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33700000001

第1章 喜讯

第一章喜讯

旭,姓林。是从华北农村出来的。从考入物探学校开始算,在物探行业已经工作快二十年了。从一个无知无畏的农村傻男孩,真真的进化成了一个走遍四方的物探工人。

旭是从初中考的中专。那时候中专对农村的孩子诱惑力还很大,因而成绩要求也高。农村的父母最盼望的,就是孩子考一个好点的中专,哪怕是个中师,技校。毕业分配一个稳稳当当的单位,一辈子虽不会有大富大贵,但也衣食无忧了。“逃出了农业地,不要像我们受这么大累了!”--这是农村所有的父母,所有的老师都在热切期盼的。

其实这种心情也是很无奈的。谁不盼望自己的孩子有更高的成就,去上个优等的大学呢?这样既光耀门庭,孩子的出路又好,将来没准还能当大官......但是经济的现实摆在那里,实在没有能力再供养高中到大学至少七年的费用了。何况还不止一个孩子!

一直以来,家乡农村的经济状况,充其量也就是刚刚够得上“温饱”。少有真正富裕的家庭。绝大多数吃自家种的菜,以咸菜,白菜为主,肉和鱼只有在农村三大节日才舍得吃上一点。打下的粮食,也要先存够最少两年的才敢计划着吃。一年最多能添两件新衣裳。那时候时兴“的确良”、“迪卡”布料。到现在,旭也一直不知道为什么会叫这样奇怪的名字。

中考成绩出来了。714分,全县第二。比状元少18分,全地区排20多名。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会得这么多的分数?虽然平时在班里的成绩一直遥遥领先,但自己觉得中考并不十分理想。满分120的数学有一个题没有完全做对居然拿了118分。语文成绩最差,满分120分才得了78分,差点不及格。

毕竟成绩不错,用班主任的话说,不管你怎么报志愿,都必走无疑了。但是志愿怎么报呢?那时候除了中考去过一趟县城,平时他的活动范围绝不超过方圆40里。也就是说,地理课学的大部分知识,都只是一个概念而已!只好去找班主任了。班主任是涿县人(就是现在的HB涿州)。他们帮旭仔细分析了一下中专招生学校的列表。最后拟出了三个学校:税务学校,邮政学校,还有物探学校。前两个录取人数都特别少,而且大部分要的都是定向生和委培生。选择物探学校,按照班主任的说法,“物探学校”离家近,上学期间花钱少,将来参加工作以后在物探局挣钱多,对改善你的家庭经济状况有好处。--旭总是感觉“物探”是一个好奇怪的词。它到底是做什么的呢?

这样,旭的人生的第一个转折,就这样被班主任决定了。人的命运很多时候不是自己决定的。总是被某种神秘的力量,或者推着,或者牵着,身不由己的,前行着。敢问路在何方?不知道!

接到了入学通知书,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很高兴。爸爸妈妈更是高兴得不得了。所有的长辈或多或少都给了一些喜钱。邻居也来祝贺。爸爸还张罗了两桌待客。旭一下子被捧得老高。得到的都是夸赞,羡慕。“一俊遮百丑”,就是这么回事。旭也是名动乡里,乡亲们都在传说,那个叫旭的,一分钱没花,就考上了中专!一时成为经典的美谈。可是旭心里想,哪有那么厉害呢?真正考个大学才叫真牛呢!但他也知道,大学,这辈子,别想了。

妈妈说,该出去上学了,不能总穿补丁衣服了。去集市上买两块布做一身吧。大姨送了一套被面,用上新棉花,做一套新被褥!做被褥的活计奶奶包下了--但奶奶已经老了,“认针”的活需要旭来完成。大旭四岁的堂姐也来帮忙。堂姐已经结婚了,嫁到了十几里之外。这在旭的眼里,已经很远了。她很爱这个堂姐,甚至还眼红姐夫,怎么那么幸运,就娶到了姐姐!从小以来,堂姐就最疼旭,因为旭从小就瘦弱多病。她总是护着偏向着旭,田地里的活她帮旭分担,有好吃的从来都给旭留下最大的一份。虽不是亲姐,但比亲姐还亲上几倍。但他没有亲姐,堂姐就是亲姐。

姥爷也来了。送来二百元钱。姥爷是个勤快的苦难的正直的老人。小时候老早没了爹娘,靠拾马粪为生,叔父把他养大。解放后当了很多年的村支书。但从不搞邪门歪道。八十年代村子周围遍布荒地,也没有能力打水井,姥爷自己养一头驴,自己去开荒种地,没法灌溉就靠天收成。姥爷少言寡语,但提起开荒却字字掷地有声!用他的话说,撒一个豆,总能结三个豆吧?收的总比种的多!人口越来越多,不开荒怎么能行?这么大国家,这么多人,地越来越少,不种地大家吃什么?话虽然朴素,但道理很深刻。没人劝得了他让他休息,只好由他了。秋后自己带个镐头去别人收过的红薯地里捡红薯,往往每到冬天到来之前就捡上一百多斤。他和姥姥够吃一个冬天了。吃不完的就给儿女们分分。儿女们虽然心疼,但每次都必须收下。

土地是农民的最爱,是国家的根本。现在每年消失的万亩良田,不知道姥爷知道了会不会很心疼?粮食不够吃了去国外买吗?如果哪一天粮食像石油,像铁矿石一样被人敲竹杠,或者干脆不卖给你了,怎么办?不能相信什么别的国家吹嘘和兜售的市场经济,公平贸易,危机来了的时候,那只是美妙的说辞和美丽的谎言而已。他们只看重自己的利益,在他们眼中,哪里有公平和正义?

姥爷是一个善良的人。他从不做恶事。虽做了十几年的村干部,但从不损害哪怕是一点点村里人们的利益。相反,他在自己开荒的同时,还带领大家种树,修路,争取乡镇的政策倾斜,投资。经营一些农副业。他是德高望重的。有一位本地小有名气的书法家,送给他一幅自己的作品,上面写道:

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

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以忠孝遗子孙者昌,以智术遗子孙者亡。以谦接物者强,以善自卫者良。

旭每次去姥姥家,姥爷总要让他念上三遍,才放他去玩。

妈妈给旭收拾行囊了。妈妈仔细的整理着衣服,被褥。其实哪有几件?但是妈妈还是坚持要过一遍,再过一遍......,甚至还偷偷在衣服口袋里放上一个小布包,里面居然全部都是几毛钱的钢镚。这是妈妈平时一点点攒下的。自己居然一点都舍不得花!这件事情还是到学校后一次换衣服的偶然机会发现的。旭当时还不理解--钢镚也太重了,带一堆这个干吗?!

八月底是收获花生的季节。爸爸打算把今年的花生多卖一些,换来的钱旭带着。还得给旭换一些粮票。那时候还使用粮票。考上学后就转为商品粮了。就要花钱买粮食吃了。商品粮只是城里人才拥有的。是农村人都梦想的,但又要花钱买粮食,这是何必呢?粮票有两种:HB省粮票和全国粮票。一斤二两粮食换一斤HB省粮票,一斤二两HB省粮票兑换一斤全国粮票。这是为什么呢?粮食不都是一样的吗?难道农民的粮食,HB省的粮食质量很差吗?不明白......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爸爸开始允许旭喝酒了,也开始允许和大人们一起入席了。农村还没有太多的啤酒。白酒也就是二锅头。长辈们没有不说二锅头好的。旭却从来体会不到酒中的美妙滋味。喝下去简直像一道火焰,从舌尖直直地冲到食道的底部。冲进胃里引起一大阵痉挛,脸,脖子,甚至肩膀,肚子大片的通红。家乡人叫做“串脾”,对白酒的厌恶,大概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吧。但是第一次获得允许甚至鼓励的喝酒,旭却是怀着无比的兴奋--毕竟,爸爸开始承认他已经步入成年。原来的不屑一顾和打骂逐渐消失了。开始了平等、诚恳的交谈。而他却还没有完全做好迎接这一切的准备。

在很多城市人的眼里,农村人是无知,愚昧,粗鲁,落后的。而这是大错而特错的。农村确实封闭,但在农村,人与人之间的“礼”不可或缺。一个村子一般会有几个姓氏,而每个姓氏内部,之间,都排着“乡亲辈儿”,无论遇见谁,都能追根溯源,叫出辈份来。如果一个人,尤其小伙子小姑娘,见到长辈不说话或者不叫辈份,就被视为“无礼”。见面说的话,无非是“叔,伯,爷,吃了吗?去哪?庄稼割了吗?今年收成怎么样?等等”回答也非常简单。看起来好像是无用的废话,其实这规定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礼节。

在酒桌上礼节更多了。比如晚辈须执酒瓶给长辈倒酒;倒酒时候瓶口流出的酒线要细,要匀;不能断线,更不能汹涌而出,要按顺序倒酒;不可擅自倒扣自己的酒杯......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其实大多是在农村延续下来的。伟人曾经说过,农村是中国的问题所在,更是中国的希望所在!农村是相对稳定的,不像城市那样流动发展的快。中国的传统,无论是好的,坏的,落后于时代的,与时代相适应保持更新的,在农村总会见到它的影子。农民是贫穷的,顽固的,保守的,但并不代表农民一无所知,一无是处。农民中潜藏着精英,农民有最强的忍耐力,农民任劳任怨,农民简朴无华。农民是伟大的!

在一些影视中,往往把农民的热情憨厚朴实演绎成无知,傻瓜,大嗓门,怯懦,粗俗无礼,行为散漫,衣装破烂,不讲卫生。其实,这都是片面的和毫无道理的。他们是在以自己短浅的目光在看人。

同类推荐
  • 岗墩游记

    岗墩游记

    描述游戏岗墩的经历,语言轻松愉快,风格随性
  • 夕之城

    夕之城

    在一个理想构造的世界里,一个莫名的组织将世界搞得浑浊不堪。男主在母亲和痒叔的身上得到了一双无比明亮的眼睛,走在追寻真理的道路上。而组织早已悄悄伸出了魔爪......
  • 土铳

    土铳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个皖南乡村也与当时的中国一样显得波涛汹涌,暗流激荡。一个叫程家坳的小村子里,虽说只有3000多人口,可却是藏龙卧虎。程家、叶家、汪家三个大家族之间为了利益而相互倾轧的故事发生了……
  • 撩妹,套路和老司机

    撩妹,套路和老司机

    没有撩不到的妹,只有烂俗的套路。跟着老司机,来一趟轻松爆笑的撩妹之旅,在愉悦中学习老司机的套路,预祝大家都能撩到自己的妹!
  • 兄弟陪我东山再起

    兄弟陪我东山再起

    那些年,我们单纯过,我们天真过,我们无知过,却一路风雨同行!因为我们是兄弟,一路走来,一路走去,谁也不拉下,谁也不离弃!因为我是无双亲的孩子,从小被受欺负,性格懦弱,孤僻、胆小。而如今我却心狠手辣,铁血无情,这需要经历人世间多少的人生百态?我的好像生活被人牵引着,从胆小懦弱到现在心狠手辣,铁血无情。我感觉好像自己被卷入了一个巨大无边的漩涡之中,而我却只是巨大棋盘上一枚可有可无的小卒。直到现在我都没有猜出这个害我代号“大哥”的人到底是谁,我好像一直被人掌控着。我不甘心,哪怕是这些年我一直呆在暗无天日的监狱中。兄弟,我败了!你们能否陪我东山再起!?
热门推荐
  • 这一家人有点二

    这一家人有点二

    我一直以为作为父母,他们理所应当的要无条件爱我,疼我,理解我,包容我,信任我,也一直觉得全天下的父母都该这样,直到后来,当我遇到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领悟了各种各样的道理,才明白没有谁非得对你好,他们如此对你,只因他们太爱你。
  • 残翼陨月

    残翼陨月

    恶魔折断了翅膀,黑暗中的他祈求太阳,而月亮的光渐渐撒向了他......你说你是暗,那就请让我带给你光。花开若相惜,花落莫相离......
  • 星若殇

    星若殇

    长满雀斑两眼无神的怪胎少女能力超强的天才少年平淡的日子却因为宇宙中未知领地的影响而破灭神秘的黑暗力量将如何被化解还是说世界会因此而毁灭
  • 绝世三刀

    绝世三刀

    本书断更了,很抱歉。三十多万字存稿,也无法保障最低字数更新的消耗。对于工作,不想说什么。没有它,很难想象我会怎样地活到今天。月2200元,仍是我生活的全部基础。十年来,生命绝大部分奉献给了它,起早贪黑。回报给我的,是没有精力和时间做其他的事了。有时我也懊恼,是不是可以不这样累?但在没有其他稳定收入之前,这个经济基础不敢动摇。二十多年始终觉得可以成为依靠写作生存的小说家,从没质疑过。今天知道是妄想了。模仿经典,尚且写得如此勉强,断断续续,自己都觉无趣。工作之外,我还有好多的事没有去做。比如相亲。80年生的我今天又失败了。她说我没有时间分给她。我忽然醒悟,我从来没有用心生活过……
  • 那些离家出走的日子

    那些离家出走的日子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人生也许只有经历了风雨才能学会懂得。在经历人生的跌宕起伏,她学会了放弃与珍惜。
  • 往生决之灵界风云

    往生决之灵界风云

    一个尔虞我诈的修仙世界,一个前事尽忘的青年男子在弱肉强食中,他该如何抉择在格格不入中,他又何去何从是与世浮沉,还是岿然不动;是顺天应人,还是一意孤行天道、人道,他又将修成何道?
  • 思念原来这么长

    思念原来这么长

    我从不认为恋人之间逾越鸿沟的亲密接触,能给人最深的安全感。而两颗心互相依偎,才是彼此最幸福的距离,谢谢你抱紧我,让我听见你心里的声音,这是最让我满足的距离,也是我的心离你最近的距离。当顾雨萱再次遇到李明泽,他已然成了一名优秀的外科的医生,不已经不是李明泽了,是林墨辰。而且还成了她其中某个课程的老师。其中某一天顾雨萱:"林墨辰,你知不知道差一点我就等不到你了,我很爱你。"当然以后得每一天早上,顾雨萱醒来后都在喜欢的人的怀里。其实,最甜蜜的事莫过于当你努力尝试靠近你喜欢的人的时候,却突然发现他在努力靠你更近。
  • 伊人已在灯火阑珊处

    伊人已在灯火阑珊处

    她,是一个闯入者,一个步步为营的策划者,是一个三分天使七分魔鬼的矛盾体。她为复仇而来,以为前路会是万劫不复,却不想从此遇到她的救赎。他,是统领一方的霸主,是翻手覆云雨的黑道老大,是人人畏惧的冷面阎罗。他的人生从来是顺者昌,逆者亡,以为此生不过孤寂游荡,却不想会遇到同样孤寂的她。命运的相交,是偶然亦或是必然?人生路漫漫,蓦然回首,伊人却已在灯火阑珊处……
  • 极品骷髅

    极品骷髅

    刘昂是一个‘武术’冠军,突然有一天莫名其妙穿越到异界成为一具骷髅,成为一具只能眼看着美女们在面前‘果体’,也不能‘吃’的骷髅。为了能再次成为人类,为了能将美女们都收入后宫,刘昂只好开始一段牛比无比的骷髅之路。
  • 仙贼飞扬

    仙贼飞扬

    俯瞰青山顺风翔,无尽冰海觅梅香。少年当有行空梦,横臂擎天任飞扬。一个很坏但有原则的少年,他与他越来越多的兄弟们。虽然他们是帮派里的歹徒。一起嚣张改变世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