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府即将倒塌,众人都加快的脚步朝着洞府之外逃去。
或许是命中注定,这群人本以为可以顺利的逃出这里,却不料洞府门口却早已被成堆的石块堵住了。
众人一惊,正有些惊慌失措时,却没想到在洞府的壁门处却突然打开了一个大口。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打开洞口的人并不是敌人,而是从十绝门出的江城一行人。
而江城也没有料到,自己因为一时对此洞府看得极为重要,不顾一切要打开这处洞府,却没想到竟然恰好在这个关键时刻救出了赵峻一行等人,真可谓是万事皆有可能啊。
李云苦笑着摸了摸鼻子,看来还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一行可真是竹篮打水。
当然,这件事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当江城得知事情的经过之后,也难免觉得可惜之极。几行人也都纷纷打道回府了,而一路上李云也都一直保持着沉默状态。
江城虽然问了李云许多,但真正让他得到有用的信息却是少得可怜。李云除了将那封书信交出来外,就没有别的交待了。
而江城知道王忖是车影国的间谍之后,虽然有些吃惊,却并没有露出任何奇怪之色,这不禁引起了李云的注意。
而燕雪知道李云是十绝门的弟子时也难免吃了一惊,而她则三缄其口,对于李云的任何情报,都没有告诉赵峻,而赵峻虽然估计李云实力高强,但也是一头雾水,最后竟不了了之。
回到十绝门之后,李云就和萧佳怡等人重新组成了一个巡山弟子的小队,也就是说,李云正式成为了石魁一行人的队员。
由于这件事,江城也让李云回去整整休息了三天,而在这三天之中,李云可是在好好清点自己的战利品。
首先是那些书籍,李云是感兴趣的就是修仙界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而法术、境界、修炼等等等等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古灵志异》李云已经将其完全看完了,但却仍旧觉得看不够,总觉得有好多好多的事件以及谜底等待着李云去揭开。
李云打开一本名叫《阵符百篆》的书简,一下子眼睛就被吸引住了。李云心头一跳,觉得这本书似乎与他自己有着莫大的机缘,如果认真看了这本书的话,是否能够让自己得知机缘的扩展。
当李云认真的读起这本书的时候,李云完全沉迷其中了,李感到也许是命中的定数,注定让他走起一条与众不同的修仙之路。
阵法:乃是修仙界定义之中最为神秘和古老的一种东西。这种东西的出现没有哪一个修仙者知道其出现的时间以及发明阵法的修仙者。
大家都知道,天地五行,世间万物,都按照一个固定的天地法则运行,而这种天地法则虽然强大,却并不是他们这种层次的修仙者所能掌控的。于是在上古时期,就出现了强大的修仙者,他们懂得运用天地法则,掌控天地法则之力,开天辟地,兴昌万物。
由于天地法则之力奥妙无穷,其间包括了时间、空气、五行、乾坤……这些种种组合在一起,成就了如今的修仙界。
而这些东西,也造就了如今修仙界的盛世。
上古修士在拥有这些强大能力的同时,也同时在为一件事情苦恼,那就是有了这些强大的能力,但却并不能够稳定的控制在同一个区域和时间之内,也因此导致了那时修仙界的一个修仙堵塞。
因此,也许就在那时,阵法也就在那时应运而生了。
但在有关记载之中,阵法的出现似乎比那之前更早,更遥远,至于究竟遥远到何种程度,那就不得而知了。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在天地诞生的初期,阵法就已经诞生,并且延用至今。
但是,这一切都还只是阵法最为模糊的印象。那么,到底什么是阵法呢?阵法又该如何恰好的运用呢?
这一切,就由这本《阵符百篆》开启了李云的智慧之匙。
所谓阵,是由在一个奇特的阵法连线所构造的一个奇特图案。这样说,也是为了更加简单直接的说明,也可以将它想象成星空,在星与星之间的连点之上,就可以构成一个独特的阵,独特的“法”。
一直有人说“阵法,阵法……”那那个法又是何意。这里指的就是“天地法则”。
虽然这么说是有些夸大的嫌疑,但却无法否定阵法在其玄妙的程度上,确实远法法术可比,其强大的能力,就已经注定阵法在修仙界之中声名不小。
而李云在看到有关于阵法的解说时,却突然间体内有着莫名的跳动,仿佛自己的体内有第二枚心脏一般。
这在自己之前也发生过,李云心中微微一惊,但越发的觉得自己一定是和这阵法一道有缘,否则也不会如此恰巧的在这个时候发生如此怪异的事情。
于是,李云就更加认真仔细的看起书来。
一般来说,有的阵法有阵眼,有的阵法没有。而这两种阵法分别被称之为:乾阵(有阵眼),坤阵(无阵眼)。
那么所谓的阵眼又究竟是什么呢?阵眼所指的是操纵着整个阵法的主干,像有阵眼的阵法一般说来,都威能无穷,强大之极。举例说明:像当出那古剑府之中遇到阵法就是一个有阵眼的阵法。
那阵法其威利应该是强大无比,但是因为是筑基修士所布,再加上当时操纵阵法之人不过都是一些凡人,自然发挥不出万分之一的威利,否则的话,若是以苍骸亲自坐阵,哪怕只能发挥百分之一,那这批人也早就死在里面了。
因此李云才会如此幸运的躲过一劫。
那么阵眼可以说是什么?回答是:可以是任何东西,但必须是与阵法相关的东西。
比如你所使用的阵法与土系有关,那就必须用土系的东西。
虽然乾阵威能强大,但是,却也有不少的弱点,比如有阵眼,只要让人找出阵眼,那么此阵离被破也就不远了。
但是,前提是,此人必须要有能力找到阵眼才行。
而坤阵又是何?
简单说来,坤阵的布置要简单得多,要破坤阵大部分只要靠蛮力破阵即可,而布阵之人的能力越大,坤阵的能力自然也大。
而布置坤阵则必须要像灵石之类的东西或者说以施法者本身的法力来布阵,不过这种布阵之法不过只能困一时,却不能困一世,所以,这坤阵与乾阵相比,自然相差太多。
但是,运用得当,那么即使只是坤阵,也能在战场上发挥极为强大的作用,也因此,相比乾阵,坤阵的使用,反而更加普遍。
当然,这两种阵法之外,也不排除有其他的阵法,但是这种阵法的布置却极为困难,或者布阵之物极难寻觅。
例如:舍阵、困阵、陷阵、流阵、通阵……等等。这其中也含有强大的,弱的,不过,这些阵法的布置,也与乾阵、坤阵的布置之法相通。
可以说,这些阵法类型大多都是乾、坤两阵分支出来的,也可以说这些阵法都是乾、坤二阵。
不过,这些阵法之中有的布置阵法却要诡异得多。例如锁阵,这种阵法的布置即不像坤阵,也不像乾阵,可以说是两者之间的一种奇特阵法,不过这种阵法的布置却要苛刻得多,可以说是夺天地之巧,化意为无形之中。
这种阵法即使在现今的修仙界也只是只闻其名,不见真身。在这里,也就不再赘述。
再当李云看到下面的一些阵法时,也都有些惊喜。
原来阵法的运用不仅仅只是运在困、封、杀之上,还运在符篆、炼器之道上。
可以说,阵法的运用之道无穷无尽。
有的,甚至可以以身为眼,以器为阵,以攻为法,其实力强悍,即使在《阵符百篆》上也是极为夸赞。
现在又来谈谈炼器阵,这种阵法在如今修仙界可是运用最广,运用最为历史悠久的。
因为,每一个修仙者几乎都会拥有那么一置两件灵器、法器,但是这些法器的强度却不仅仅只是靠着炼器材料的珍惜来判断其厉害的,当然其中还包括最为常用的阵法。
这些阵法普遍都是用法术刻印在器品表面,然后以器品本身为阵眼,再靠自身法力激发,以达到阵法激活的作用。
通常来说,这些阵法的威力大小不一,有的人刻化的阵法威能强大,但耗法巨大,有的虽然威能小,但耗法也同样小。当然,也有人在时刻研究阵法如何才能够做到耗法小威能大,但这样一来,修仙者那几乎弹指挥间的生命,根本就不够用。
可以想像,炼气士也不过比凡人多出二三十年的寿命,而筑基士也才增加两百年的寿命,相比来说,这些人要搞这种阵法研究,根本就是妄谈。要知道,一个阵法的诞生,大多都是要耗费数十年甚至数百年才能够成功。
其中包括了无数的试验阵眼、阵法威能、消耗大小……等等等等,其时间耗费之巨,这些修仙者是根本耗费不起的,再加上有些修仙者本身实力太差,根本无望修仙,即使停下来研究阵法,但因实力有限,通常阵法的能力也与自己的想像相差甚远。
也因此,走上阵法一道的人,几乎在修仙界可以说是少得可怜,也可以说是没有。
现在的人,大多也都使用的是上古修仙界日久天长来积攒下来的阵法图录,否则的话,现在的修仙者是否知道有阵法这个东西,恐怕都还是个未知数。
看到这些,虽然李云觉得有些可惜,但是另一条路却引起了李云极大的兴趣。
那就是阵法符篆之道。而这符阵之道也就是《阵符百篆》的综旨了。
所谓阵符,也就是将阵法刻印在符篆之上,以阵符为阵眼的小乾阵,而这种小乾阵也是即时阵法,一般来说这种符篆都威能奇大,在修仙界是除了丹药之外另一种炙手可热之物。
这种东西,不仅耗法小,威能大,而且随身携带方便,可以说是修仙界人人居家远行必备之物。
有了符篆,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靠着自己一丝法力激活符篆,然后轻松发出一个可怕的攻击。
有的还要以布出一个临时性的防御罩,可以毫不耗法的降低自身法力损耗的最大限度,可以说是一种极为灵活的东西。
但是,这种东西的制造却也是极为奢侈的东西。
先不谈这符阵的种种好处,就成功率而言,一种最低级的符篆,哪怕只是炼气士所使用的基础符篆,少说不用极为奢侈的灵石来训练自己的成功率,那几乎想要携带巨量的符篆在身上那根本就是妄谈。
一张基础符篆,没有成百上千次的练习,根本就别谈可以成功。这其间所涉及到的种种情况:如灵石、法力消耗、打坐恢复法力的时间、符纸的数量、朱砂的消耗量……等等等等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即使是一个中等世修,只怕为了一种基础符篆只怕也得倾家当产,除非是那种大修仙家族。
但话又说回来,即使是大修仙家族,也只能培养出两三个专门的符阵师来,这种符阵师可以说是稀有之极。
与炼丹、炼器一样可遇而不求,符阵师不但要灵根极佳,而且还要用大量灵丹妙药培育,同时还要不断测试其画符的成功率,如果成功率高,那自然也就正式成为一名符阵师。
因此,一名符阵师,也同时兼职炼器师,因此,这样的人物,无论是在修仙界还是在世修家族之中,那也如同至宝,几乎是不可能轻易面见外人的。
所以,要走这条道路,却也是艰难之极。
李云看到这里,心头久久难以平静。炼器、阵法、符阵等乖,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东西。但如果自己学会阵法一道,那么,在炼器阵符阵一道上肯定会有重大突破。
也就是说,自己要想走上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那首先要克服眼前的困难才行。
在知道前路困难的李云眼中,是没有什么是克服不了的,也因此,造就了李云在今后修仙之途中坚韧不拔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