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领听得此言,本已调转的马头又转了回来,我见要坏事,急中生智,在那统领耳边低语道:“霍将军在和你开玩笑呢,你想啊,那盗贼都是他命人假扮的,哪里用得着你去抓啊?”,统领一听是这样,又调转马头要走,霍去病又道:“怎么还不来帮忙?”
这回统领犯了难了,走也不是,上也不是,干脆就停留在此地不动了。霍去病从人群中钻了出来,指着统领的鼻子大骂:“你怎么回事?”,统领以为又是在和他开玩笑,只冲他微笑不语,差点儿给霍去病鼻子气歪!
我见已经没有机会报仇了,心想还是先走为妙吧,便冲着那群人喊道:“家丁们,官军到了,你们都别打了,都撤了吧”,这话其实是喊给墨龙听的。墨龙也看出大势已去,再打下去也没什么用了,一抽身钻出人群,朝着与官兵相反的方向跑了。霍去病气急败坏道:“贼跑了,快去追啊!”他因失血过多,再这么一喊,有些缺氧,一个没站稳摔倒在地,众人一看慌了手脚,忙上前去扶。我对霍府家丁道:“快扶你家主人回府养伤”,又冲霍去病一抱拳:“霍兄放心,那贼我带人去追”,突然又想到霍去病可能会让那统领也带兵追赶,便又冲那统领说了一句:“护送霍将军回府”。霍去病冲他一摆手:“不用,你快带兵去追!”,我又冲他一摆手:“不用,我去就行,你护送将军回府”,那统领又犯难起来,我冲着手下一招呼:“随我来!”,便向着墨龙逃跑的方向追去……
由于此时正值夜间,城门关闭。当我们跑到城门处的时候,并没有见到墨龙,我想他应该已经出城了。以他的功夫,这算不得难题,可是我可怎么出去啊?我现在又没有魔毯,又不会“飘”,“喷气式”试了两下也不好使,一会儿那些人追上来可咋整啊?我心里焦急万分。李才道:“四少爷,咱们赶快叫开城门吧”。对呀,我这一着急怎么把这最基本的法子给忘了,我现在至少还是个大官啊,想让城门兵给我开城还不容易?于是我们叫醒了城楼上的守城官兵,以替霍将军追贼的名义,让他们打开了城门,安全的出了城。
出城后没走多远,见到了在前面等着我们的墨龙,我们兵合一处,继续前行,快到天亮的时候,赶到了渭河边,河上早有几天前就已安排好的船只在此接应,又从渭河汇入黄河。而墨虎及其手下也都被我安排化妆成平民百姓转移到了黄河边。我们再次合兵一处,乘大船沿黄河一直行到渤海,海边有许多小岛都是无人居住的,我们便在那里安了家。同上岛的还有那些士兵的妻儿老小,饲养的家禽牲畜等。众人在岛上开荒种田,定居下来。
一年之后,有派出去的探报回来报告说霍去病因病逝世了,看来这是天意啊。我在想,是不是因为墨龙拿走了他那柄“去邪剑”的原因呢?不管怎么说,心里的一个结算是了了,我们的怨气也都消了,只是我们再也回不去了,不过生活在这四周有水、冬暖夏凉、景色宜人、鱼虾成群的小岛上倒也不错!
第二天,公园中,长椅上。我给他们三个讲这个梦,三人听完都开始责怪我。常寿怪我没召唤他去看看他心目中的大英雄李广、卫青和霍去病:高壮责怪我没召唤他去品尝骆驼肉:何故则是责怪我与霍去病作对。他说霍去病是大英雄,我与他作对就是不对!我对他讲,霍去病是大英雄不假,我也很敬佩他。在现实生活中我确实没理由与他作对,可当时在梦中我所扮演的角色就是被他害死的李敢的弟弟,在这种情况下我岂能不为兄长报仇?可是无论我怎样对他解释,何故这个书呆子就是想不明白,还一个劲地问我“为什么?”我被他问得不耐烦了,便不去理他,左手搂住高壮、右手搂住常寿肩膀道:“下回再有这好事,一定叫上你们!”
2009年8月5日周三早上记
“恒荣,你把《欧阳尚书》中昨天我讲过的内容说一遍”,“好的,先生”我身旁的一个学生应声而起,复述起来。“背古文?我在上语文课?这里不像我的教室啊?我开学了吗?”我有些摸不着头脑。
没多久,那个学生复述完后,又跪坐回席上。先生又叫到:“李世糜,你来背诵论语中的十则”,“好的,先生”我也学着刚才那学生的样子,然后背起论语来。幸亏我学过《论语十则》,当时强行要求背诵,所以今天我背得滚瓜烂熟。先生夸奖道:“很好,不但背诵流利,而且你从《论语》中挑选出的这十则还都是很重点的,很有眼光!”我很高兴,当初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下学后,其它学生各自回家,我和恒荣留在先生家做杂工,同时也吃住在先生家。我这才知道这位先生叫“朱普”。“既然他叫这名,那我与他为‘主仆’关系也就不为怪了”我心里胡思乱想着。
在先生家,他倒也没让我二人做什么重活,而且在学习上还对我二人格外照顾,尤其是那恒荣,勤奋好学,更是受到先生喜爱。虽然我偶尔会有些小妒忌,可我们俩的关系却好的不得了!而且我还得知,我与恒荣还是老乡,都是沛郡龙亢人。他家贫,而我更惨,竟是个孤儿。我对此表示不服,我隐约记得我有很多有权有势的亲戚的啊?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很快我们都长大了,我发现自己竟然开始长胡子了。这一日下学后,先生对我们道:“你们俩从家乡出来到我这儿,已经有13个年头了,也该回乡里看看了”。我没表态,恒荣想了一下说:“我还想继续留在您身边多学些东西,等学业有成再回去”。既然他不想回去,那我这个被他说成“孤儿”的更没什么必要回去看了,便道:“我也是”。先生见我俩不愿回去,也没多说什么,日子还是一天天的过着……
两年之后,王莽篡位,汉朝灭亡,新朝建立。(之所以这里叫“汉朝”而不叫“西汉”是因为当时的人怎么能预测出若干年后又有个“东汉”而把此时称作“西汉”呢?所以此时就叫“汉朝”)先生说:“朝代都变了,你俩也该回去看看了”,恒荣答应了。既然他要回去,那我也陪他一起回去看看他的家人吧。
这恒荣的家还真是够穷的,晚上躺在屋里都能看星星!我俩回来,他家人差点没认出他来。也难怪,毕竟不像大人,身体也不长了,过个十几年,除了脸上多几道皱纹,也不会有太大变化。可孩子就不一样了,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十多年的时间变化老大了。
当乡民们得知我们回来了,纷纷来探望,心里顿时产生一种亲切感。我在恒荣家住了几天,帮他们修好了房顶,恒荣辞别了他的父母,我们又往回赶。这一日回到学堂,正是上午学习时,学堂里却空空如也,人都去哪了?
又到先生家一看才知道,我们走后没几天先生就过世了。我和恒荣痛哭了一场,恒荣感念先生厚恩,亲自背土为先生筑坟。
丧事完毕,我和恒荣商量去处。回老家是不可能的,没什么发展;经商我们又不会;入朝为官又没什么门路。为今之计只能从事我们擅长的事——办学教书。恒荣负责讲经颂典论国学、我负责谈古论今述科幻(其实就是讲历史,只不过我对着一帮汉朝人说唐宋元明清,他们听起来就相当于科幻)。由于我们的风格与其它学堂不同,很具“特色”,因此学员特别多!
又是几年,新朝危亡,天下大乱。百姓们都四处逃窜,我们自然也要逃难,恰好附近有一山谷,周围的人都往那里跑,我们就和学生们也都逃进了山谷。
本来这山谷里就没什么吃的,这可好,一下子又搬来这么多人,看来大家只能喝西北风了!我想起了红军长征时的故事,他们在粮食紧缺时通过食草根、啃树皮也都活下来了。我说:“咱们吃草吧!”,恒荣很奇怪的看着我:“有野菜不挖,吃草干嘛?”……呃……实在太囧了,看来我这个在城市生活惯的孩子不如他更懂野外生存啊!
就这样,我们每天靠着喝野菜汤度日,恒荣仍然坚持每天读书、教学。他倒无所谓,从小吃野菜吃惯了,我们可受不了啊。虽然据他说我是打小和他一起玩到大的,吃的也是野菜,可此时我已经逐渐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在梦中了。虽然我能够产生这种意识,但也要在一段时间后,不是刚睡着做梦就能够意识到自己处于梦中。这也是为什么每次开头都要问自己“我在哪”的原因,因为一开始确实无法意识到自己处于梦中。而当我意识到自己是在梦中时,却也并没有产生要马上醒来的想法,虽然此时生活艰苦点,却也是一次难得的经验,借此机会可以体验一下。
所以这个时候我心里多少已经清楚些了,我并不是吃野菜长大的。那么现在天天吃野菜,我的肠胃哪里受得了?那帮学生呢,跟我也差不多,于是我们决定进深山中打猎。
与我同行的共有5人,算我6个。其中4名弟子,都是平时很爱听我讲“科幻”的,还有一位同样为躲避战乱而逃进山中的猎户,他的加入,更增加了我们的底气。其实他本不愿带着我们的,怕我们会给他帮倒忙,怎奈这猎户竟也是个科幻迷,我以“他不带我们,我就不再给他讲科幻”为要挟,他这才答应。
其实那个时候山里的野兽还是很多的,当然,也很凶猛。猎户背着弓箭,手里拿着把镰刀在前面开路,边走边用镰刀割掉足有一人高的稻草。我身后也背着箭篓和一张从猎户那里要来的被他淘汰掉的“报废弓”,进行了一下简单的修理之后勉强还能用。四个弟子手里都拿着粗壮的树枝当哨棒跟在我身后,一边走一边用哨棒“打草惊蛇”。
今天也不知怎的,走了好长的路也没见到什么野物,偶尔有只松鼠,野兔,还没等我们看清在哪,它就已经逃之大吉了。越过了那片“高草地”,眼前顿时开阔起来,不过仍然有很多树。猎户说:“你们在这等着”,他自己一蹿身就上了树,开始向四周瞭望。我们几个都已经很累了,上山不比走平路,还需要克服自身重力,因此很耗费体力,我的鞋里还进满了沙子。正当我们几个要坐下休息的时候,树上的猎户突然对我们做了个禁声的手势,紧接着又急挥手,意思是让我们快爬到树上。我们一见他这样,突然就紧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