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发现,让整个世界都沸腾了。
无数的智者投身于对于印记的研究。
在所有人饱含热情的眼光注视下,印记的作用不断地被开发出来。不同的印记对于战阵所起到的作用也纷纷被发现,不同的战阵需要哪些印记,需要多少印记,如何利用印记更好的使用战阵。
一切都在往一个好的方向,平稳的而快速的发展着。直到——第一个双印记的出现。
起源是一次人族与蛮兽之间的大战,人族当时的领地还远远比不上现在。仅仅只有西海到乱流海而已,虽然勉强算的上有些空间,但随着人类的数量愈加增多,迟早会不够用。与其到时候人族之间为了生存空间征战不休,倒不如一致对外,从蛮兽手上抢下足够的空间。
大战就此爆发,人族虽说有了印记与战阵,能与蛮兽争锋。但从战斗力上来说,蛮兽还是占据绝大优势的。且战阵的缺陷也十分明显。
战阵作为‘阵’,首先就必须有足够的人才能构成,数量少于一定程度,战阵的效果便会削弱,甚至完全失效。且战阵的功用是定死了的,每一个完善的战阵都是经过无数战斗,沾满了鲜血之后才最终完成的。该用多少人,每人该是什么样,战阵会有什么效果。这些在战阵摆出之前就已经有了结论。若是胡乱进行改动,让战阵失效还算是好的的结果,严重一点引起‘气’的混乱,死的就不是一个人了。
所以在战阵功能死板的情况下,掌握足够多的战阵就成了出路。不同的情况下需要使用不同的战阵,而当时每一个能上阵的人族,至少都会三种不同的基础战阵,保证能在各种环境下都有一定的战斗力。
可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蛮兽跟天灾可不同,天灾说是地震就是地震,说是暴风就是暴风。对付天灾,人类的战阵能充分发挥出功用,而对付蛮兽?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下一刻会有什么蛮兽钻出来。
甚至,蛮兽能分散,能随时展开进攻。而人类却需要摆下阵势,不能落单。蛮兽可以分批次日夜不停进攻,人类的部队却不能只用一半的人摆出战阵。
是以,在一开始的略占优势之后,随着蛮兽的反击。人类与蛮兽逐渐形成了势均力敌甚至略处下风的局面。
见形势逐渐焦灼,人族的领导者本着打下的土地已经足够且不想有过多损失的心态,准备放弃一部分土地给蛮兽。保留更多的土地与战力。
人族的撤退开始了,且战且退之下,大多蛮兽也不愿进行缠斗,毕竟没到生死存亡之刻,蛮兽都是十分懒惰的。
一方退,一方也不愿深追,一片皆大欢喜的局面。
当时的人族领导者决定,只留下青芒山到赤炎山的土地。再多的话以人族的实力已经吃不下了。不过其他的地方还好说,都是被人族实打实打下来的。人族想固守一点都没问题。但青芒山不一样。
前面说过,蛮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人族在攻打青芒山的时候,没有受到什么抵抗,这不是人族太强也不是青芒山的蛮兽太弱。而是大多蛮兽在人族大军压境之时便提前避开了。
青芒山的蛮兽在感受到人族的威胁之后,做出了不可力敌的结论。主动避开了人族的兵锋,所以人族在进攻青芒山的时候才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但打下青芒山之后再想继续前进却无比艰难。
因为随着青芒山蛮兽的逃遁,让蛮兽统合了起来。在一批强大的蛮兽统领下,正式与人类展开了战斗。不仅遏制了人族征服的脚步,甚至还差点反攻。
无法,既然没法前进,在已经获得足够利益的情况下只能退去。随着人类的退去,蛮兽的联军自然也解散了。因为危机而强行统合的队伍,危机散去之后自然没有存在的必要。
蛮兽联军能散,青芒山本土的蛮兽却不能走。兽类都是有领地概念的,青芒山的蛮兽可没法留在别的蛮兽领地,在联军解散的情况下,这会被视作挑衅,结下不死不休的仇。
眼看人类已经撤退,青芒山的蛮兽自然也回到了青芒山。然而青芒山已然是人族的领地,卧床之榻岂容他人酣睡,战斗再次爆发,不过这次的战斗只局限于青芒山。人族不会再组成大军,蛮兽也不会有帮别的蛮兽战斗的好心。
青芒山终究只是人族新打下的土地,人族的力量在那里还是太弱了。被侵占领地的蛮兽又彻底陷入疯狂,同时青芒山的蛮兽大多都是植物形态,随时能从意想不到的地方展开攻击。人族逐渐被压得抬不起头,眼看就要丢失青芒山。
事情的转机出现了,青芒山的一位寨主,在一次掩护寨民的撤退中发现,自己山寨的战阵‘护山’,对于植物形的蛮兽有着非同一般的效果,在彻底逃出蛮兽攻击之后,依稀能看到有些植物形的蛮兽身上带伤。
这个发现让他多少有些震惊,需知,战阵的作用都是固定的,对敌有什么效果都是有记载的。‘护山’只是单纯的防御型战阵,没有任何的攻击性,牺牲攻击之下换来了极强的防御效果。若不是为了掩护寨民,按他的性格是不会用这个战阵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毫无攻击力的战阵,却能让蛮兽受到伤害。这之中,肯定有问题。
寨主不是没有怀疑过,是不是有人在摆阵的时候自作主张,对战阵进行了改动。不过转眼间寨主便打消这个念头,自己手下的人自己了解,不是不知轻重的人。平常练习或许还会这么自作主张,掩护寨民撤退这种事,不会有人这么做。
最终让寨主相信,不会有人是有人乱来的依据在于,‘护山’战阵的效果没有任何变化。这次的‘护山’与正常的‘护山’在他看来没有任何区别,唯一的不同便在于,正常的‘护山’不会有任何攻击力,甚至因为只是为了守护,跟一般的防御战阵还会有反震的功效不同,‘护山’的防御是完美吃下所有攻击,再卸入大地。因为只起到一个转换的作用,所以只要使用战阵的人身体吃得消,‘护山’几乎能挡下所有的攻击。
‘护山’是没有反震能力的,蛮兽的伤看上去也不是因为阵法的反噬。阵法的施展没有任何问题,效果也没有任何问题。那为何,蛮兽会受伤呢?
寨主陷入了沉思,索性召集部下,再次摆出‘护山’战阵。结果与之前无数次一样,完完全全,从里到外都是正常的‘护山’。带着这个战阵外出,与蛮兽的接触也没有任何问题。乌龟壳还是乌龟壳。
寨主都忍不住快要放弃,认为上次看到蛮兽受伤只是自己的错觉的时候,一次与植物形蛮兽的遭遇让他改变了想法。
再次失望而归后,寨主业已经放弃了自己的猜想,觉得看到蛮兽受伤只是自己的错觉。呼喊着儿郎们,准备回寨子之时。意外陡生,原来在不知不觉间,队伍行进太过深入,已然陷入密林之中。
虽惊却不乱,寨主正要下令摆阵应敌,鬼使神差的,却是让部下再次摆出了‘护山’战阵。阵势刚一结成,寨主便失笑的摇了摇头。自己果然还是不死心啊。
正要下令变阵,杀出包围之时,眼前的景象彻底是他震惊了。
‘护山’在面对一般蛮兽时,效果一如既往的能挡住,却也仅仅只能挡住。然而当植物形蛮兽攻击到‘护山’形成的光幕时,寨主能清晰的看到一溜火光自两者交接处迸发。而且能清楚的看到植物形蛮兽攻击的枝条上有灼伤的痕迹。
是真的!‘护山’的确能造成伤害,这不是他的错觉!
虽然不知道原理是什么,但现在也不是深思的时候,寨主即刻命令变阵,带领部下冲出包围,回到寨子里。
‘护山’不应该有杀伤力,这是公论。从原理到使用方法,护山就不存在一丝一毫的伤害可能性。而且为何用法一样,对别的蛮兽就没有效果,偏偏对植物形蛮兽就会有那样的效果呢?
感觉就像…就像是……
在‘护山’战阵上还有一层火焰一样!
寨主猛然反应过来,的确,寨子的‘护山’和别的‘护山’没有什么区别,唯独只有在面对植物形蛮兽的时候,像是在正常的防御上多了一层——火!
再次召集部下,不断的演练,不断的寻找植物形蛮兽。一次又一次。寨主终于在一天夜里,发现了不同。
战阵在摆出的时候是没有问题的,防御的也没有任何问题。唯独在受到植物形蛮兽攻击的时候,会有一股力量浮现。正是那股力量,才会让攻击的植物形蛮兽受到伤害。
而那股力量,寨主并不陌生。那正是‘火气’。可是不应该啊,现在的‘护山’战阵不比以往,只要是地族就能参与进来。在罗儒发现‘印记’之后,只有拥有对应山气和土气的印记拥有者,才会参与布阵。整个战阵里面也不会有丝毫的别的气加入。
惊讶之下,寨主仔细检查了每一个参与布阵的人。在其中一人身上,发现了一样震惊了天下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