秋时代见於记载的“族属”、“隐民”、“宾萌”“私属徒”,都指的是这些逃来的奴隶。虽然他们身份还不是自由的,但却不同于奴隶。他们可以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独立经营农业和与农业有关的家庭副业。他们已经是封建农民的前驱了。
奴隶的逃亡,使一些国家的公由,“唯莠骄之”。“唯美桀桀”(《诗经·齐风·甫田》),变成了荒原。井田制再也维持不下去了。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同时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于是新的土地制度就出台了。《左传》记载: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正式废除井田制,承认私田的合法性,而一律征税。公元前548年,楚令尹子木整顿田制,视土地高下肥瘠,“量入修赋”,其后各国也纷纷效法。
这个时候,姬职只能打殿上群臣的主意了。这下面个个都是燕国的大贵族,也是个个都是大地主,现在想要富,也只能斗地主了。
姬职沉思良久,不怀好意地打量着群臣道:“不知诸位爱卿可有何策,可解寡人之忧?”
群臣个个都是人精,顿时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往正题上转。
姬职没办法,只能自己点将,可能知道就这么直接向大臣要粮有些欠妥,也有些不好意思,扭了扭身子道:“相邦,寡人可是听说相邦家中良田颇多,不知可否借些粮食救急?”
公子平咧嘴,苦笑道:“地主家也没余粮呀,齐军不仅仅是抢了府库,就是我们这些个地主贵族也是一个都没有放过。”
姬职一拍大腿,破口大骂:“没钱没粮——寡人忍了,可齐王也欺人太甚了,挖地三尺也要挤出油水来,这在吃我们的肉喝我们的血,要断我们的祖宗社稷啊,此仇不报非君子!”
说着,姬职霍地站起身来,直视群臣道:“诸位,你们说如此国仇家恨我们要不要报?”
正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在座的王公大臣哪个没有亲朋故友死于齐兵剑戟之下,听得姬职这番话,也是群情激昂,嚷嚷着要找齐国复仇,一时间大殿上喧嚣沸腾。
这时候,在一旁的上将军乐池不乐意了。心说:你们在这儿嚷嚷着报仇雪恨,倒最后还不是老子披挂上阵,以前被齐军打得找不着北的时候,一个个比兔子溜得还快,要是齐军真那么好打,你们当初干嘛跑得那么快,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诸位臣工,我有话要说。”不愧是沙场上见过血的老将,声如晴空霹雳,登时就压得殿上鸦雀无声。
姬职嘴角微微一翘,来了兴趣,玩味道:“老将军有什么话要说?”
乐池欠身施礼,道:“大王,诸位大臣皆欲伐齐报此家国仇恨,臣深以为然。不过,齐地大而人多。近年来,齐兵先是南败楚国,北退赵国,侵我燕国,实乃天下强兵,齐可称得上是东方霸主之国。而如今我燕国国小民疲,兵不过五万,府库空虚,欲以此击齐,诚如以卵击石,实不可取。不若休养生息,积蓄国力,示弱于齐,以待天时。”
身为燕王,姬职还是很有主见的,对于上将军乐池的这番话他有些颇不以为然。漂亮话谁都会说,‘休养生息,积蓄国力,示弱于齐,以待天时’,纯粹是些空泛的话语。休养生息以积蓄国力这是稍有脑子的面对这种局面时都知道的应对策略,可这也是有讲究的,就如同现代你要从南京跑到北京去处,你可以步行过去,当然了走个一年半载是免不的了;你还可以坐汽车了,坐火车了,最快得当然是坐飞机了。同一个目的,有许多方法,只是达到目的所需的效率不一,有快有慢。
同理,你在积蓄国力的时候,难道别人就不进步了。如果是亦步亦趋学着他人走路,在别人的基数大于你的情况下,你进一别人进二,最后还不是只有被人欺负的份。至于所谓的以待天时,纯粹就是等着天上掉馅饼,难道你想把自己的成功寄托在等待别人自己犯错误的份上,要是别人一辈子不犯错误,那你岂不是一辈子都完了。
小到一人,大到一国,唯有自强不息方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