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美美的吃完了饭,郑景仁赶紧去结账。结果掌柜的一算,要十五两银子!郑景仁大吃了一惊:“掌柜的,你没算错吧,就这几个菜,要十五两银子啊。”
掌柜的微微笑道:“就这两个菜,还能算错!一共十五两一钱,饶你一钱,收你十五两!”
一看那掌柜的也不像是算错账或者是欺负外地人的模样,郑景仁只好摸了摸自己空空如也的钱袋子,在掌柜和伙计异样的目光中,郑景仁想说能不能先赊账过几天再送钱过来。为难的时候,罗雪菲过来了,大大咧咧的拿出来一块银子扔到掌柜面前:“拿去吧,不用找了!”
掌柜的一看明晃晃的银子,乐了:“呵呵,两位,足够了!小店欢迎两位下次再来!”
看到让一个女的给自己付账,郑景仁显得非常尴尬,脸色有些微红,罗雪菲见状,赶紧拉着郑景仁出了凤来楼。一出门,郑景仁就清清楚楚的听见里面的谈话。
“没钱,装什么大款?”
“看他光溜水滑的,估计是给人当面首的!”
“嗯,嗯,我看差不多!”
郑景仁听到人家把自己比喻城面首,羞愧难当,简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罗雪菲更是笑的花枝乱颤:“哈哈,别说,看你长的还真不错,给本姑娘当个面首还算凑合吧。”看到郑景仁投来警告的目光,罗雪菲赶紧换了口气:“你这个人啊,就是瞎正经。管他说什么呢?”
郑景仁更觉得无颜面对:“啊——呃——下回——我——”
罗雪菲看着郑景仁认真的样子,更加笑的腰都直不起来了:“没什么的,下回我请你也行,本姑娘财大气粗,还养得起你!”说完这句,罗雪菲捂着嘴就跑了。
看着跑远的罗雪菲,郑景仁气的连脸都红了,不过他还是选择回到了住处。从心里讲,这个姑娘还真的是不错。
心急如焚的回到了流云山上,尹云飞又马不停蹄的召集师兄弟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当然作为唯一的晚辈弟子,郑景仁也有幸参加。
此次会议上,大家各抒己见,对于选择哪个皇子作为依靠争论纷纷。太子是肯定不能选的,大家基本上都没提到他。罗刚坚决不同意选择恒王,因为清风帮和恒王关系密切;李仁旭也表态说似乎发现无极门和宣王的人有来往;那么唯一的选择就只剩下了翼王,虽然对军中之人天生没有多少好感,但毕竟翼王战功赫赫,天下闻名,尹云飞这个做掌门的也不能太发表反对意见。
对于翼王的选择,郑景仁心中充满了期待,因为在他的心里,实在是喜欢那个英气勃发而又豪爽近人的翼王。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可是到哪里找机会去投靠远在京城的翼王呢?
距离流云山千里之外的京城建康是大宋国第一大城,其繁华冠绝中外,尤其是当今皇帝所在的皇宫,更是占据了偌大建康城的四分之一。森严气派的皇城龙德殿内,皇帝正在和太子、恒王、翼王以及宣王这几个皇子商量政事,这皇帝已经年过五十了,面容说不清楚是和蔼还是威严,不过精神看着还是不错。
恒王把今年旱灾的事情简单禀报了一下。今年大宋虽然叠遭旱灾,但所幸田地生产仍能为往年七成。虽然吴郡、寿春之地受灾最重,但目前官府已经开仓放粮,足以渡过难关。况且近日天龙寺出钱近十万绲,已从南越购得稻米近二十万石,足够重灾之地民众之口粮,且越冬无忧。
对于这样的结果,皇帝显得非常高兴,直夸这恒王差事干的不错。
太子则趁机恭维道:“这都是父皇恩德所化啊,父皇德比三皇,功高五帝,区区些许旱灾,在父皇的仁德面前算得了什么!大宋子民都在称颂父皇的恩德呢。”
这句话,皇帝听的非常受用。
宣王也紧跟着说道:“父皇,这次赈灾之举,实在有赖于父皇的洪福,真乃天下之幸事!”
皇帝笑了笑,没有说话。对于这个宣王,他不是如其他三个儿子那般喜欢。太子会讨好他欢心,恒王是他最爱的女人的儿子,翼王军功赫赫,让他有面子。这宣王不过是岳嫔的儿子,要不是皇后和太子天天在耳边说老六贤德,自己是不可能封他为亲王的。
太子继续讨好道:“父皇,既然旱灾已平,不如就此让儿臣监工扩建皇宫,顺便把儿臣的东宫也整理一下。父皇也知道,那里太小了,连赛个马的地方都不够,儿臣早就住腻了!”
皇帝的心情非常愉悦,非常想满足太子的愿望。
恒王谏之道:“父皇,儿臣认为,扩建皇宫之事应该暂缓。现如今旱灾虽解,但大兴土木会劳民伤财,儿臣担忧此举会伤了民心。”
翼王也认为此行不妥:“父皇,儿臣认为,此时扩建皇宫确有不妥。眼下大魏国虎视眈眈,两月前还试图偷袭我南阳城,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不如将扩建皇宫所费用来充实我大宋骑兵,以备不时之需。”
皇帝没有表态。
翼王继续说道:“父皇,您平常以恢复中原为念,如我大宋军威雄壮,即使当年秦皇汉武之功绩,也是唾手可得啊!”
这句话皇帝听了也很受用,他也想表态支持翼王的想法。其实皇帝本就是一个一心想成为一个旷世名主的人,也是常常只能将旷世名主放在嘴边的人。
太子看情形不对,急忙对宣王使了一个眼色。
宣王会意:“父皇,儿臣认为,当今我大宋国力强盛,即使魏国虎视眈眈,也不足为患。三哥也说了,赫连树偷袭南阳城时被打的狼狈而逃,这都是父皇神威所致啊!儿臣认为,扩建皇宫所费不多,且能壮我皇家之威,大为可行。”
“扩建东宫事小,但失了民心事大,父皇切不可因小失大啊,难道父皇忘记了尧舜之治了吗?”恒王急切的谏阻道。
皇帝开始拿不定主意了,其实这已经不是他的第一次了:每次遇到臣子们发表不同的意见,他都会头疼。
恒王继续慷慨陈词道:“儿臣认为,当下虽然旱灾已解,但仍需爱惜民力。经过深思熟虑,儿臣故此有几条奏疏,想报予父皇!”
皇帝没有说话,虽然是他所喜欢的儿子说话,但此刻他有点心烦。
“父皇如想实现尧舜之名,不妨听听儿臣的奏疏!”
“那你说。”
“父皇,儿臣认为,要想强国,须得富民。而要富民,则需行如下五法:其一,改变当今繁重之劳役,使民乐于生产;其二,开凿水利,既能解决旱灾,也能避免水患;其三,我皇可示范农桑,为天下做表率;其四,可使我大宋军队分成两类,甲类为日常用兵,是我大宋朝的精锐,乙类为预备用兵,战时为兵,闲时为农;其五,我皇家当以汉文帝为楷模,节约用度——”。
听到这第五条,还没等皇帝提出质疑,太子就发表了反对意见:“父皇,万万不可!想我大宋国国力威盛,正是父皇德福威所致。况且宫中花销也不是很多,如果父皇如五弟之言,岂不是让外国笑话我大宋国库空虚了吗?”
皇帝再次默不出声。
翼王也觉得恒王的话过于耸人听闻:“太子适才所言不无道理,确实不能让他国小看。当今我大宋的最大敌人是北魏,南越素来与我国关系密切,可那只是因为我大宋国力强盛的缘故,如果被南越的人发现我皇宫的威严不存,那么难免会心生异心。”
二比一,皇帝表态了:“继瑜所言不错。”
翼王继续问道:“至于五弟所言之前三款,父皇,儿臣没有异议。只是第四款中,究竟会有多少作为精锐,多少作为预备呢?”
恒王本来想说将三分之一的军队试行,可看到翼王略显激动的神色,料知翼王万难接受,就改口道:“当下,可将一成军队作为预备,其他的仍为精锐。”
对于这种比例,翼王表示同意。其余的三条,在现场就这样容易的达成了一致。皇帝感觉现在要节省花销,不能干这干那,估计什么都干不了,颇有些了无生趣之感,大殿里的气氛开始尴尬起来。
感觉到这沉闷的气氛,宣王赶紧的提出了一个轻松的建议:“父皇,儿臣认为,不如趁着明年春天天气转暖时,我大宋国在京城办个比武大会召集天下各门各派青年才俊参加比武,即可使父皇和我等娱乐身心,还能为我大宋招揽人才,亦可壮我大宋之威名,岂不美哉!”
翼王轻轻的点了点头:“比武?六弟的这个点子不错,我最喜欢了。”
“嗯,我也认为继瑾的这个提议甚好。”皇帝也赶紧表了态。
恒王提出了疑问:“可是,父皇,如此是否会引起武林的纷争?”
太子立即否定了恒王:“怎么会呢,一个比武娱乐而已,五弟是否想的太过谨慎了。天下英雄都在,父皇可借机择优纳入彀中,父皇您看真是我大宋之一件莫大的喜事啊!”
“恩,继业所言不虚,就这么定吧。继瑾,这件事就交给你办了。”
宣王赶紧行礼谢恩。
离开了龙德殿,宣王紧紧跟着太子来道了太子府中,进了密室。
太子的脸上充满了兴奋:“六弟,今天你这个建议真好,既讨好了父皇,还没能让刘继仁的风头盖过了我们。”
宣王态度恭敬:“您是我的大哥啊,小弟的一切,都是皇后娘娘和大哥您给的,给您效力出主意,是小弟的本分啊。”
太子的兴奋更加突出:“不错,不错。最好诸葛泰的弟子能够胜出,这样的话,我就向父皇奏请他的弟子为中郎令。”
“大哥,小弟就是这个意思。这个人不但可以守护父皇,在关键的时候,还可以——”宣王没有继续说下去。但,他的意思太子是明白的。
太子的心里很是满足:“好,六弟就是聪明,等我当了皇上,就封你当一品亲王。”
宣王赶紧恭敬的答谢。
“那这件事你赶紧去办吧。”太子接着叮嘱道。
“好,小弟这就去办。”宣王的态度愈加恭顺。
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太子的眼神中闪现了几丝怒气:“最近我看那个孙毅辰太可恨了,竟然敢当街辱骂我,你帮我找个时候好好收拾他。”
宣王感觉到这个事情有些棘手:“大哥,这个事情不好办啊。”
太子对这个事情的难度也颇有些了解:“是啊,不过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现在还不是能收拾他的时候,大哥先忍耐几天,这个事小弟一定放在心上。”
太子稍微的消了一些火气:“哼,要不是老五和老六都在,我肯定要收拾掉他。这老不死的,竟敢在大街上公然骂我不知廉耻,他也不想想我是谁!将来整个大宋都是我的,还在乎一个小娘们儿吗?不过说真的,那小娘们儿还真的好看!”说着说着,太子的嘴角好像流出了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