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后……
余姩回到Z大继续学习,现在她是大四的,而且寝室里只剩她一人。金玥和赵婷颖到澳大利亚留学,汪怜玲在大三第二学期就搬出去和周波一起住,到底她还是为了爱情放弃了出国,至少现在看起来她的牺牲还是值得的。周波开了很多家培训机构,生意越来越大,额、也越来越忙,因此汪怜玲在学校的时间越来越短。
九月,开学季,余姩便要忙碌论文,离开了中国一年,对中国的教育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每天上课总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在新加坡当交换生的学校崇尚儒家文化,孔子学院在那也有很多。余姩在那一边学习一边在孔子学院给小朋友上课,在教授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实践出真知。
在实践中学的可比上课老师教的有用多了,可是回到中国还是不得不去考证,余姩想去给老外教中文的培训机构,可是想想还不如留在新加坡,至少那边的老师对她的印象还不错耶有让她长期留在那的意思。
余姩原想着以后当高中老师,可是真的不适合她,她现在似乎受不了那么紧张的生活,她可不想误人子弟,还是再考虑考虑。
大四课程减少,课余时间很多,余姩便在A市一出版社找了份兼职,就是帮忙校正或者写些简单的文稿,都是通过邮件来工作。余姩觉得编辑倒也还不错,以后说不准可以找这方面的工作。
到了10月份,余姩想着曹超也该回来了,可是一点动静都没有。余姩心里失落,但是又想人家是有大好前途的大律师怎么会回来找她呢。现在不就是有很多发达的人不愿意认识也不愿意接触过去的老朋友,深怕会拉跨他们。或许曹超就留在英国也说不准,当年送他的法律英汉词典不知道有没有用,还有那明信片有没有收到。一切的人和事都杳无音讯,石沉大海。
到了寒冷的12月份,余姩上完课准备继续自修,手机突然震动,余姩一看是一陌生的号码发来的短信,就两个字:下楼。
余姩以为发错了,没在意。不到3分钟,手机又响了起来,还是两个字:下楼。
余姩觉得奇怪,只好发过去:你发错了,请勿打扰。
余姩放下手机,直接静音,戴上耳机开始听歌自习。
到了中午吃饭的点,余姩下楼,看到手机还是那个陌生的号码,但它发来的话让余姩惊得掉了手机,依旧是两个字,不过不是下来,而是曹超。
余姩忙捡起手机,冲下楼,看到冷风萧瑟中有一穿着黑色风衣的男子踩着自行车在楼下等着。余姩眼睛不自觉的模糊了,不用走近看,一个背影就足以让她相信那就是曹超。余姩惊在原地,因为自己,让他多等了两个小时,一定冻坏了吧。
余姩拖着沉重的腿一步一步走向自行车,轻拍着他的肩膀。曹超感觉到有人拍他,嘴角一扬,回头,“余姩,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