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兄弟买房
付云娜位于市中心的那套房子终于开始拆迁了。她是回迁户,原房子面积一比一奉还,还可享受超面积购买优惠,优惠幅度是在市价基础上打八折。这样,以付云娜和闵恩浩的积蓄,可以豪不费力地买一套一百七十平米的房子,还可以留下一些装修钱。所以,这些天付云娜忙起了搬家的事。家电搬到娘家去了,一些杂物打了几个大包,搬到婆家来。婆家是新房,样样齐全,也用不着这些东西,又没地方放。付云娜提议放到三楼卧室,反正空着也是空着,堆些东西不碍事。何宜兰看看,也没其他地方好放,便同意了。婆媳两人叫人搬了上来,费劲摆好,正想松口气,公公闵春全从外面回来,见此情景,生气道:“搞什么名堂?东西怎么能堆这里?”何宜兰道:“没人住,堆一下有什么不可以?”闵春全更生气了:“什么没人住?恩泽一家过来,看到会怎么想?没脑子的。”“那你说放哪去?”“放下面车库去。”付云娜这时忍不住开口了:“爸,车库潮湿,东西容易坏。这些可都是好东西。”闵春全皱起了眉头:“是你东西重要还是人家住重要?”说完,也不理他们,径自上楼去了。这边,婆媳两人又叫人把东西搬了下去。付云娜将嘴撅得老高。这或许是她在闵家第一次没有按照自己的心愿办成事。
在付云娜忙乎着搬家的时候,孙丽姿也在考虑买房的问题。孙丽姿的同事、朋友,已有多人陆续买了新房,乔迁酒她已喝了好几回。看到同事宽敞明亮、装修漂亮的新房,孙丽姿禁不住心动,也起了买房的念头。孙丽姿的房子,是最后一批公改房,虽说是大套,也只有九十来平方;又是顶楼,楼梯窄,爬一趟要累断气;夏天热得像蒸笼,春天雨多的时候,房顶还渗水,修补了几次,效果总不理想,天花板上的石膏吊顶,早已发黑;房子是砖混结构,不便改动,房型又不合理,设计的时候,只考虑省钱和得房率,根本不考虑实用性,卫生间黑不说,还不透气,让人憋得慌;说是三室一厅,其中一个小间,铺张床太窄,做书房又太暗,以前的装修,还没有衣帽间一说,基本上就是空着。这样一套房子,搁以前还觉得不错,她那些租住民房或住单位旧平房的同学还挺羡慕她的。能有这样一个安居的好场所,当时她也挺满足的。可谁知这时代变化这么快,不到十年,这房子就落伍了。看着发霉的天花板,斑驳的墙壁,拥挤的客厅(和饭厅连在一块),孙丽姿就忍不住来气。她是一天也觉得难以忍受了。
可是买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她和闵恩泽的单位都是清水衙门,除了工资,别无油水。这些年,为培养女儿,花费了不少钱,买琴、学画、游泳……哪年不花上几千元?孙丽姿是个勤快人,她喜欢买菜、做饭,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所以很少到婆家去揩油,娘家又不在本地,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餐饭,一年下来,柴米油盐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结婚近十年,储蓄却没多少,连付个首付都难。怎么办?等自己攒够钱,那一辈子别指望住新房了。这时,聪明的同事指点她:你傻不傻啊?去向婆婆要啊,她那么有钱,又重男轻女,以后还不全给孙子啊。不要白不要,你开了口,她总归要给你一些,一碗水总要端平点才好。不给,跟她断绝关系好了。
同事的一席话,孙丽姿听来如醍醐灌顶。是啊,为什么不向婆婆借呢?恩浩是她的儿子,恩泽也是,他还是长子呢,虽说惠惠是个女孩,可她和盼盼享有同等的权利。再说,我平时从来不去揩油,恩浩、云娜他们得的好处明显更多,这一点她不会不顾及,应该不会拒绝。
主意拿定,孙丽姿要开始她的买房行动了。
下班回到家,孙丽姿跟闵恩泽提起买房的事,恩泽说道:“哪有钱啊?”“按揭呀!我们同事都这样。”“那首付呢?首付的钱都不够。”“向你娘借呀。”“那怎么行?我不去。”“怎么不行?你不是她儿子呀?恩浩他们一家吃住在那儿,还给他一个店面经营,我们得着什么了?给我们一点不应该吗?你不去说,我去。”闵恩泽没有再吱声。孙丽姿的话不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