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墨大惊,这不是夏族古书上记载的四大古寺之一:云林禅寺吗?古书上对这一古寺的记载只有四字:”仙灵所隐“,却足见其神秘。
“小友既然醒来,何不进寺一观?”古寺内传来一个老者的声音,有些温和。
“我?”白墨诧异,指了一下自己。
“是你,进来吧!”老者的声音再度传来。
白墨带着一系列疑问走进寺门,正面是殿堂:天王殿,殿门大开,一个袈裟僧人盘坐在大殿中央。走进殿门,香火缭绕,四根红色巨柱撑起天檐,正中央的佛龛供奉着一尊金佛,偏胖,肚皮上的袈裟大开,张口大笑,两侧为怒目圆瞪的神将,与中央和蔼的佛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
“弥勒佛?“白墨看过记载佛族的宝典,对其也略知一二。
老僧不语,仍旧敲击着木鱼。白墨率先开口问道:“是大师救了我?“
“我不过见天地法则有异,将其平息,顺天而为罢了。”老僧开口道。
想起暴风中的大手,又想想那异样的风,白墨能感觉到是人为的,而一猜也能想到是谁:自己未来的老丈人。他第一次觉得弱小可悲,迫切追求强大的力量,老僧身披红色袈裟,白胡垂地两眼有神,像极了古书上记载的神佛。
他沉思了一会,开口道:“大师,教我武学吧!”
老僧道:“你凡俗未了,我不介意收你做个俗家弟子,只怕你我道不同,我无法教你。”
“无法教我?大师可是能横破虚空,贯穿法则的大能啊!”白墨反问道。
老僧先前救人之时探过白墨的根骨,修有饕餮血脉,又有万法亲和的气息,不比那些天生神体、轮回再生的天骄差,可他又不愿误人子弟。之前不将其接入寺庙中是因为白墨身上那股特殊的法则未散,没有寺门的庇佑,恐怕会被人探知一些东西。
“也罢,你随我来道心殿悟道,求你自己的道。若有佛性,又与我的道契合,便收了你这个弟子。”老僧道。
说罢,老僧将木鱼轻轻放到地上,起身而行,带着白墨行走于古寺之中。路过各种各样的殿堂,道济殿,大悲阁,龙宫海藏,五百罗汉堂等等,各殿堂都有自己的神妙。在经过罗汉堂时见上百童子叠成金身罗汉阵,阵势滔天;龙宫海藏集天地异宝于一堂,灵气逼人,有冲天之势;转转停停,来到了道心殿,殿门正闭,红檐碧瓦,在看过其他的佛殿的神奇过后,白墨倒觉得它有些平凡了。
“进去吧!当你悟道之后,来天王殿找我。”老僧双手合十。
“看来这悟道的时间需要很长。”白墨心想,不过还是走进了道心殿。一推门,佛意滚滚而来,整个道心殿空无一物,却刻成心经之壁,将前辈大能的佛法心都记录了下来。
“悬壶济世,亿万信仰”
“超脱自在,世间无我”
“大道无边,一心问佛“...
众多大能的道皆不相同,都是无上大道。
“我该选择哪一种道呢?”白墨苦思,将每一种大道都认真观读一遍,感受大能们的道心,受悟良多。
一晃多日,白墨一心求道,沉浸于佛道之中,对每一条道都敬佩不已,却不见选择。
“不,不适合我。”
“这不是我想要的道。”
“此非吾道。”
白墨不知说了多少句这样的话,但他在无尽的关联之中,似乎找到了什么,开口道:“佛法是让人悟得本性,从而对万事万物没有迷惑,不是理解、不是文字,执着文字,用文字揣度佛法,永远找不到本性。”
语毕,他闭上了眼睛,思考自己心中的那一尊佛。
又过了几日,道心殿大亮,白墨睁眼开口道:”我终于悟了,只是不知与大师的道是否相合?“他走出殿门,迫不及待的去寻找大师。
来到天王殿,见大师仍在敲打着木鱼。
“大师,我找到自己的道了。”白墨有些兴奋。
“你的道是什么?”大师有些期待。
“佛三千世界,普度众生。佛善,非外在之善,乃本心之善,回归本心,自然会行身外之善事,我心唯善,自然会度化不平之事。所以修佛先修心,度人先度己,对于他人不必强加慈悲,万物随心,凡是随缘。”白墨缓缓道来。
大师眼眸中闪过一丝光芒,道:“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不了了之。世间法即佛法,佛法即世间法。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
白墨大喜:“看来我们佛道相同。”
“修心。”两人齐应。
“佛有三途,心佛,济佛,天生本佛。心佛重在修心,行与世间,超脱自然,有如弥勒佛修此一道;济佛是为济世之佛,以无上功德加身,成就大道,有如观世音菩萨;天生本佛乃天生佛体,佛道自通,有如如来佛祖。我重修心,自然走的是心佛一道。“大师缓缓说道。
白墨暗暗吃惊,佛门有三道,还好自己的道与大师契合。
“我曾行于世间,不少求佛者问我佛道是何?我反问,他们都阐述了自己的佛法,其中不乏自幼修习佛经者,但我总是点点头,又摇摇头,再指指他,曰:不可说,自己悟。“大师看过世间沧桑。
白墨想了想,开口道:“一方面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道,每个人的想法不尽然相同,所以点头是肯定他的佛法;另一方面,摇头是因为他没有悟到佛法就是靠自身思考得来的,何须再问?所以您指他,并道不可说,自己悟,就已经说出了佛法的真谛:不是靠他人言传身教,而是自己去悟。”
大师点了点头道:“所以我没有收太多弟子,包括你在内只有两个,因为我没有什么佛法可教的。你年纪尚小,思想没有定型,开拓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万事万物的规律,更易证得佛道。但又要防止欲念杂生,误入歧途,我能帮你的只是引导你去思考罢了。”老僧收下了这个弟子。
白墨闻之大喜过望,当即跪下行拜师之礼。
“七十二字辈到我为觉,我法号觉悟,传至你为延,你的法号就叫延武吧!”老僧道。
白墨点了点头,成为觉悟师父的俗家弟子。
老师父脸色跃然道:“九大境界:临界,兵伐,斗意,尊者,皆空,阵灵,列为,无前,天行。前两境为凡人修身杀伐之境,第三境界产生斗意,坚韧道心,凝练丹田,调动天地元力,方可算踏入修真一途。明日你师兄自会去找你交代修行之法,待你修成斗意后来找我助你凝练丹田。”
“是。”白墨的答道。
在师父的带领下,白墨来到一间禅房,有些年代。古朴的桌椅上放着一盏青灯,另外就只有一张床了,简单的一间小屋。
他知道,寺院修行的日子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