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圆觉寺见高僧
狄仁杰和梁君一行回到客店后,就都来到狄仁杰的房间,商量合计后面如何行动。
李元芳最后进来,回身关上房门,“大人,那咱们是不是可以去见驾了?”
狄仁杰摇摇头,“现在还不行。”
李元芳忽然抬起头来问道:“为什么?”
狄仁杰捻捻胡须,“还记得你当时问我的问题吗?”
李元芳有些不确定的问道:“生死能占几成吗?”
狄仁杰点了点头,“嗯,我当时回答你的是生死各占五成。”
李元芳皱眉,有些不解,“大人,现在情况不是很清楚了吗,难道还是生死各五成吗?”
狄仁杰道:“元芳呀,我现在还不清楚皇上的心意,在弄不明白朝廷的趋向时,还是不要太冒险的好。”
“咳咳!”梁君作态地握拳搁在嘴边咳了几声,插话道:“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狄仁杰好整以暇地说道:“先跟我去一个地方,见见老朋友再做决定。”
小梁子依然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只是一直关注着梁君,在梁君动作不雅观的时候,皱下眉头,在改正过来后,就松开紧皱的眉头,继续面无表情,漠不关心的样子。
郑春则是很老实的收拾东西,看狄大人茶杯没水时,添满,然后继续忙他的。现在,狄仁杰和众人商量好,郑春的行礼也都收拾完毕了,可以马上启程赶路。
众人跟着狄仁杰出了长安城,来到的地方正是圆觉寺,这是一座百年古刹,寺门前,苍松翠柏横卧盘结,林阴蔽日。
当梁君见到圆觉寺方丈时,心里就是咯噔一跳,瞪得眼睛都大了一圈,梁君第一眼看到这方丈就觉得打里边,对这和尚敬重,真没道理!仔细看这老和尚,年岁可是不小,怎么也得有八十开外,脑袋上烫着九个大疤,这就是传说中受过九次戒,而且资格最深的一位高僧。两眉毛都长着寿眉,满布银髯,飘洒胸前,身穿灰色僧袍,这并不是电视上看的黄色僧袍,让梁君有点小小的意外。但是老和尚给人的印象是舒适、安详而不失威严。老和尚刚从练武场过来,却丝毫没有倦色,面色红润,双目炯炯有神。
老和尚走到近前一施礼,狄仁杰双掌合实还了一礼。梁君他们都学着狄仁杰给老和尚还礼。然后在老和尚的陪同下,到禅房落座。
在方丈室里,梁君和高梁坐在离方丈最远的角落上的蒲团里,很自觉地一声不吭,悄悄地呡着茶。梁君觉得方丈的做派很对她的味口,只是在听了她的名字后,拿略带深意的目光看了她一眼,并没有问她其它的问题。跟老和尚在一起,很是轻松。这也许是老和尚能做方丈的原因之一吧!
狄大人和老和尚并排坐着,叙说着几年不见的情意与此次前来需方丈帮忙的事。
李元芳坐在狄大人的下首,安静的听着狄大人与老和尚交谈。郑春难得没再炸炸呼呼的,极其老实乖巧的坐着。
刚刚俺用了什么词?“乖巧”?梁君被自己用的这个词给吓到了,再看看那傻小子,乖乖的坐着,还真有几分乖巧劲。但是,男的可以用乖巧这个词吗?原谅俺用词的贫乏,不过,俺还是觉得这个词用得对,虽然有些恶搞……
梁君再也YY不下去了,回过神来听狄大人和老和尚的谈话。
狄大人他们已经谈到了要面见皇上这件事,然后就听到方丈呵呵的笑了下,“狄大人,你别走了,上午皇上旨意下来,要来庙上进香,女皇是一位名君,起码她非常的明智,现在有大案要破,她不会加害于你,你就在我庙里小住一晚,等待时机,我会在女皇面前将你举荐出来。”
狄仁杰道:“多谢大师。”
方丈道:“你我之间不用如此客气,看天色也不早,该用斋饭了,用过斋后,贫僧会叫人来送几位到所住禅房。”
狄仁杰笑了笑:“大师您去忙,我就不打扰大师了。”
老和尚又掌合十道:“贫僧告辞。”
这老和尚为人不错,不过这方外之人却如此热心方内这事,还真是奇了。这是得道高僧吗?怎么现在有种是江湖大骗子的感觉?我擦,肯定是想多了,刚见老和尚的时候,心中是还颇多敬重的,这咋没过多时就变了感觉呢?真是不明白呀不明白。
梁君又瞥了眼站在自己身边的小梁子,对他的感觉也跟开始不同了,这都是嘛事呀,想不通呀想不通。刚听说明天武则天那老娘们儿要来寺里,那宫里的守卫不就没那么严的嘛,看来是个好机会!俺的多宝珠,你等着俺,俺就来解救乃啊!
郑春看狄大人送方丈出禅房,这下他就又动了起来,看到梁君想入非非嘴角还挂着一条银丝的样子,就嚷嚷了起来:“嗳嗳嗳,梁君,你流口水了。”
高梁听到郑春的话,看到你嘴角真的有口水,就从袖子里拿出手绢给她擦干净了。
梁君任由小梁子给她擦,边没好气的盯着郑春,感觉小梁子的手离开后,就没好气的开口说:“去你的,那分明是哈喇子。口水?你跟谁学的,太没学问了。”说完还丢了个白眼给郑春,以些来表示对那傻小子的鄙视。
此时狄大人和跟在他身后的李元芳已经送完方丈回来了,听来他们的对话,都是“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梁君看到狄仁杰进来,就丢开对郑春的不满,“狄大人,看您与这老和尚的关系很好呀。”
狄大人笑眯眯的说道:“嗯,方丈大师可是我的老朋友了。”
“啥?朋友?”梁君对这个答案很吃惊,吃惊的她想直接扑倒在地。话说这老和尚不正常,没想到堂堂神探狄仁杰,也是有些不正常。难道正应了那个理论:天才都有怪癖?
狄大人不知他在想什么,只是看他很吃惊的样子,继续为他答惑:“呵呵,方丈与我是因棋而为友,我在京中做官的时候,闲暇无事就到这庙里边跟这老和尚对弈一局,经常在一起探讨国家大事。”
“嘎!这老和尚不是出家人吗,还探讨国家大事?这,这……”梁君是真的受教了,这个时代的出家人也太牛了吧,连国家大事要探讨,虽说自己前世是有和尚当什么人代,探讨国家大事,怎么也想不到这一千多年前也会有这样的事。难道这个时候的和尚并不是只吃斋念佛,打座练功吗?
狄仁杰淡然一笑:“你这样认为就错了,老和尚晓天文知地理,方内方外的事情学问可大着呢。”
李元芳着急地插话问道:“那大人您是看重他的学问才来问他的吗?”
狄仁杰道:“是也不是。”
李元芳又问:“怎样讲?”
这个时候梁君是想通了,很多人都知道武则天信佛,只要她有烦心事的时候,那老娘们儿就喜欢离开皇城到庙宇里去坐一坐。她能每次都到圆觉寺来,那也就是说这里有吸引她的地方。而武则天每次来都是由这个老和尚陪同,这点证明吸引她来的可能就是这老和尚。武则天每次到这里都是有烦心事的时候,间接的说明这老和尚能让武则天放下心事,让她的心静下来。
武则天的心事肯定大部分是国家大事,如果老和尚不懂国家大事,也就不可能开解的了武则天。武则天这老娘们儿可不是个好相与的,就说历史上关于她的传说那可是真没什么好听的。这么一联想,老和尚是经常和武则天谈心的,那老和尚跟武则天那老娘们儿的过人肯定是不会少的。所以狄仁杰通过老和尚来了解武则天的心意就再简单不过了。
梁君这么一发散思维,觉得自己真相了,就兴冲冲的帮狄大人回答李元芳的疑惑。
“我知道了,狄大人您现在是搞不清皇上的心意,也弄不明白朝廷的趋向。所以您才来到了庙宇,拜见这老和尚。大人您是老和尚的老友,那您一定是了解到老和尚和皇上有一些过从,要通过这老和尚来了解皇上。俺说的对吧?”梁君说完,就是一幅快来夸我吧的样子。看得高梁抚额摇头不已。
狄仁杰捻捻胡须:“不错。你是怎么知道方丈与皇上有过从的?”
梁君一脸得意的回道:“您不用考我,您和那老和尚刚谈话的时候不是说到了嘛,皇上要来上香,还说要帮您探明皇上心意,机会合适还会把您举荐出来。不傻都听得出来。”
狄仁杰点了点头道:“如果你的聪明都用到正处,我想你的确会是个人才。”
此时外面有小沙弥来到门外,说是斋饭已经准备好了,请他们都用斋。狄仁杰带着李元芳和郑春一起出了禅房,只剩下满是不解和一脸无奈的高梁。不过,高梁那张憨厚的脸上做出无奈的样子,别说,还真有些别扭。
“小梁子,狄仁杰是嘛意思?”梁君除了疑惑还是疑惑。
“不知道。”小梁子现在恢复了他以往面无表情的脸孔。
梁君也不是死脑筋的人,弄不明白就跳过,她现在又想到了能做的事,“小梁子,你说咱们是不是应该给方丈那老和尚留下些什么?”
高梁没甚表情的脸又有一丝抽动,“你想留什么?梁君到些一游吗?”
梁君鄙视的瞥了高梁一眼,“太粗俗,留一首诗吧。”
“你会用毛笔?”
“会。咱小时候那可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可以了,旁边有笔磨。写完去吃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