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的日子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也是万万不能的。谁说知识才是最大的财富,有时候要是没钱可是连命都会丢掉的,如若这样,那最大的财富又有什么意义呢。大学生也是如此,有钱的时候可以去风味餐厅吃饭,可以给女朋友买个奶茶啊,礼物什么的。可要是没钱了,那就只能到学校食堂去买几个馒头啃啃。这女朋友的态度嘛…那就更别说了,两个字“滚蛋”。有时候,你还可以到兄弟那儿去蹭点吃的。但兄弟也有没钱的时候,到那时你也就只能跟着兄弟一起去空旷的操场喝喝每个月末都会光临的西北风了。总之有钱的时候,什么女人呐,KTV啊,名牌啊之类的都会是你的。可要是没钱,你可只能和孤单,寂寞,完蛋,滚蛋之类的字眼相依为命了。在大学里有两种人不需要害怕没钱,一种是厚脸皮的漂亮女人,一种则是对大学生活的好坏毫无欲望的人。那么这第一种人嘛!见多了也就不足为奇了,除了绑大款还是绑大款。任凭别人怎么鄙视,蔑视,但这种人照样是昂首挺胸,毫无顾忌。你说这些女大学生是不是越漂亮脸皮也就越厚啊。本来这儿只是个学校,可一到周末嘛,女生宿舍楼前可丝毫不亚于王府井,钱柜之类的上流场所。什么宝马啊,奔驰,保时捷,总之是名车睁艳呐,当然越贵的名车,争来的女人也就越漂亮。一旁的穷男大学生则只能痛甩泪水,望车兴叹了。这第二种人嘛,更简单,都是一些好的不能再好的,呆的不能再呆的学生了。他们只会一天啃着馒头抱着一摞书在教室和宿舍之间来来回回。可这最大的财富倒是有了,却忘了一边享受美好的生活啊。也难怪,城市人口普查会把大学生算在务工人员名单里,没办法,穷呗。
又是一个该死的月末,达娃一帮人又落到了有了上顿没下顿的地步。兄弟也靠了,糌粑也吃了,但这每个月末必有的饥荒仍然是不肯轻易放过这些人呐。有很多大学的学生在闹饥荒的时候总是会选择向家里人求。可民大却不同,因为这里的人情味儿比起其它学校会更浓,因为这里的学生除了学业更注重情意。不知其它学院是否与此定义相符,但至少藏语系,以及其他少数名族语系绝对是如此的。
这天下课后,达娃和桑珠一起去食堂买了几个馒头正准备回去。桑珠突然饥肠辘辘的看着馒头对达娃说:“达娃,我们是不是该让家里寄钱呐!”达娃想了会说:“算了吧,家里也不容易,我们自己解决吧”。“怎么解决?”桑珠问。“对了,我们周末可以去发传单挣点钱回来啊。”达娃突然想到了这个办法。桑珠摆了摆手说:“不行,不行,我可不好意思拿一沓纸在那里发来发去的。”达娃问:“为什么啊?”“太没面子,丢脸啊。”桑珠回答。达娃笑了笑说:“桑珠,大学生勤工俭学可是天经地义的事,没什么丢不丢脸的啊”桑珠还是不肯。他说:“我宁愿到一个没人认识的工地干活也不去发传单”达娃将手搭在桑珠的肩上说:“桑珠,这样的想法可得改改咯。”
光星期六一天,达娃就靠发传单挣了五十多块钱。达娃本想拉桑珠来的,可桑珠死活不肯。没办法,达娃只好一个人干了。下午,达娃拿自己挣来的钱请桑珠吃了顿饭。桑珠举得自己太不够意思,太不够男人了,便说要跟着达娃一起发传单了。
第二天,达娃很早就把桑珠叫起来去发传单了。尽管一开始桑珠根本没什么勇气将手中的传单发出去。可为了兄弟面子,他也就只好硬着头皮发了。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当桑珠将第一个传单发出去后,接下来的事他似乎觉得容易多了,并且还慢慢对这事产生了兴趣。经过一天的奔波,达娃和桑珠的收入一下子超过了一百。他们特别兴奋,回去就用这点钱请了整个闹灾荒的室友吃了一顿饭。在达娃桑珠的鼓励和支持下,其它室友也打算以后闹饥荒时跟他们一起出奇打零工了。
这就是大学,没钱的时候总会印证一句俗话,“患难见真情”。这还是大学,为了能够摆脱贫穷想方设法的地方。这也是大学,为了将来能有钱拼搏奋斗的阶段。或许有人会说这样的理想太低俗,太荒唐。可如果一个人连为了自己能够富裕起来都不能努力地话,那就更别谈什么更远大的理想了。这一切就只有一个原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正如桑珠和达娃所言,“没钱或者想要钱的时候,我们不能总是想着怎么去用别人的钱,而是要想着自己怎么去挣钱,并且怎么用这些钱来帮助有困难的人。这样你才会得到思想和现实中的两个财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