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幸听了一场赖声川先生的演讲,对赖先生的崇敬之情由来已久,要从上大学时候看的一场电影说起,那时候学校的礼堂放映的是电影版的《暗恋桃花源》,看的非常过瘾,这和以前自己看过的戏剧有非常大的不同,其新颖的形式,巧妙的戏剧架构,在加上爆笑的情节,果真这部戏成为了经典,历经三十年依旧吸引着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
等到有缘真正走进剧场去看这部戏的时候已经是国内明星版的演出了,经典戏剧成就了演员,同时这些明星也成就了这部戏,为其增加了新的活了力,虽然我没有机会再多看几个不同的版本,但这部戏的生命力在于你每看完一遍都有新的体会,不同时期、不同状态下欣赏都能有新的感受,这就是一部优秀戏剧的经典之处,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以你一同成长,百看不厌,同时也希望自己有机会看到更多版本的《暗恋桃花源》,一直到老。
这次赖先生来是为了推介他的新戏,其实也不完全算是推介,他的戏剧在国内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我想他应该更喜欢跟观众一起交流和分享,毕竟除了戏剧之外,作为大学教授的他还在教创意学,他这次主要谈自己的成长经历,结合着有关创意的主题,当然创意本身就是伴随着人的成长经历不断的涌现出来的,并且特别期待以后能有时间或者是有钱去看一场他的在上剧场演出的《如梦之梦》,不知道真到那一天的时候胡歌还会不会再出演这部戏剧,这算不算很多喜欢赖式戏剧的终极梦想。
这次要在我们集团剧场里演出的话剧叫《十三角关系》,提前几个月就开始预售票了,不过我没有打算买票去看,票价太贵,自己的钱包也只能买些三等票,基本是只能看清楚剧情却看不清楚表情的位子,特别感叹自己什么时候能够任性的买张剧院最好的票子,好好的欣赏一下演出,特别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瑞买了票子,作为文艺青年,他是很迷赖声川的,基本他的话剧来这里演出他都会去看,当然他每年都会跑到乌镇戏剧节去看来自世界各地的戏剧,有时候看着他这样的一只已经不再年轻的单身狗依旧活跃在这样的文青的状态里还真是羡慕,希望他能继续保持下去,这样的状态是需要有些理想加一些童真的状态的,被现实的生活折磨的多了也就没有这样的心情了。
我们的相识也是在海岛的派驻过程里,虽然他也曾在我们集团实习过,但每天在我们集团来了又走的人很多,根本没有什么交集,只有到了海岛大家才会放慢脚步,不那么来去匆匆,也会放松心情,不在外厉内荏。当然还有酒的催化剂,让我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有了带点江湖气的兄弟之称。
文艺青年做事情总是讲求情调的,连谈恋爱都要邂逅的爱情,在酒吧里认识了从上海来旅游的某小姐,于是两个人认真的谈起了异地恋,爱情其实很简单只要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必定会荷尔蒙反应,但如果要谈一场有结果的恋爱是复杂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条件。我们看过形形色色的爱情故事,却很难看到风格迥异的婚姻。瑞也逃不脱这世俗的魔力。
我们这些外派的人大多都已经结婚生子,为数不多的单身们也都有各自稳定的情感,只有瑞的爱情在我们这群人里特别的突兀,心情好的时候,他的朋友圈里都是一些酸的不能再酸的爱的表白,再配上他们曾经的照片,估计那个女生都会被感动的一塌糊涂,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保持沉默,经常找我们喝酒,看着这样纠结的小兄弟痛苦,大家也都给他出各种主意,一时间他的爱情成了公众的热点。
为了爱情他数度去上海洽谈工作,甚至我都成了他的工作履历中的见证人,他有他的理想与爱情无关,他有他追求的事业也与爱情无关,但为了爱情,他愿意重新开始,可这个现实的社会很难成全美好的爱情,一切都还要靠他们自己。
所以反复的折腾是我们外人看到的这对恋人最大的特色,他们不断的勇敢冲破现实的阻隔却一次有一次的被现实打败,有时候真想看看某小姐到底是何方神圣竟让瑞如此的无法自拔,却难在瑞的朋友圈里一览芳容,印象最深的也就是他们在外派期间同游台湾,两个文艺青年在台湾找到了他们的世外桃源,也只有在那时候他们的爱情才是最真实的,每张照片里或者是手牵手又或者是两串脚印,连影子都透着甜蜜和幸福。
回到城市之后瑞开始疯狂的爱上了健身,我们都嘲笑他是发**力的最好的方式,每天他都带着一群精力过剩的青年男女们搞夜跑活动,他们每天都奔跑在这座城市的不同的风景里,夜色掩盖不住他们热爱运动的活力,他们每天都会和城市的夜晚相约,这样的毅力估计是和他多年的爱情长跑有关系。
从古至今很多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陶渊明给大家勾勒了一个具体的桃花源,曾有多少人在苦苦追寻,不知道几人可以到达,即使是找到了又怎知那是真正自己想去的地方,烦扰的红尘有些许牵挂是我们终究不能放下的,这也就是瑞的爱情里的那一丝杂念,终究没有让他如愿以偿的进入到属于他的桃花源。
再过几天瑞就要一个人去看这部戏剧了,他每天都奔跑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用自己特有的执着坚守着自己的爱情,不知道他的爱情是一种守望,还是真的能勇敢前行,不管怎样,都希望他能早点摆脱孤单,下次可以有人陪着他一起去看他喜欢的戏剧,有人能陪他共赴爱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