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为凌云志,情系远渡雄山,却依花林寻节气,只叹廓庙经纶遥途。且泛江河纳千川,痴悟常里英奇,道明无为谛。”夏秋喃喃自语着,此时他半眯着眼,也毫不觉察到宋清颜已经端着茶水走了进来。
“怎么又突然做起词了?为什么听不出什么曲牌的?”看着夏秋毫无表情死死的盯着自己看,宋清颜此时心里就像小鹿在撞。哎呀了一声之后就提醒夏秋喝茶了。
夏秋嗯了一声就接过茶杯低头喝了起来。此时宋清颜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索性就又问了一句:“怎么突然念起词了?”
夏秋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水墨画说到:“有感而发。”
宋清颜顺着目光看去就问到:“看着这副画能有什么感?”笑了笑又说到:“这是我随意画的。难得有人欣赏,送给你怎么样?”
夏秋微笑了一下便紧回到:“不要,谢谢。不过我要提首词,就当感谢你送画的美意。”
“你这人说话酸溜溜的,你要送的不会是你刚才念的那首吧!”宋清颜打趣着说到。
“嗯,是那首。我觉得挺好。”夏秋放下茶杯说到。
宋清颜用手捂着嘴笑出了声,“你在哪抄回来的词,还要送我,我才不要。”
夏秋微笑着端起了茶杯,摇了摇头便没再说什么。
宋清颜小嘴一撇,狡猾的笑道:“刚才你念的时候我都听到了,虽然一时无法判断是谁的词,可我记住了,回头查查就知道了。”那神态像极了一个成功抢到糖果的小姑娘。
仿佛要证明她的记忆力确实很好,宋清颜没停就念出了夏秋刚刚所做的无名词,““心为凌云志,情系远渡雄山,却依花林寻节气,只叹廓庙经纶遥途。且泛江河纳千川,痴悟常里英奇,道明无为谛。”
宋清颜在念到第二句的时候就已经感觉不对劲了,因为她的画没有云,没有山,没有花,更没有画水,虽然没有描水,但是一叶孤舟已经说明了是有水的。还有画里只有一座亭子,根本不是廓庙。古代人所说的廓庙就是现在的政府楼,但很多时候都是作为比喻仕途之用的。
不过,这词也太奇怪了不是吗?宋清颜疑惑的看了一眼夏秋,发现他也静静的在看着自己的画,此时的她心里突然泛起了一股凄凉和遗憾感。道不明,也说不清。
“能告诉我这词叫什么名字吗?”宋清颜目不移画的问到。
可是夏秋却答非所问的说道:“那船上的人你知道是谁吗?”
宋清颜眼角微翘,仿佛夏秋问的这个问题有些搞怪的意味,这黑色的幽默感立马冲淡了她心里的负面感觉。这副画是自己随意画的,只是爸爸看了后说好画,然后便让挂了上去。宋清颜压住笑意便开口问道:“是谁呀。”
宋清颜心想我是作者我都不知道是谁,你还能知道是谁啊,笑死了。
夏秋还是那张死了都不换的麻木表情,“苏东坡……”
宋清颜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你怎么说的跟真的一样。哈哈哈。”
夏秋微笑了一下便又不说话了,吹了吹茶又呡了起来。
宋清颜看着夏秋不像是在开玩笑,便又念起了词曲……
半响后,宋清颜转头看向夏秋幽幽的说道:“这词,我要了。船上的人是苏东坡……”
宋清颜此刻心里惊骇无比,因为她突然发现这词确实是夏秋写的,而且就在刚才自己倒水的时候写的,最惊人的是,自己画上坐在船头的渔翁确实是苏东坡。这词配上自己这副画,可真的是绝配。
“心为凌云志,情系远渡雄山。”苏东坡早年一心入仕途,想为平民有所作为。而自己画中却无云无山。
“却依花林寻节气,只叹廓庙经纶遥途。”自己画中只现冰山一角的竹子,正代表着君子气节。都知道苏轼最后仕途不顺,大概就是因为看不惯整日流连莺歌艳舞、花丛美色的同僚吧。最后他也不得不悲叹胸怀廓庙经纶却无法施展,为民之路遥遥无途可走。
“且泛江河纳千川,”后来都知道苏轼好像泛舟游四方去了,不过也不太准确是不是真的。总之自己的画里可没有一滴水。
“痴悟常里英奇,道明无为谛。”这句话意思大概就是越能平常下来的人越是英奇。悟出了天道,才明白无欲无争才能悟出真正的生命真谛。
关键就是最后这两句,正是因为这两句才让这词和这画契合的天衣无缝。词中的云、山、花、廓庙等,画里一个也没有。而最后的词句却让人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也突然好像让观者有了大彻大悟的感觉……
难道爸爸说我画的好,并不是因为笔法好?难道也是因为画意好!!
此刻的宋清颜一双秒目死死的盯住了夏秋,眐眐的看着他,久久无法平复心中的惊骇。她从没想到自己随意的画竟然会有如此意境。
夏秋就像一块磁铁一样吸引着宋清颜的目光,而宋清颜已经死机的大脑也没听到夏秋刚说的什么,“嗯嗯,我说了这词就是送给你的,缺了这画,这词也就没什么杀伤力了。”
…………
久久无语……可夏秋却有一种天然的“厚脸皮”,他可以不去关注所有事情,安然的坐到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