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莱茵城
因为不想赶夜路,所以一行人第二天接近中午才赶到了莱茵城。
此城靠山而建,四面高墙。除靠山一面,其余各面城墙皆有正门一扇,侧门两扇。正门门高十八尺,宽十八尺。门上有望月楼一亭。侧门高十二尺,宽十尺,门旁雕有两座石狮。围墙四角分列八角亭四座。城墙宽五米。上可行人。依稀可见有士兵行于其上。
城外有七米宽护城河一条,除正对城门处有五米宽吊桥一座,其余处皆不可入城。
好壮观的一座城池!
据说当年这里是一座边界城,守着一个重要交通要塞,故而大兴土木,在这方圆百里都鸟不拉屎的地方硬是建成了一个颇为宏大也还算实用的守备城。
后来疆土扩大,这里自然也就不再是什么边界城了。传言这里当年的城主现在早已被招迁入都,权倾朝野了。
虽然不再占据地利,但人非物是。山还是那座山,城还是这座城,老百姓也依旧还是那些老百姓,皆不会因为换了个城主,少了几千兵马就有所改变。
对于老百姓来说,不在乎你们谁是帝王,不去管谁是父母官,能过上好日子就足够了。虽然少了几千兵马,气势上略逊色了点,但起码不用打仗。因而,这里倒比之前显得更富贵繁荣了一些。
不过,这些跟丹儿这一伙没任何关系。
这三人一熊一猫来到城前,也着实被吓了一跳。昕昕和大白白都曾经住过这里,不觉得什么。可丹儿和子辰何曾见过这么大的“房子”。不免有些惊讶。
大白白和昕昕一样,都不太喜欢这里。尤其是大白白,满脸的不情愿不乐意,跟受了气的小媳妇一样。
门口的守卫看见这奇怪的一伙儿,不能不上前询问,可凑巧其中一个认识昕昕。
“你怎么又回来了?”一个看上去最多二十岁的小伙子门卫一半斥责一半懊恼还得加一半的不理解的低声问昕昕。后来昕昕告诉丹儿,前天晚上就是他偷偷把自己和爷爷放出去的。
昕昕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是坐在熊背上,低着头,红着脸,万分忸捏。
大白白也是这里的常客,侍卫们都认识。不过他们以前看见大白白的时候它的背上可不是两个看似柔弱实则凶悍无比而又内心无比阴暗邪恶的小姑娘外加一只小的有些不像猫的猫。这话形容昕昕或许不太合适,但形容丹儿就不为过了。这点子辰最清楚。没准现在的大白白也能稍微理解一点了。
门卫没有太过刁难就放几个人进去了。那个好心的小伙子看见几个人进去后无奈的叹了口气看着昕昕的背影,他也只能祈祷昕昕能逃过这一劫了,虽然他自己都不太相信。
这座莱茵城着实繁华。格局以城中心一座名为“镇古楼”的古塔并排开来。东西南北皆二百零四条街道。塔北为官界。帝王皆是坐北朝南,象征天子气。这一方称霸的官吏也更是如此。塔西和搭东是民房。塔南是商界。环绕古塔大约一个街道的距离是整座城池最为繁华的地方,有名有钱有权的商铺都开在那里。
丹儿一伙儿是从南门进来的,所以一进城落入眼帘的就是繁华的街道,拥挤的人群。街道两侧商铺无数。各种吆喝声更是加重了这种富贵之气。
子辰是不太喜欢这种地方的,太闹。
丹儿则正好相反。以前每年爷爷放他们下山的时候,他们最多就是到附近的村子看看。什么时候见过这等纸醉金迷的景象!
丹儿哪里还有那天山下来的玉女气质,早就被这世俗的空空色色给套进去了,正吆喝着大白白东跑西窜的看着。比一个邻家女孩儿都邻家女孩儿。
可没多一会儿昕昕就发现了一个头疼的问题。
丹儿竟不知道什么叫:银两。
这放在今天就是一个严肃的经济学问题了,要解释清楚,难度丝毫不亚于一篇优质学士毕业论文。
昕昕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给丹儿讲明白了什么是银两。程度也仅停留在:你可以拿着所谓“银两”去换你想要的东西。要知道,昕昕也才只不过是一个十二岁大的孩子。光天化日,烈日炎炎,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坐在大白熊上给一个手捧白猫的十四岁小姑娘讲解什么叫做银两。这不得不说也算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了。
昕昕说完,丹儿从包里拿出一张银票,一千两的。然后问昕昕是这个么?
昕昕哪里见过这么大的银票,她最多拿过二两碎银,见过几个铜板。连银锭都没见过。只觉得看着丹儿手里的银票,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于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大概是吧?
丹儿笑着说那就好。
爷爷在他们下山之前说过,如果在山下看见了什么喜欢的东西,就拿这个跟人家“买”。
路过一个卖糖葫芦的。昕昕解释道这叫糖葫芦。丹儿问能吃么?昕昕回答能。然后丹儿说要买几串尝尝。
那人笑眯眯地说两文钱一串。只是说话的时候眼神复杂的看着丹儿座下的大白白。这座城池的人没有不认识这只大熊的。丹儿倒是看到了对方的眼神,不过也没去在意。
丹儿递过去一张一千两的银票说来俩串。
那人一愣,陪着脸笑着说小姑娘您就别玩我了。
丹儿问怎么了,是不够么?
那人赶忙说不是不是,是这张银票太大,最好去镇中心的票庄兑换成小一点的这里找不开。
丹儿想了想问:你的意思是说不止换俩串糖葫芦对吧?
那人也不知道怎么解释想了半天回答道:是的是的,不止不止。
丹儿看了一眼旁边的子辰和胯下的大白白,又想起昕昕那句:这只大熊还真是什么都吃啊!于是问道那换四串够不够?
那人赶忙回答:够是够只是……
丹儿说够就好,然后把银票塞给那人,拿了四串糖葫芦就走了,留下一句:你拿去那个什么票庄换吧,我们不认识路,就不过去了。
那人拿着一张一千两的银票,盯了良久,竟然在大街上,激动的尿了出来。
丹儿说这个糖葫芦还挺好吃的,昕昕嘴里嚼着,赶忙点头说是的。大白白也被赏了一串,不过因为要驮着丹儿腾不出爪子。于是就让子辰替它拿着,喂它。最后它连子辰的那串也吃了。真是应了昕昕那句话:这只大白熊还真是什么都吃啊!
几个人觉得饿了,于是找了一家馆子。丹儿和子辰当然是不懂,可昕昕也是个没下过馆子的人,可好歹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另外两个是连猪跑都没见过的。昕昕装模作样小心翼翼的模仿着脑袋里每次路过餐馆看到的里面的人点菜的样子,胡乱的点了几个菜。
餐馆里的菜哪里像是山上吃的那般,自然是色香味俱全。就连一向对什么都不敢兴趣的子辰都兴致盎然,吃了不少。
不过可怜的大白白就被扔在了门外,丹儿问老板能不能找点吃的给门口那只大熊,老板赶忙一脸客气的说:当然当然,老规矩老规矩。
几个人自然是不明白这话什么意思。尽管如此,也还是能看出来大白白当年在这里狐假虎威的日子里,过得倒也不算坏。
几个人吃完饭结账,丹儿又是拿出一张一千两的银票。老板陪笑道:怎么敢收您的钱。
丹儿也不过问,只当是遇到了好人,免费请他们吃了顿饭。可怎么也想不到老板是看到了大白白,以为这几个人是沐春小阎王家的客人,带着大白白出来散心的。
大白白虽然不太想回来,但怎么说这里也是轻车熟路的,吃的也比在林子里好多了,心情自然也好了许多。只是它不知道它这张熊脸在这城里也算是一张名脸了。这不,刚刚就蹭了一顿午饭,省下了一张一千两的银票。
几个人刚刚出门,就看到街道另一侧浩浩荡荡过来一大批人,来势汹汹,尘土飞扬。普通百姓见此,皆垂手低头立于街旁。内心都在嘀咕:又是谁家要倒霉了?
一行人策马径直来到餐馆前。
为首的一人骑白马,约莫二十岁上下。头戴紫金冠,身穿百碟白花袍,脚踏红底小朝靴。一张白白净净的脸,看上去却让人觉得有些不太舒服。
为首一人旁边约有二十骑护从,皆是彪形大汉,面生横肉。后跟步行者百人。
骑马中有一个正是子辰在林子里遇到的那个骑着大白白的人,此刻他看着子辰一行人,眼神复杂,尤其是对子辰。
为首男子看了一眼不远处瑟瑟发抖的大白白,又看了一眼昕昕,再瞅一眼旁边抱着冰冰的丹儿,眼睛都直了。
“娘子想清楚了回来啦?还给我多带了一个美人回来,娘子真是贴心啊!”
“沐春少爷!”昕昕看着眼前的人,脸色苍白。
餐馆老板躲在门后面,拍着大腿庆幸道:果然不错,幸好刚才没收他们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