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元将入门功法仔细观看了一篇,又将口诀记于心中,按照书中所说,开始修炼了起来。
按照书中所说,修炼第一步要达到思绪停止的地步。掐捏手诀,玄元静坐于地,不一会儿便进入了物我的状态。
第二日清晨,一丝光亮从洞口传了进来。雨后天晴,丝丝清新的空气被玄元吸入肺腑之中,同时一股浊气被呼了出来。这一呼一吸之间,十分缓慢,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呼吸完成的同时,玄元亦是睁开了眼睛。
玄元顿时感到自己的心灵一片清明,虽然一夜不曾睡觉,但玄元觉得自己的头脑仍旧十分清醒,精气神都十分饱满,没有丝毫疲惫的感觉。看来这入定取得的效果似乎是特别的好。
其实修行达到物我的状态,脑海思想停止转动,一片清明,这就好比达到新生婴儿般,脑海中什么也不想,称之为返璞归真。
当达到这一步后,就已经达到了修行的第一步。也就是说,此时已经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思想,也就是能够集中意念。
之后要做的就是控制意念,引导体内的本源之气按照功法的运行路线行走,将本源之气从身体各个地方集中在一起,然后慢慢地将其炼化,聚集到丹田之中储存起来,逐步壮大本源之气,称之为养气。
此时,玄元翻看功法,根据上面所说,自己的第一步已然完成,只要稍微巩固几次,就可以修炼以意御气这一步了。
此时外边雨已经停止了,但赶路还是不行,路边茅草沾染的露水太多,出去必定打湿衣服。玄元也不是急着赶路,干脆又拿起那本秘籍看了起来。
这时玄元直接翻到以意御气这里,认真地阅读起功法内容来,将内容仔仔细细地揣摩一片,方便以后修炼。
这一看又花费不少时间,此时在阳光的照耀下,路边雨水已经被蒸发掉,是时候离开这里的时候了。
玄元再次走入洞口深处,来到那堆埋葬尸骨之地,再次跪拜了一番,这才起身离去。
出的洞口,玄远此去却是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只是沿着道人所说的东南方向前进。
所以这一路上,玄远走的并不是很快,再加上刚刚得到修习功法,对于秘籍上面的法术招式,玄远都尽心的观看一遍又一遍,仔细地研究了起来。对于不懂的,就先记在心里,等以后在来推敲真意。
经过连续几天的巩固,玄远每次静坐很快就会入定。根据书上所说,现在玄远完全可以尝试在入定中控制脑海中的意念。
入定前,玄远又把秘籍中的功法仔细地在脑海中回忆一遍,直至无误后,方才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了下来,准备尝试去控制脑海中的意念。
秘籍中提到,人的大脑核心内,存在有一识海,那里就是人思维开始的地方,而意念就是思维的最终形态。
人的识海不仅存在思维活动,还有一丝本源之气流离其中。这丝本源之气随着人出生就存在识海中,只不过存在的本源之气每一个人的量有所不同,有些多些,有些少些,这也注定了其在修行上面的天赋。
意念原本是虚幻的东西,让人捉摸不透。对于修行初学者来说,最好是先想象成一个模型,把识海比作成海洋,而意念就是海洋里面的水。而把意念想象成水之后,给人的感觉就像有了质的感觉。其实,这种方法就是所谓的安慰精神。
能够控制识海中的意念,这个时候,识海中的本源之气随着意念的移动,慢慢地聚拢起来,在意念的指引下,经过功法路线,在身体筋脉内运行。
本源之气之间会互相吸引,而人的识海中的本源之气又是存在最多的,聚集在一起后,沿着筋脉运行,身体四周其它的本源之气会被慢慢地吸引过来,只是这个过程会花费很长时间罢了。
但只要肯下工夫,铁杵也能磨成针,总有一天凭借本源之气的吸力,会把余下在身体各处的气拉扯过来聚集在一起,这时再把本源之气聚集在丹田内,慢慢地将之炼化,然后吸收天地元气,达到一定程度时,真元自成。
玄元入定后,开始尝试着去控制识海中的意念。刚开始的时候,无论怎样,玄元都感觉不到一丝气感,仿佛身体中根本就不存在本源之气一般。甚至出现了头昏眼花的感觉。
其实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入定,玄元可以说是很了不起了。但如今并没有人指导,想要控制意念何等困难,何况玄元独自摸索,还是第一次尝试去控制,这要是真有如此容易,那为何世间修士,百人中才有那么一两个?
适合修真者,本身根骨就比其他人强些,但若没有遇到修士引渡,进入山门学习,一样无缘修习法术。
而这些修真者,至今还没有一人,能够在第一次入定,就能控制住意念,哪怕惊才绝艳之辈如三大正道之首的创始人,也是尝试了不下于几千几百次。
对于感应不到气感,玄元丝毫不感到气馁,第一次没能成功,那么第二次、第三次……一直到成功为止,玄元本就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就算是在万兽山脉那种绝境之地,都不曾放弃生存的欲望。
就这样走走停停,玄元独自摸索着,每次有所领悟,就地寻找地方,进入入定。
这一日,行走在山林中,玄元忽然若有所思,当下找了地方坐下,思索了起来。当然这不是入定,而是玄元在脑海中,把秘籍中观看到的法术招式,一招招的想了一遍。
此时,玄元想到的招式,名为‘混元劲’。这招招式是玄黄门中最常见的一招,也是使用的最多的法术,只应要施展此招混元劲,就必须配合玄黄门混元经真元,其它真元是施展不出来的,也可以这样说,混元劲就是玄黄门的招牌式法术。
施展混元劲,必须先行打通手臂各路筋脉,其运行路线从丹田提气,经过膻中穴向上行走,至肩胛骨内的风府,经由云门运行到手臂,再经过手臂中的尺泽、曲池流向列缺,真元到此处,通过谷和来控制,达到或收或放的效果。
混元劲通过手掌五根手指释放真元,分别是大拇指中的少阳、食指中的商阳、中指的关冲、无名指的中冲、小拇指中的少泽,可快可慢,可多可少,让人难以防备。
不过混元劲虽然厉害,但这些年玄黄门弟子往往只能打通一个窍穴,另有原因暂且不提。这也就是混元劲变成玄黄门下乘法术的原因,玄元此时参考的正是修炼商阳这一窍穴。
看的入神,玄元随后便根据书籍中所说练习了起来,各种法决手势随着所想被祭出。此时,刚好有几人从这里经过,看见玄元的手势,惊疑一声,走了过来。
“这位师弟,打扰了,不知你是那位师叔门下弟子?在下师尊赵直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