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帝喾等又起身向南行,逾过了一座大山,在客馆中住下。只听见远远有一种声音摇荡上下,断续不绝,仿佛和钟声一般。
帝喾便问左右道:“何处撞钟?”
左右道:“在前面山林之内。”
帝喾道:“前面是什么山?”
左右道:“听见说是丰山。”
帝喾恍然道:“朕知道了。”就向帝女说道:“这个钟声不是人撞而响的,是自己会响的。朕听说这座丰山上有九口钟,遇到霜降,则能自鸣。现在隆冬夜半,外边必定有霜了,所以它一齐鸣起来,这个也是和昨日所说的磁针一样,物类自然的感应,不可解的一种道理。”
帝女和常仪仔细听了一会,果然那个声音没有高低轻重,不像个是人撞的,都说道:“奇怪奇怪!”
帝喾道:“这座山里奇怪之物还有呢。有一个神人,名叫耕父,就住在这座山上,常到山下一个清冷之渊里去游玩,走进走出,浑身是光,仿佛一个火人,岂不是奇怪么?还有一种兽,其状如猿,而赤目赤口,全身又是黄的,名叫雍和之兽,岂不是一个奇兽吗?”
帝女道:“明朝我们走过去看看,倒可以长长见识。”帝喾摇摇头道:“这个不能见的,也不可以见的。雍和奇兽出现了,国家必定有大恐慌的事情发生;
耕父神出现了,国家必须有祸败的事情发生。因为耕父神是个旱神,哪里可以出现呢?不要说这两种奇兽与国家有关系的不上古秘史··能见,就使此刻在那里鸣的这九口钟,与国家并无关系的,恐怕也不能见。”
帝女道:“这又奇了。既然不能见,何以知道有这么一个奇兽?何以知道有这么一个神人?更何以知道响的是钟,并且知道有九口呢?”
帝喾道:“当然有人见过的,而且不止一次。奇兽、神人每现一次,国家一定发生恐慌,发生祸败,历试不爽,所以后人才敢著之于书,世人才能知道。
至于那九口钟是个神物,隐现无时,前人如没有见过,岂能造诳吗?”帝女听了,点头无语。
到了次日,走到丰山,果然没有看见那雍和兽和耕父神,便是那九口钟也寻不到,想来真是神物了。过了几日,到了白水,换了船,顺流而下,直到荆州。
那荆州的民情风俗却与北方不同,甚欢喜鬼神之事,又崇尚巫术,所以经过的地方庙宇很多,祭祀祷告的人民也络绎不绝。
这个还是玄都氏九黎国的遗风,不能变革的。有一日,到了房国境界,那房国的君主叫人来说,有病在身,不能前来迎接。
帝喾见了那来使,慰劳一番,说道:“既然你主有病,不必前来了,且待朕巡守南岳之后,归途再见吧。”来使去后,帝喾就直向汉水而来。
一日,走到一处,只见远远有一座簇新的庙宇,装饰得非常华丽,红男绿女,进进出出者不可以数计。帝喾就吩咐仆人且到庙前停车,看看究竟所奉的是何神祗。
那时在庙前的许多百姓,知道是帝妃来了,一齐让开。帝喾等下车后抬头一看,只见庙门上面横着一块大匾,写着“马头娘娘庙”五个大字,不知道它是什么出处。
进庙一看,当**着一位美貌的女神,戴珠挂玉,庄严非常,但是身上却披着一张马皮,旁边还列着许多木偶,仿佛是侍卫模样。在旁边又列着一匹木马,真是莫名其妙,便命左右去叫几个耆老来问他。
那时众多百姓虽则让开,但是因为要瞻仰天子和妃子的仪容丰采,所以都未散去。
一经宣召,便有几个老者上前向帝喾行礼。帝喾答礼之后,就问他道:“这个马头神是什么来历,为什么要供奉他?”
那老百姓答道:“不瞒圣帝说,这位马头娘娘是新近成神的,她是梁州地方的一个孝女,名字叫做菀窳,她的姓却记不清了。
她的父亲有一日给邻村的强盗掳了去,这位马头娘娘伤痛之至,整日整夜的哭泣,不肯饮食。
她的母亲既痛其夫,又忧其女,无计可施,忽然想得一法,邀集全村之人,指着马头娘娘对众人立—个誓道:‘有哪个能够救得她父亲回来的,我就将这个女儿嫁给他为妻。’这位马头娘娘生得非常美貌,大家听了,没有一个不想设法的。
但是那强盗却非常厉害,大家想想,无法可设,所以也没有一个敢答应去救。哪知道马头娘娘的父亲有一匹马,是向来乘骑的,一听见这句话之后,立刻惊跳起来,将缰绳震断,奔驰而去。
大家以为这匹马忽发野性,不知是什么原故,也不以为意。过了两日,马头娘娘的父亲忽然骑着那匹马回来了。
马头娘娘和她的母亲见了,都惊喜异常,便问她父亲怎样能够回来的。
他父亲道:‘我那日被强盗掳去之后,捉到一座山里,就强迫我入他们的伙,同去打家劫舍,我哪里肯入伙呢?但是不依他们,他们就要杀我,不得已,只能暂时依了,且等机会,慢慢地再想逃脱之法。
哪知这伙强盗甚是刁滑,早猜到我是假答应的,处处提防我,又将我搬到一座深山之内,四面都是乱峰,只有一面是个平路,却又有人把守住了。
我到此时,焦急万分,自问必无生理,专向那无数乱峰中盼望,希望有一条小径,可以逃得出去。哪知正在盼望之际,忽见那乱峰之巅,似乎有一支野兽在那里行动,察看它的方向,却是走下来的,渐走渐近,乃是一只野马,在那巉岩之中款段而走。
我当时心中一动,暗想,我倘若骑一匹骏马,或者能够逃得出去。不料那马渐渐的已走到面前,我仔细一看,竟是我这匹心爱之马.
不知它如何会跑到这里来,当时也不暇细想,就腾身跨上去,这马就向着乱山之中而走,路途忽高忽低,马行也忽徐忽疾,也不知道东西南北,也不知道走了多少路程,到得那峻峭的地方,下临万丈深渊,危险之极。
我只好紧抱马头,心想:倘一蹉跌,不免要粉身碎骨了。不料越过峻峭地方,不多时,已得平地。又隔了一会,已到自己村外了。
你们想,这事奇也不奇?这匹马真是我的大恩人呢!你们以后务须好好地去喂养它才是。’
当时马头娘娘听见她父亲如此说,心中着实的感激这匹马,赶快拿了上等的食料去喂马,又拿了刷帚给它洗刷,表示感谢的意思。
哪知这匹马向着马头娘娘腾身而起,下面生殖器翘然,竟显出一种无礼的状态来,把马头娘娘吓得又羞又怕,赶快逃进房中。
父母问起原因,马头娘娘羞得说不出来,那匹马却在外面悲鸣腾踔不已。
马头娘娘的母亲看见这种情形,却猜到了几分,就将那日当众立誓的话大略告诉了她父亲一遍,她父亲听了大惊道:‘有这等事?这匹马可养不得了。但是它又有大恩于我,不忍便加毒手,且待将来再想别法。现在且教女儿不要走出去便是了。’
计议已定,哪知这匹马竟悲鸣腾跃了一夜,不时节还来撞门,大家都被它骚扰不安。到了第二日,马头娘娘的父母跑出去一看,只见昨日放在那里的草料一点没有吃过。
那马一见马头娘娘的母亲,登时又顿足长鸣,仿佛怨恨她失信的光景。马头娘娘的父亲便走过去向马说道:‘你有大恩于我,我是感激的。但是人和马岂能作为配偶?你如果真有灵性,这一层道理应该知道,不是我们失信呀。我劝你赶快打消了这个念头,好好的在这里依旧供我乘骑,我总特别的优待你。’说着,拿了缰绳,要想去羁勒它。
哪知这匹马顿时咆哮跳跃起来,不受羁勒,又骧首长鸣一声,仿佛是怪他忘恩负义的样子。
头娘娘的父亲猛不提防,几乎倾跌,赶快回到房中,关了门,和大家商议道:‘我看这匹马太通灵性,如今有挟而求,既然不能如它之意,倘使再留在家中,必为后患,不如杀死了它吧!’
马头娘娘的母亲听了,连连摇头道:‘太忍!太忍!我看不如放它到深山里去,岂不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