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
一提起春秋和战国,你会想到什么呢?
想到百家争鸣?想到老子、孔子、孟子?
但我相信,你更会想到的是,“烽火戏诸侯”、“千金一笑”、“卧薪尝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嘶鸣的战马,狂奔的战车,震天的喊杀;是奴隶的弓与箭,将军的刀与血,君王的酒与肉,美人的泪水与无奈……
是啊,那就是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华夏大地。
那时候,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纲常紊乱,诸侯林立,胡、戎、蛮、夷,窥视中原,杀伐征战,天下很不太平。
今天,我要讲的也是发生在此期间,关于我国北方的一个山戎国家——古无终国的故事。
相传,无终国的先民来自周朝西部的西王姆部落,由于西王姆发生内讧,其中一支分离出来,一直向东迁移,后来定居在今河北省A县一带。其疆土由小变大,国力鼎盛时,其北部直接与东胡国家接壤,大约在现在的内蒙古W市附近,东达大海,西面和南面到达燕境。战国初期,无终国被燕国所灭。
南进!南进!南进,始终是历代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大政方针。入主中原,牧马黄河边,想起来就让山戎各部头领们眼红心热。山戎的军队不断地侵扰华夏人建立的北方诸侯国—燕国。他们掠夺燕国的人口和物资,蚕食燕国的土地。
当时的燕国国力不是很强,还经常卷入中国各诸侯国间的战争,没有多余的精力来彻底解决北方问题。偶尔两次对山戎的用兵,也因山戎山高水恶,路途不熟,大败而归。
就实力而言,山戎诸国的实力比之于燕国,就如刺猬比之于猎狗。表面上看,刺猬的实力远不及猎狗,但是,刺猬咬猎狗,一口是一口,而猎狗咬刺猬,干着急,无从下口。
那么这只恼人的刺猬就无所畏惧了吗?
俗话说的好,“囟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又有话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据说,刺猬最怕黄鼠狼,一个臭屁就解决问题。
从山戎北面高原上下来的东胡人就是这么一只“黄鼠狼”。
东胡,乃一大漠高原游牧民族,骁勇善骑射。
东胡人一走出大漠,山戎人,至少是那些山戎头人的快乐时光就结束了。
东胡骑兵一路怪叫着,奔到哪里抢到哪里。他们的眼睛看到山戎的粮食和女人时,亮得象贼星。
骑兵,就是当时的快速反应部队,很是厉害。山戎诸国皆是小国,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有实力与之对抗,所以也就无一幸免。
“哪里有侵略,哪里就会有反抗。”山戎诸国中,首先发起大规模反击的就是无终国。
无终国的将军们在国王热尔南齐的带领下,认真研究东胡人的用兵规律,捕捉东胡骑兵的弱点,发明了“口袋阵”法,并用它第一次击溃了东胡骑兵。接着无终国联合令支、孤竹、弥休、卢隆、丁伶五国的军队六次重创东胡骑兵,并帮助被东胡人占领国都的丁伶国国王复国。
在最后一次战斗中,无终国王热尔南齐刀斩东胡首领,受到重创的东胡人逃回了大漠,再也不敢向南窥望,山戎英勇抗击东胡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在战争中,山戎人表现出空前的团结,山戎各部进一步融合。山戎各国仿照东胡人,建立了自己的骑兵部队,这为日后与邻国的战争打下了基础。
在山戎与东胡的战争中,无终国军队始终是主力,英勇的无终国王热尔南齐和他的王国受到山戎诸国空前的尊重。打败东胡后,有大臣上书劝热尔南齐就机一统山戎,但热尔南齐不忍心戎族再遭战火,生灵涂炭,没有采纳。
五国看在眼里,心存感激。
紫水晶,被山戎人视为神物,其地位就如华夏人眼中的宝玉。五国就共献“紫晶权杖”一柄,奉无终国为宗主国,年年进贡朝拜,并刑马作誓万年拥戴。
之后每有战事,无终国王一举“紫晶权杖”,山戎诸国必然响应。各国间若有争端,都要请无终国国王执仗仲裁。
热尔南齐当上了山戎宗主后,为加强团结,共御外侮,立下一条规矩,戎地的内政与外交要以盟会的形式共同商讨处理,盟会一年一次,在六国间轮流举办。对外政策上,为避免两线作战,把与燕国休好、北御东胡作为长期战略方针。自此山戎逐渐走向长达一百多年的稳定、繁荣。
山戎六国联军大败东胡之后一百多年,无终国又历多位君主,现在是热尔南齐的四世孙热尔胜当政。这个时期的山戎,继续坚持热尔南齐立下的国策,对主要临国燕国采取睦邻友好政策,内部政局稳定,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要是说有什么不和谐声音的话,就是属国令支有点不安定因素。
原来,近几年在令支国发现一株奇树,这棵树的树汁血红色,有毒,见血封喉。也就是说,蘸过这棵树树汁的刀剑,一旦划伤人,只要伤口深到流血的程度,人的性命就难保。
令支人给这棵树取名“毒龙血树”。
打仗哪有不受伤的,“轻伤不下火线”,但是若是被这样的毒刀毒箭伤着了,那还得了?战斗中的情况那就可想而知了。
自从发现了“毒龙血树”,令支国在与周边国家的利益冲突中,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被外界称为“山戎小霸王”。为此,宗主国无终国没少在里面调停。
<a href=http://www.*****.c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