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在北方大陆的一个偏远小山村里,生活着这样几十户人家。他们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世代代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生活过的恬淡而闲然。
村里人很满足于这种简单的生活方式,他们不奢望天天能锦衣玉食,只期用自己的双手攫取来一份家庭的温饱;他们对村子外面的世界也不感兴趣,祖祖辈辈就守着那田边的一亩三分地。
日子像这样一天天平平淡淡地过着,但不知从哪天起,村里一个小男孩儿打破了这种宁静。他的名字叫司空一凡,是村里一户普通农户家的大儿子,下面还有一个小他两岁的弟弟。
父母当初之所以会给他取这样的一个名字,就是希望他能够像村里其他人一样,平平凡凡、健健康康地度过这一生。
不过好像事有所出,一凡与父母想的不同,他天生好奇心就强,而且从小顽皮好动。自打一凡学会走路后,他就开始成天蹦蹦跳跳地游走于各村邻之间,翻翻这家、看看那家,探寻着对他来说各种新鲜神奇的东西。
父母为了制止住他的顽皮,打也打过,骂也骂过,可怎么都束缚不住他这头小野缰,最后就只好任由着他到处疯跑。
一凡在各处游走的过程当中,还担任着村里大喇叭的角色。谁家鸡下蛋了,谁家孩子被打了,谁家夫妇又吵架绊嘴了,他都能事无巨细地边蹦跶边通报给沿路所有的村户。这也惹得别人一见到一凡,不是撵他,就是咯咯咯笑个前仰后合。
但是慢慢地,村里那点儿新鲜事儿已经无法满足一凡那源源不断的好奇心了,他开始将目光投放到了大山外。
不过由于一凡那时还太小,他也知道自己是不可能走得出去的,所以他就经常缠着母亲给他讲外面的事情。但每当这时,母亲都会编出一些吓唬小孩子的故事来糊弄一凡,告诉他大山外面有如何如何厉害的妖怪,会吃掉小孩子的心,让一凡赶紧打消那试图探外的念头。
每当一凡听完这些故事,都会被母亲那生动的讲演给吓得一惊一乍。但事后过不了多久,他就又变得更加向往那山外面的世界。虽然一凡现在年纪小小,但他却总幻想象着自己去到外面时的冒险之旅。
村里有位教书先生,叫刘显文,现年四十多岁。一凡听村里人说,他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而是十几年前逃难至此的。当时为了感谢村里人对他的施救,再加上看到村里孩子中一个识字的都没有,他便决意留下来,为那些年幼的孩子们教书。
刘先生可以说是一凡的村子里唯一一个与外界有联系的人,不只是因为他本身是从外面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每隔半年一年的就会出趟村,到邻村或是更远的市集去采买新的书籍。
一凡自知道村里有这个人的存在后,刘显文的私塾小屋便成了一凡每天必定会光顾的地方。而且与在其它地方时不同,一凡一到了这里,就会变得十分乖巧懂事,跟平时完全两个人样。
一凡的父母看到这一点,十分欣喜,便主动将一凡送去刘先生那里学文识字。
在刘显文的课上,一凡跟其他孩子一样,都会一起摇头晃脑地大声念着之乎者也,虽然那些内容大多让一凡不明所以,但他还是会很听话地好好儿念完课。因为,他在等着下课的那一瞬间。
每到课下,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就会围在刘显文身边,缠着他要他讲述大山外面世界的新奇事物。当然,刘显文也会乐此不疲地回答着自己学生们的种种好奇。
每当这时,一凡都是最积极的那一个,虽然他在所有孩子中是最小的,个子也最低,但他总能拼命地挤到最前面。
然后他便会趴在刘显文膝前,瞪着大眼睛,饶有兴趣地听着。中间,他还会时不时地蹦出一两个让大家啼笑皆非的问题。什么外面的狼是不是有两个头,那里的妖怪为什么吃小孩子的心之类的。
刘显文听到这些,不会只是一笑了之,而是会更加耐心地一一纠正一凡以前的错误想法。刘先生知道,这是村里大人为了防止小孩子到处乱跑,故意编的这些故事来吓他们。
刘先生告诉一凡,其实大山外面的世界跟村子里没什么不一样,都是长的一样的人,林子里有一样的动物。但当然,外面也还有更多是与村子里不一样的东西,然后刘先生会列举出很多例子。每每听到这里,一凡都会两眼放光,感叹着外面世界的新奇。
从刘显文那里,一凡了解到了一个真正的外部世界,虽然与之前自己所想的相比少了一些玄幻色彩,但那些仍对一凡吸引力十足。
也正是从这时起,一颗渴望涉外的种子悄悄在一凡心里生了根,告诉他将来如果有了机会,他一定要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转眼,十年过去了,一凡也由最初的那个毛头小幼齿,摇身一变成长为了一个高大帅气的小伙子。在这十年里,一凡的家庭成员也多了一名,小他十岁的妹妹铃。这一年,一凡十四岁。
与年幼时曾经跟他一起去学堂的其他同伴一样,现在的一凡更多的时间是待在家里,或帮着母亲照顾妹妹,或随着父亲一起下地干农活儿。
他虽然从没有忘记过小时候曾在心里种下的那颗种子,但现如今,他除了自己,已经很少再向外人提起那个心事了。
刘先生的私塾一凡已经很少去,只待每天闲暇了才会去那里坐一坐。他会找一个小角落安静地坐下,远远地听刘先生给一群新的小孩儿继续讲着那外面的事物。
虽然内容一凡已经听的不下百遍千遍,但他还是对此不厌其烦。因为现在唯一能安抚他那颗越来越不安定的心的,也只有听听这些故事来过过心瘾了。
十年的时间,一凡改变很多。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一凡也变得越来越沉稳独立,少年的心事都不太愿意同父母多讲起了。
在家里,一凡是长子,他的地位举足轻重,父母也都十分信任和依赖他。除了父亲,一凡已俨然成为了家里的第二主心骨。
而且由于头脑灵活,一凡从小就学东西快,这也让现在习得了一身技能的一凡成为了弟弟泽的追崇对象。泽总是惟哥哥一凡马首是瞻,满怀崇敬地向哥哥讨教各种他感兴趣的技能。
小妹在家里也最喜欢他这个大哥,因为自生下妹妹后,母亲在忙不过来时,总是让一凡在旁边照看着铃儿。一凡也特别疼惜妹妹,总是逗着她玩耍,喂她吃东西。
现在全家上下,已然都离不开一凡了。在父母眼里,他们觉得一凡一直都在朝着他们所期望的那样成长。他们认为再用不了多久,一凡也会像他们一样成家生子,享受在自家院子里上有老下有小的天伦之乐。
一凡每每看到一家人对他漾起的幸福笑容,他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因为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几乎没有一刻不在想着往外跑,没有一刻不在想着大山外面的世界。
村里的生活虽安逸幸福,但一凡却始终不甘心于就这样平平淡淡地度其一生。他想到外面去闯一闯,去学习更多,去见识更多未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