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父亲与大哥送到机场后,王中阳与母亲周若兰回家,而二哥则去上班。
“中阳,继续做歌手,还要一年内就在红磡开演唱会,那就得继续灌录唱片,要不要我打个电话,跟陈如打个招呼啊?”
回到家后,周若兰让王中阳坐下来,开口问道。
陈如,是华纳唱片香港分公司的高层之一,在华纳唱片香港分公司中颇有分量。上一次,周若兰便是托了此人,王中阳才得以进入华纳唱片,最后出了第一张个人唱片。
“妈,我还没想好!第一张唱片情况不好,如果第二张再不好,那就不好了,对陈叔也不好!”王中阳沉吟了一下,回答道。
一年之内,在红磡开演唱会,这要求比较高,王中阳有些忐忑。当然,即使做不到,他也不会真的会按照王怀文所说的,退出来。
但那样的话,极有可能跟老豆闹翻,影响不好,所以,最好是做到,令王怀文无话可说。
王中阳定下要继续做歌手,一方面是因为现在歌手的地位不像十几年后那样衰落,几乎跌到谷底;第二个,则是前身已经有一定基础,没必要立即往演员那条路冲。
现在的情况,这第二张唱片很关键。如果第二张唱片爆了,或是赚了一笔,在歌坛成功扎下根,则可以考虑跨到电影方向。
演艺圈有句话:唱而优则演,演而优则唱。
唱而优则演,这里的‘演’,一般指的是电影,演电影,成为电影演员,而不是电视演员。
在电脑MP3泛滥之前,华语歌手的地位总体来说跟华语电影演员的地位是差不多的,歌手与电影演员地位都高于电视演员。
好比如,程龙,李连杰,周兴驰——周兴驰演过电视剧,但主要成就在电影;好比如邓丽君、王非、周杰轮——周杰轮演过电影,但主要成就还是音乐;等等。
有哪个成就主要是电视剧的演员,能跟上面几位比?
造成这个现象的最关键因素,便是免费与付费。所谓的电影、音乐艺术性高于电视倒还是其次。
电视演员,民众几乎不用付出什么费用就可以经常看到其演出。
而歌手与电影演员,大部分都要民众自己掏腰包才能自如欣赏享受其演出,至于电台点播、街头店铺播放听到的,或者电影频道播放看到的,毕竟不是自己掌控,不一样。
即使买盗版的,也一样要掏钱买,不像MP3盛行时代,几乎所有流行歌资源都可免费获得,而且很方便。而电影,与流行歌不同。电影还是得在影院看才有感觉。
免费与付费,感觉是完全不同的。不单单是商业号召力的问题,还有一个受众忠诚度的问题。
一个成功的歌手或是电影演员——电影演员特指那些已经挑大梁担纲主演的——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商业号召力,拥有一批愿意为其付费较为忠诚的受众。
所以,成功的电影演员和歌手可以做到长红。
而电视演员,还没有证明,很容易被淹没。
90年代有段赤裸裸的话描述这种状况:民众手中的遥控器掌控电视演员的生死,民众口袋的钱包掌控歌手电影演员的生死;遥控器容易乱按,钱包难以打开;钱包远比遥控器重要。
演而优则唱,这里的‘演’,既有电视演员也有电影演员。
成功歌手的风光,即使是拥有一定号召力的电影演员也羡慕。开过个人演唱会的歌手,才能体味,在舞台中央,那种万众瞩目、众人为其倾倒的滋味。
电影中有单抗的说法,也即一部电影中,某位演员或导演对票房的贡献超过百分之五十就称为单抗。
虽然有这种说法,但真正做到单抗的演员与导演寥寥无几,能做到而且票房丰收的,都是电影巨星或大导演,如程龙、周闰发、即将上位的周兴驰;如张一谋等。
换到歌手这边,歌手的演唱会票房,全部是单抗。
不少成名的演员都试过发专辑,只是最终证明,这条路走不通,才没有继续下去而已。
“哦,那你有什么计划吗?心里有什么想法,跟妈妈说说。”周若兰脸上露出好奇,很有兴致地问道。
“我想自己写主打歌。”王中阳说道。
与其说‘写’,不如说是‘抄’。
“啊?你自己写歌,真的假的?”周若兰听到如此回答,一下子睁大眼睛,惊讶地看着自己儿子。
“嗯。”王中阳点点头,心底下,却是说了好多抱歉。
这抱歉,是针对原作者的。
他想做一张商业上较为成功的专辑,那就必须考虑这个时候民众的口味。那么,最好的就是这个时代出现的在商业上有较高成就的好歌。
他自己虽然也会写歌,但还不敢用在第二张专辑上,这一张决定自己明星计划的重要专辑。
“喔喔喔,我儿子还会写歌啊,才子啊,就跟黄霑那样啊!”周若兰兴奋说道:“儿子,你什么时候会写歌啦,我怎么都不知道啊,陈如怎么都不跟我说呢!”
“妈,还不知道公司会不会采纳呢,才子,还黄霑,我都不好意思。”
周若兰的夸赞令王中阳心中都有些羞愧了,说是‘写’,其实是‘抄’,怎能跟黄霑比较呢,人家可是粤语歌坛正宗的才子。
“呵呵,现在不是,将来不一定啊!儿子,我看好你。你看,香港歌坛都没有几个歌手敢自己写歌,光是勇气,你就胜过很多歌手了。加油,妈妈支持你!”
周若兰握拳鼓励道:“儿子,你写的主打歌,是什么风格啊?抒情、励志还是其他的?整张专辑的风格是什么啊?”
“抒情、励志都有。”王中阳回答道。
“哦哦,有没有简谱啊,或者给妈妈哼一哼旋律,听一听怎样,可以吗?”周若兰眼睛发亮问道。
“五线谱还没写,不过有了腹稿,可以哼一哼旋律和一部分歌词。”王中阳点头道。
“好,好。”周若兰期待地看着王中阳。
“咳咳…”
王中阳清了清嗓子,看了看这一世的母亲,回忆了一下心中那首即将拿出来的歌曲,轻轻地唱了起来:
“红红黄黄蝶儿伴我窗
飘他方的你可有着凉
静问为何是你使我等待
怎么要千滴热泪滴进我梦乡
又是凉的秋愁无尽的秋
知否当你远去后牵挂到倦透
旁人常问何事要等
怎么可一世不爱别人
自问或忘掉你都算应份
可惜每当叶落便念你更深
背着人心酸人如愿相恋
推搪当世界再没秋季再算
秋来也秋去秋风叫人掉眼泪…”
叶茜文的《秋去秋来》,国语版是台湾黄莹莹的《哭砂》,获得1991年度香港公共电台十大中文金曲。
香港歌坛四大颁奖典礼,新城电台举办的是猪肉奖,分量很轻;但另外三个则极具分量。
香港公共电台的十大中文金曲被誉为最具权威性,是香港歌坛乐坛最早的奖项。
没有伴奏,没有和声,只是旋律与歌词,但王中阳哼着哼着,想起前世,想到前世故人,不由带进了感情,虽然只是单薄的清唱,却有了一点韵味。
哼了半段,他停了下来,抹了抹眼睛,笑道:“妈,这歌词和旋律还没有写完呢,就是这么多了。你觉得怎么样?”
其实这歌早已在他心中,只不过他不想全部唱出来,总得让周若兰有个接受的过程。
“啊…唱完了,啊,不错,不错…”
聚精会神倾听的周若兰被惊醒,擦拭了一下眼角,抬头说道。
“真的吗?不会是鼓励的话吧?”王中阳已经调节好自己情绪,装作不太自信地问道。
“真的,很不错,旋律美,歌词也好,我听了挺有感觉的。”周若兰很真诚地说道:“这首慢歌、抒情歌,听得很舒服。”
“噢,那好。那我回房间写歌了。”王中阳说道。
“好,好,你去忙,你去忙吧。”周若兰挥手说道。
回到房间中,王中阳坐在书桌边上,思考起来。
在流行歌领域中,无论中外,抒情歌都拥有极大的市场。抒情歌老少咸宜,一向是市场很青睐的风格。
华语歌坛,销量最高的,基本都是以抒情歌为主打的专辑。
但一张专辑,不能只有抒情慢歌,还需要有力量的快歌调节一下,如果抒情慢歌精彩,快歌也相应的要求更高。更何况,他还是个年轻人,整张专辑如果给人印象就是慢歌,不太好。
歌曲,是表达情感的一种形式,即使是流行歌,也有这种功能,无论艺术性高抑或是商业性高的。
而歌手,说到底就是一个代言人。
所以,歌曲最好与歌手自身形象契合,契合度越高越好。
歌坛有一种现象,就是歌红人不红。即使有其他种种因素,其中最关键的,还是歌曲与歌手自身形象的契合度不够。
所以,不是说经典歌曲都可以选进来,还要看这首歌是否符合自己形象。
“专辑歌曲的安排,是一首慢歌然后一首快歌,还是…”
他想着,在纸张上写下记忆中90、91年度出现的经典歌曲名字。
“一张专辑,十首歌左右,是我自己全部写还是选用一些其他人的作品呢…”
看着纸张上密密麻麻的歌曲,他又陷入沉思,他有些担心,华纳唱片未必有信心全部采用自己写的东西。
虽然自己知道这些是好歌,但从对方的角度看,自己的作曲作词能力没有经过市场证明,即使听着感觉好,但未必有信心推出去!
华纳唱片是国际性大唱片公司,在全世界发达的音乐市场几乎都设有分公司。
这样的公司,做事自然有自己一套流程,有人脉有关系的新人可以得到多一些照顾,但不意味就可以得到特殊对待,除非是其他金主投资,不是公司自己出资。
“哎,想那么多干什么,先把歌挑好,拿给陈如看一看。这个时代的专业人士应当会有一个正确判断的。”
王中阳忽地笑了笑,觉得自己有些过于担忧了。
华纳公司的专业人士能力很不错,不然,后世就不会网罗到那么多天后,被称为‘天**’了。
在90年代后,华纳似乎一直缺乏一位最顶尖重量级的男歌手坐镇,郭副城有段时间是华纳的人,不过,郭副城不是华纳培养出来的。
但天后一直不缺,有时候,甚至同时有两三个,最高峰达到五个。
光凭华纳培养以及挖天后的能力,就值得旁人信任了。
“郭副城,嗯…”
“如果我真的做到老豆讲的,一年内在红磡开演唱会,那‘四大天王’,可能就没有郭副城的事了,不是可能,一定是!哎呀呀,不知我做不做得到呢…”
王中阳喃喃自语,脸上浮现一丝笑容。
“四大天王”,在香港根基最浅的就是郭副城了。郭副城其实是香港人,80年代在香港发展不顺,才跑到台湾去发展的。
郭副城成为“四大天王”,公开的说法,当然是郭副城在台湾大获成功,回到香港又引起轰动。
但实际上,这只是浅层原因,更具决定性的,还是郭副城因缘际会成为华纳唱片的人,而且他比较听话,不像王杰那样有个性到伤人伤己。
细数“四大天王”成形之时,四位歌坛天王,两个属于宝丽金,两个属于华纳。
当90年张国荣与梅艳芳宣布不再领奖之后,谭梅张三者争霸的情形戛然而止,为了制造新的冲突点,香港歌坛便想继续包装新一代顶尖歌手争霸。
在这个内在要求下,在90年尾91年初先有所谓的“三剑客”,也即张雪友、李克勤、刘得华三个。
但是,当时这三个都是宝丽金公司的,引起其他唱片公司不满,尤其是势力同样强大的华纳极为不满,认为怎可以三个都是宝丽金,自己公司一个都没有呢!
华纳当其时可是有叶茜文、林逸莲两位只比梅艳芳差一点的香港当家天后,男歌手方面,没有新一代最顶尖的,但也不能毫无进取心啊!
在华纳为首的唱片公司强烈反对下,这个“三剑客”无疾而终。
但是,香港歌坛内在的要求一直在。
过了一段时间,情况有所变化,首先是李克勤跟宝丽金高层闹矛盾,这位被称为谭勇麟接班人的李克勤被宝丽金冷冻,声势下滑;然后,被TVB召回香港的李明又因为电视剧成为香港师奶心中的NO.1,成为中国演艺圈中最早的叫出名号的“师奶杀手”。
正所谓演而优则唱,李明当然不例外了,他是宝丽金的签约歌手,电视剧大红后再发专辑,成绩很好,证明了自己的号召力。
冷冻李克勤的宝丽金找到了一个歌坛新晋人气歌手了。
同时期,本来与华纳有合作关系的王杰因为太有个性,被华纳放弃;那个时候,在台湾红了的郭副城便进入华纳视线。
说起来,郭副城是台湾飞碟唱片捧红的,而飞碟唱片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与华纳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在91年时,华纳还入股了飞碟唱片,到了92年,台湾飞碟几乎可以说是华纳台湾分公司了。
也就是这个原因,郭副城成为华纳的人。四大天王最后一位,终于归位了。
但是,郭副城在当时的香港,声势比张雪友、刘得华、李明弱。
张雪友唱歌是真的好,专辑销售很好;刘得华当时唱歌不怎样,但电影方面可是已经到达一线尾巴;而李明,则是中国演艺圈第一位真正叫出名号的‘师奶杀手’,高大帅气,90年代在香港本地人气爆棚。
郭副城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比不上上面三位,也只有跳舞可以说一说的。
按照现在流行的话,郭副城就是抱大腿提升自己档次的。虽然不好听,但在香港本地,事实如此。当然,台湾另说。
华纳终于得到一位勉强可以与张雪友、刘得华、李明抗衡的新一代男歌手,香港歌坛顶尖歌手争霸的冲突戏顺理成章开幕。
在这个争霸戏开幕前夕,华纳公司只有一个勉强抗衡其他三位的男歌手,太吃亏,所以,大家经过协商后,四位中最有前途的刘得华的唱片约从宝丽金过档到华纳。
郭副城成为“四大天王”的过程是比较曲折的,中间出一点差错,可能都失去这个机会。
如果王中阳真的做到一年内在红磡开演唱会,郭副城十有八九就会被踢出“四大天王”,被王中阳取而代之。
这个年代,能在红磡开演唱会的,毫无疑问,是一线歌手,更何况,这个一线歌手还是华纳公司自己培养出来的,一直在香港发展。
在同样的情况下,华纳当然更愿意捧自己公司培养出来的歌手,更何况,王中阳还有高层关系。
“如果真是这样,郭副城,我只能跟你说一声对不起了。”
王中阳将选好的歌曲旋律歌词写好后,站了起来,喃喃自语道。
“演艺圈就是这么残酷。”
他自语着,换衣服,准备去华纳公司,拿歌曲给陈如看。
这些歌曲,他只是写了旋律歌词,没有写伴奏等,也就是还没有编曲。
旋律歌词是根基,相对来说,内容比较少;如果加上伴奏编曲,那就是非常庞大的工程了,他不急着写。
让这个时代的专业人士看一看旋律歌词后,再说编曲的事情。不然,编曲伴奏写出来后,却不选,那就太浪费功夫了。
将纸张装进包里,他到了楼下,先给自己的助理赵茹打电话。
赵茹是华纳公司的基层人员,她一个人负责好几个类似王中阳这样处于培训期或是刚刚出第一张唱片的新人歌手,算得上是陈如那一条线的。
“嘟嘟…”
电话声音响了一下后,便有人接了电话。
“你好,这里是华纳唱片公司,请问你找哪一位?”
一个甜美的女声在王中阳耳畔响起。
“喂,你好,是不是李姐啊,我是王中阳,赵姐在公司吗?”王中阳寻思了一下,想起电话那头的是谁,随即问道。
“哦,原来是中阳大少啊,在啊,小赵在公司呢,她去经理室了,我帮你叫她过来听电话。”
李姐热情说道。
“噢噢,李姐,谢谢你啊。不过,我可不是什么大少啊。”
“呵呵呵…”
李姐笑了笑,将电话放下。
不一会,电话里传出另一个女声:“喂,是中阳吗?我是赵茹啊,找我有什么事吗?”
“是啊,赵姐,我想问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出第二张专辑?我现在有很多时间啊!”
“哦,对了,你终于毕业了,不用辛苦读书,有很多空闲时间了。呵呵,恭喜你啊,学位顺利拿到手了没有?”
“当然拿到了。”
“哈,这样就好,以后给你做宣传可以给你加一个新头衔了。香港学士歌手,你看怎么样?”
“不行,太难听了,老土。”
“哈哈哈…”
“赵姐,陈叔在公司吗?我有点事要找他。”
“噢,在呢!你有什么事直接打他办公室不就行了吗?”
“嗯嗯,在就好,我直接去公司一趟。”
“哦,好,你过来吧。”
放下电话,王中阳拿起包,出门打的,直奔华纳唱片。
华纳唱片作为香港第二大的唱片公司,门面极为气派。从计程车下来后,王中阳便进去,到了二楼,先去找自己的助理赵姐。
“喔喔喔,这么快就来了。一个月没见,我们的中阳又靓仔好多了。”
一见面,赵姐就夸张地笑道。
“哪有啊,赵姐你才更靓了。”王中阳谦虚道。
两人说着话,出了办公室。
“中阳,陈经理刚刚去开个急会,还要等一阵。”
将王中阳领到四楼的休息间,赵茹开口说道。
“哦,没关系,等一阵没问题。是什么急会啊?”王中阳好奇问道。
“呐,”赵茹转头看了看周围,见周围没其他人,才低声说道:“前段时间,丹尼仔不是重新回到咱们华纳嘛,公司要帮他出一张专辑,就要上市了。不过,现在发现有点问题,正开会讨论如何解决呢!”
丹尼仔,也即陈百强。
陈百强是在华纳的帮助下红起来的,后来,却因为某个变故,离开华纳,今年又重新回到华纳公司。
陈百强虽然达不到张国荣、谭勇麟那个档次,但是在整个八十年代,也一直是一线地位。
在歌坛上,他只是偶像声势比不上张国荣,也即粉丝中的路人粉比例远高于铁杆粉。
目前为止,两人的唱片总销量,单就香港本地来说,陈百强不会比张国荣低,甚至可能高出不少。当然,后来陈百强去世了,而张国荣继续出专辑,超过陈百强就很正常了。
现在陈百强回来,公司上下当然重视了,为其量身打造新专辑。陈百强有一首金曲《一生何求》,便是今年这张新专辑里的。
想到陈百强的结局,王中阳不由叹息,这人到底是不自爱还是其他原因才会如此遗憾离开人世呢?
又有传言,当时离开华纳,其实不是因为理念争执,而是因为陈百强不自爱。
这些真是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