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室山绿树成阴、鸟语花香、林木丛书遮天蔽日,苍劲的古松古柏在群山的陪衬下更显得肃穆威严,此时的少室山一如平日的祥和和安静。
只不过太安静了,就连香客进山的山路也无一人迹。千年古刹本该脱离俗世的喧嚣,可是它也无法离开俗世,没有喧嚣何来清静。
可今日的少室山实在太清静了,甚至连鸟鸣都听不到了,极目寻去透过茂密的树林细心的人能隐隐约约看到三三两两成群的人很规律地隐藏在给要道的周围。他们自然不是守卫香客和寺院的僧人,通过他们不小心翻弄兵器反射太阳的光线射出树林就知道了。
大宋建国以来在京城修建了大相国寺,从此以后各地的高僧被圣旨请到了这座皇家寺院,达官贵人和士绅富商也纷纷慕名前来进香,再加上建国以来宋朝重文轻武。以佛法和武功称世的少林寺暗淡了许多,香客大为减少,知名度大降。
少林寺默默无闻地存在着直到靖康之变后少林寺突然声名鹊起,自李世民起兵以来少林僧兵帮助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出家人不求封赏,李世民为了答谢少林寺,允许少林寺保留僧兵,并充当朝廷练兵的教习。宋袭唐法也允许少林保留僧兵但对僧兵已不再重视。
面对金兵军队宋军一触即溃望风既逃,中原陷落后各地义军纷纷揭竿而起,少林僧兵的威名终于确立,人数虽少的少林僧兵在抗击金兵时却个个奋勇向前,再加上他们个个武功高强,小股金兵只要碰到少林僧兵绝讨不了好,而且少林僧兵并不是只知冲锋陷阵的莽汉,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暗合兵法谋定而后动,经常和各地义军一起袭扰金军的粮道。
金军右路军元帅完颜宗瀚不堪其饶要征发大军剿灭少林寺,幕僚急忙献计道:“大军征讨一座寺庙就算成功也占不了多少便宜,还惹人嘲笑。少林寺为江湖门派不如用江湖的方法解决。”
这时完颜宗瀚豢养的风刀门的门主孟浩上表,说自己愿意率领已投降金国的中原武林门派去剿灭少林寺。完颜宗瀚大喜,又加下了一则布告告诉所有武林门派,不管任何武林门派只要帮助金朝剿灭作乱的少林僧人,他可以做主让少林寺所有的武功典籍都赐予这个门派。
消息传来武林震动,少林武功冠绝天下武林中人谁不觊觎,只不过摄于少林的威名,各门派对此对只有空想,除了个别人冒险去偷取外从无任何人和门派明目张胆地去索取。
这下去抢夺秘籍去得到金军的支持一时间不少心怀不轨的门派纷纷活动起来,摄于少林的威名,也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师,不少门派隐瞒身份并胡乱自创个门派或冒充别人前去抢夺,一时间天下武林凭空冒出了许多门派什么“正义帮”“虎头门”之类五花八门的门派。
这些武林人士躲在少林寺周围伺机而动,并拦截进山的香客和下山采买物品的僧人,没过多久少林寺已经陷入缺吃少穿的境界。
肃穆的少林方丈房间内,少林清字辈的众僧都齐聚一堂,清字辈是现存的少林最高辈分。他们大都占据了少林寺内的各个要职如达摩院和般若堂掌事清源大师、藏经阁掌事清欲大师、罗汉堂首座清尘大师、戒律院掌事清灵大师等。
方丈清和大师打了声佛号说道:“各位师兄师弟,现如今一些觊觎我少林武功秘籍的武林宵小之徒乘我们相抗金军之时不断袭击我们,由于他们的阻拦我们少林数日来没有从外界购得一粒米面,而去外面的僧兵受到阻拦也无法回寺,现在寺中的武僧大都在外,根本无法抵挡外面的江湖人士。如此下去真是凶多吉少。我佛慈悲贫僧无才无德窃据方丈职位以至少林遭此大难实在愧对佛祖无言面对师祖,恳求众位师兄弟们选取聪慧能担之人担此大任使我少林躲过这场大劫。”
只见清灵大师站出来:“方丈师兄此话过重了,少林遭此大难实属朝廷无德以致金军入侵生灵涂炭。此时我们只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舍身取义以报我佛,贫僧请求方丈师兄将能召集到的所有武僧交与我,我带他们冲杀下去一定将一干宵小之辈赶走。”
清灵秉性单纯为人暴躁,正因为如此戒律院有他主持,众僧怕他执戒无私过严导致犯戒之人大为减少。清灵说完后,清源大师续道:“清灵师弟这样做和一莽夫有何不同,难道师弟所读的佛法就教你这样飞蛾扑火?这样一来那些秘籍一旦落入那群武林败类手中武林将有何浩劫?天下又将有何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