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荣从董卓府上归来,便接了徐治等人去了董卓安排的府邸。那是一处四进的府苑,以徐荣中郎将的身份住进去也不差,想来董卓此次必是准备重用徐荣。这个时候董卓手下五大中郎将有四人在长安外戍守,仅徐荣一人在长安,且董卓又以汉军精锐北军来充实徐荣兵力,由此可见董卓的信任。
但徐荣想的却不是这一点,他在想年幼的皇帝是否安好,如今这大**雨飘摇,何时才能恢复以往的繁荣。可是,他只是小小一中郎将,就算心有抱负,也无法实现。
夜晚,徐治换上一件白色文士衫,准备出门。在府门前正好碰见王方。
现如今,王方是徐荣手下唯一的校尉,也是他最重要的心腹之一,因此也跟着住在这府上。
王方见徐治一改以往,穿着文士衫,便好奇的问道:“二公子,这是要出去吗?”
徐治作了个揖,道:“去拜访前辈。”
“此时吗?”王方指了指天色。
徐治这才想起来,这时已然是晚上,晚上拜访却是不好。
徐治笑了笑,道:“却是心急了。”
王方又道:“没听说将军在长安有旧识呀。”
“乃是司徒王允,在汜河有过一面之缘,他叫我来长安定要拜访他。”
王方点点头:“原来如此。”
再寒暄几句,王方去见徐荣了,定是徐荣要交代他明日接兵之事。
徐治在门口站了好久,本来已经都准备好去拜访王允了,却是时机不佳,可是徐治心里依然不想就这么回去。他抬头看了看月亮,今晚的月亮格外的圆。
“可惜了今晚这良辰。”
第二日,徐治早早的起来,在后院练了一会刀法,便又换上那身文士衫,出门去了。昨晚未成行,今日务必要去拜访王允。
徐治按照打听到的走法,径直来到司徒府,将早已准备好的拜帖拿出来交给下人。
下人将拜帖送到王允的手中,王允正好下朝,在内室换衣服。王允交代下人道:“将来人好生接待到大堂。”
下人将徐治接待到大堂,王允刚好出来。
王允站在门右,炯炯有神的双眼看向徐治,徐治见到王允,立即举手加额,鞠躬下去,作了个揖礼。
“徐治拜见司徒。”
王允快步过来扶起徐治,道:“少将军,快快请起。”
徐治站起来,摇头道:“徐治小小一屯长,实在不敢被称作少将军。”
“少将军年少有为,为国为民,当得起老夫一句少将军。”王允请徐治坐在左首,“前日与少将军在汜河相见,不想今日少将军便登门拜访,着实让老夫惊喜。”
徐治道:“徐治今日前来,所为两件事,一则拜望司徒大人,二则答谢救命之恩。”
“这救命之恩,何从谈起?”
徐治站起来,说道:“徐治能从荥阳来到长安,有赖司徒大人家的小姐一言相助,此乃救命大恩。”
“哦?”王允有些吃惊,“小女貂蝉何言以救少将军性命?”说完,便对身边的下人道:“去叫小姐过来。”
不多时,一个女子从后面走了出来。
与初见时不同,貂蝉这次穿的是粉色的穿云流袖裙,那时的头罩也没有,倾国倾城的绝世容颜完全显露在人前。
貂蝉双手合拢放在胸前,微微屈膝,对着王允行礼:“爹爹。”又对徐治稍稍欠身,道:“少将军,别来无恙。”
徐治心神巨颤,好一个绝世美人!
徐治拱手回礼:“幸得小姐一言,徐治今日才安然来此拜谢。”
“蝉儿,少将军说是你一言救了他性命,这是怎么一回事?”王允问向貂蝉。
貂蝉道:“由少将军来说吧。”
徐治点点头,将荥阳一战的经过说了出来。
王允听后,哈哈大笑,道:“此乃少将军吉人自有天相,受大汉庇佑,护少将军周全,好让少将军留作有用之身为大汉建功立业。”
徐治连忙道:“司徒大人过誉,徐治本事低微,恐有负大人。”
一听这话,王允的眼神就有些不同,他道:“难道少将军不愿为大汉建功立业。”
“并不是这样,”徐治道,“在下也有一腔热血,甘愿为大汉战死沙场,可惜朝纲混乱,又有奸臣当道,恐无法施为。”
“哦,那少将军所说奸臣当道,指的是谁?”
“在下不敢胡言乱语。”徐治拱手低头。
王允看了看徐治,思考了片刻,缓缓道:“若少将军有心为大汉尽死力,那请少将军今晚在此一聚。”
此时此刻,徐治的心里七上八下,听王允这话的意思,必是要对朝中奸臣有所动作。奸臣是何人,徐治没有明言,司徒也没有点破,二人都是心知肚明。此番,王允抛下话来,请徐治晚上再来一聚,必是想拉徐治为除贼献上一份力量。
徐治心里一边感谢王允对自己这个小小屯长的高看,一边又在苦恼,叔父可是董卓的人,若是除掉董卓,叔父何以立足?
“少将军难道有何难言之隐?”
徐治没有办法,只好说道:“徐治一定到。”
出了司徒府,徐治已是一身汗,原本只是打算答谢貂蝉救命之恩,却不想被王允拉上诛杀国贼的船上,他真是有点哭笑不得。
我一个小小屯长又能做些什么?
回到府里,还没进门,下人上前来,说道:“二公子,将军交代,令公子回来后速去北军大营。”
徐治不敢怠慢,心想必是叔父已经前往北军大营接兵去了。他赶紧回屋换上衣甲,骑上快马,赶往城外北军大营。
北军最先乃是由屯骑营、越骑营、步兵营、射声营和长水营五营组成,与南军戍守京城的职责不同,北军主要是对外作战。当年黄巾之乱,皇甫嵩、朱儁和卢植三人分统北军,才将黄巾之乱平息,由此可见北军的战斗力。不过,也因此,大汉最为精锐的北军在这一战中损失殆尽。
中平五年,灵帝设置西园八校尉,不单单是为分大将军何进的军权,更加是为了替补北军的存在。
后来,十常侍之乱,八校尉土崩瓦解,直到了这时,董卓才重建了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