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码不出太多的东西,简单的和大家聊一下邵雍。几乎每部谈玄说易的文章里都会或多或少的牵扯到邵祖师的身影。当年红极一时的《卜王之王》有过,《凤凰面具》直接改成了祝雍,最近好像也在大红大紫的《一品江山》中领了盒饭。
据说邵祖师神机妙算,最初是一个周易的狂热爱好者,也不考研了,整天不背英语单词,反倒是把周易贴的满墙都是。
今天这些在宿舍里挂美国地图,在洗手间里贴单词的跟这比起来都弱爆了。那是整个的对室内用周易装修了一边,整的屋里不是阴爻就是阳爻的弄得室内元气混乱,连老鼠的生物磁场都被破坏掉了,大白天的就在邵祖师的床上画圈圈。
话说邵祖师也不是迪斯尼啊,没想到靠画米老鼠出名,拿起陶枕就朝米老鼠砸了过去,结果枕头破了,露出一小纸条;“此枕卖与贤人康节,某年月日某时,击鼠枕破。”
(邵祖师:怎么跟王二麻子的遭遇这么像呢?)
(老毕:友情客串,友情客串哈)
于是邵祖师就一路追寻了过去,卖枕头的批发商说以前经常有一老爷子在我门口读周易,我借给他一个枕头当马扎来着。
邵祖师于是一路追寻到某一老者的家里。到了之后,老先生已经去世了,留了一本书在家里。
老爷子的遗言是“某年某月某时,有一秀士至吾家,可以此书授之,能终吾身后事矣。”于是拿到这本书的邵祖师立刻实现了超级赛亚人变身,变得无所不能。什么梅花小妹啊,什么跟司马光看的牡丹花中午就被驴踢了啊,什么少年喜气洋洋是要结婚啊,什么老头面有忧色就会被鱼刺卡死啊,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研究成果。
最值得一提的是,邵祖师不仅祸害人,不是,是推算人,还能推算出神仙。某一天,邵祖师搬了把椅子放在旁边,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于是就把椅子底座给拆了下来,写上“某年月日,当为仙客坐破。”然后又小心翼翼的拿细线把底座给绑住,还打了一个活结。然后什么司马光啊富弼的,不论是谁,都别想碰这把椅子一下。
到了约定的那一天,果然来了一个道士,看着邵祖师殷勤的招呼坐下,道士也不疑有他啊,一下就把椅子给做透了。弄得十分尴尬。
邵祖师则是十足的高人派头啊,自然是说没事,不就是一把椅子吗,我早就打好了结等着你了,不对,是我早就推算出来会被仙客做破了。然后得意洋洋的把椅子底板上的字展示给道士看,“物之成毁有数,岂足介意,且公神仙也,幸坐以示教。”于是典籍记载“道者愕然趋起出,忽不见。乃知数之妙,虽鬼神莫逃,而况于人乎?况于物乎?”
(邵祖师:怎么这么像卖拐的呢?)
(老毕:剧情需要,剧情需要啊,据说某人的小品就是参考了您这一段来着)
(邵祖师:什么?拂尘?谁说要拂尘了?谁稀罕那牛鼻子的拂尘,虽然柄是上好的羊脂白玉的,那丝是昆仑山天蚕丝来着,我是真的一点都不在意的,连看都没看过一眼)
(老毕:这怎么跟小周同学一个德行啊)
不过如果是我的话,我也会跑。话说如果神仙是真的,他肯定知道梅花小妹的事,担心自己接下来的遭遇。连神仙都被邵祖师玩了一手仙人跳,这名声传出去,邵祖师固然是天下无敌,不过人神仙的名声可就全毁了啊。
如果神仙是假的,那更要跑,话说谁知道接下来是不是就要继续碰瓷啊,要是这老小子说自己就是做在这把祖传的椅子上才推算出从梅花小妹一直到死老头的,自己就是倾家荡产也赔不起啊。
流传甚广的一个段子是邵雍之死的:
熙宁十年的夏天,邵雍开始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有些不妙。有一次和司马光等人闲谈,忽然笑着说:“我要观看万物轮回去了。”
程颐担心地说:“先生的病他人爱莫能助,您自己可要想办法调养调养。”
邵雍却坦然地说:“调养也没用啊。”
到了秋天,邵雍的病更加厉害了,一天到晚躺在床上。
有一回程颐来看望邵雍。临走时邵雍说:“看来我们要永别了。”程颐不免有些心酸,问邵雍道:“先生有什么话要留给我吗?”邵雍说:“要使面前的道路宽阔一些,路窄了连自己的立身之地都没有,怎么能使人行走呢?”程颐点头称是。
冬季的一天,邵雍已经奄奄一息了。亲戚朋友们都赶来,开始给他准备后事。二程兄弟和司马光、吕公著等人聚在外屋商量着如何办丧事,你一言,我一语,一时也难以定夺。
躺在里屋的邵雍听到了他们的议论,就把儿子伯温叫到床前,对他说:“我有三个要求,一定要满足我。”伯温哭着说:“您就讲吧。”
邵雍断断续续地说:“第一,我死后不能把我埋在洛阳,要葬在伊川先人茔地。二,墓志铭要由程颢程伯来写。三,不要陪葬任何东西,头枕辘轳头,身穿粗布黑衣,衣服要抹上油。入殓时把李家的小秃闺女找来,让她看着。”
说完,等伯温一一点头答应,邵雍便闭上双眼,离开了人世。家人和朋友们按照邵雍的遗嘱,入殓的时候把李家的小秃闺女找了来,让她看着给邵雍穿上粗布黑衣,在衣服上抹上油,然后装进棺材,枕上辘轳头,又让小秃闺女看了看里面随葬什么东西,才钉好棺盖,送往伊川墓地。
送葬的路上,两边站着许多人,男女老少一个个哭天抹泪,不住地念叨着邵先生的种种好处。
棺椁由八个棒小伙抬着,起初他们觉着重得很,肩膀压得生疼,所以走得特别慢。可是出去十来里地以后,越往前走越轻巧,抬着一点也不费劲,觉着很奇怪。
到后来,人们发现遇到上坡的时候,里边“咕噜咕噜”地响,声音由前往后,下坡的时候,里边也“咕噜咕噜”地响,声音由后往前。有人害怕起来,自言自语地说:“啥在响?”一个人说:“象是那辘轳头在来回滚动。”那辘轳头怎么会滚动?老人们说,那是邵夫子得道升天了,棺材里没人了,空荡荡的,只剩下辘轳头。
一晃六七十年过去了,那个小秃闺女嫁人了,生了儿子,儿子又娶了媳妇,生了孙子。他的这个孙子长大以后不成器,专干那些偷棺劫墓的勾当。
有一天,和别人嘀咕着要去偷邵雍的坟墓,恰巧被小秃闺女听见了,赶忙阻拦说:“你们可别去,邵先生入殓的时候,我看得清楚,里面什么东西也没装,边衣裳也不是好的,还抹了油。”孙子问:“是真的吗?”“千真万确,我亲眼看到的。”这样,邵雍的坟墓便没有遭劫。原来,邵雍死前就料到,小秃闺女的孙子是个偷棺劫墓之人。
但是我怀疑,这老小子早就想好了要祸害人了,小兔闺女比谁都清楚邵祖师是什么样的人,于是成功的阻止了一起惨案的发生。
(邵祖师:小毕啊,我给你推算了一下,你这本书要》》》)
(老毕:邵祖师,邵爷爷,您就放过小的我吧,要不,让我早日成神也行啊)
(邵祖师:有缘读此文者,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那个星光灿烂,多云转晴,还要感谢什么来着)
(小毕:您老就别上溜光大道了,我不姓毕,我姥爷也不姓毕来着。说着,把邵祖师拽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