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玛尔斯军团五天了,恺撒和周围的人相处的很好,没有人因为他是新来的而欺负他,故意去刁难他,正如老旗手所说的一样:“我们是一支骄傲而光荣的军队,欺负新兵蛋子这种事,从来都不是这个‘玛尔斯’令人尊重的番号该有的传统!”
确实是这样的,恺撒能感觉的到这里每一名士兵身上的自豪和骄傲,还隐隐感到自己与他们之间的隔膜,虽然这里的人承认了自己是他们的一员,但是内心并未真正的接纳他,也就是说自己并未完全融入这支军队。
恺撒明白一个人无论去到任何新的地方或环境,想要被那里的群体所接纳,一:得靠自己的能力。二:得有让别人正视你自己的实力。
因此,恺撒很努力几天下来,每天都是早上跟着士兵操练,下午跟着老旗手练习骑马,晚上听老旗手讲解军中方面的有关知识,就是为了尽快融入这支军队,得到这里的每一个人的认可。
一一一一一一
“好了小子,今天就练到这,明天跟着侦察队去阿尔卑斯山搜索一下,当到检验这几天的训练成果。”
像往常一样,下午跟着老旗手练习骑马的恺撒,练不到平日里一半的时间,老旗手就告知今天不练了,明天还有任务。
“侦察任务?太好了!”恺撒难掩脸上的兴奋,这几天下来他一直等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现在终于来了!他相信没有人比他更熟悉这里的地形,明天绝对是在其他人面前展现实力的大好机会。
“等等……”
“……?”
原来想回营做准备的恺撒,却被老旗手一把叫住了,他疑惑的回头,脸上的表情向老旗手寻问,还有事?
“你的骑术比刚来的时候进步多了,但……”老旗手犹豫了一下,也在转身回营的时候,接着继续说出:“你一直用的是练习马匹,明天是去执行任务,万一碰到敌人,骑这种没有经验的马不太好,为了不必要的麻烦,先不要用了。我找别人借匹老马给你吧明天。”
“谢谢。”恺撒很坦然的接受,也赶紧牵着马跟上老旗手一起聊着回营。
虽然很多时候这老旗手说话不好听,但为人很耿直,恺撒相处几天下来,他发现自己有点喜欢上这个热心,却不懂怎么说话的老兵了。
一一一一一一一
负责侦察情报任务的士兵,在罗马军队中正式编制名称‘信号兵’,这一兵种行动迅速,机动灵活,属于骑兵的一种一一轻骑兵。通常只用来侦查情报,给指挥官传递获取的情报,和传达指挥官的指令等等任务。
说起罗马军队的主要正式编制作战兵种可以分为:轻步兵(维利特斯),重装步兵(哈斯塔提或布布灵吉佩斯),轻骑兵(埃克提斯),重装骑兵(卡塔弗拉库提)。
不过,又得说的是罗马军队正式编制,又可以分为军制改革前和改革后。
改革前,罗马17岁到46岁的公民全都有义务应征入伍,并按照年龄和所持财产多少被分为4个兵种。
‘维利特斯’即是轻步兵,多为年少者和无力自备重装步兵所需装备者,他们不着甲胄,仅靠头盔和直径约一米的小圆盾护身,以数枝轻投枪和短剑为进攻武器,在实战时一般展开于战线的最前方,充分发挥其机动力进行散兵战。
‘哈斯塔提’和‘布灵吉佩斯’是指拥有一定财产的青年和壮年,他们的装备完全相同,都披挂全副盔甲、手持的大型四角方盾,武器为宽剑身的双刃短剑和两枝投枪,—把大型重投枪和小型的轻投枪,这两者构成了重装步兵的主力,也是罗马军制改革前的主要战斗
力。
第四种是入伍多年后拥有丰富军旅经验的长者‘托力阿里’(与掌旗官作用相当),他们的装具与哈斯塔提和布灵吉佩斯相当,但不装备投枪而改为手持一枝的长枪或长予。
这时候的罗马军队武器装备全靠自备,所以就凭着谁财产多,就可以当上好兵种的军制。
改革后,由于罗马军队的士兵们不再自己负担武器装备等等费用,所以兵种分配也不再取决于私有财产多少,因此所有士兵们的装备与训练得以统一标准化,战斗力极大得到了提升,公民的参军热情也大大增加。
首先‘维利特斯’这一兵种被废止,但正式编制还是保留了轻步兵的编制,因为投石兵、弓兵等兵种在传统意义上还是属于轻装步兵。
新一代重装步兵不再有‘哈斯塔提’和‘布灵吉佩斯’之分,原来装备与职能就没有区别,又何必区分呢。
骑兵,在改革前那个装备都要靠自己准备的义务兵时代,只有最富有的人才能负担起马匹,这意味这他们数量稀少,通常只当作信号兵用来侦查与传令。改革后由国家负担马匹,盔甲,武器等等不菲的花费,才能组建一支像样的骑兵部队,骑兵才正式编为作战兵种。
据老旗手说,一个轻骑兵一年的花费是一名轻步兵和重装步兵的二倍之多,这其中还不包括平时训练的花费,战时医疗费,武器铠甲维修费等等费用,所以说骑兵虽是个强力兵种,但也是烧钱兵种。
则重装骑兵就是最强力的兵种,最烧钱的兵种了,装备一个重装骑兵的花费可以装备一小队的轻步兵!
重装骑兵,完全是为了对抗迦太基人的‘野兽’骑兵而衍生的兵种,在整个罗马军队中,除了经常几个与迦太基人作战的主力军团装备一营外,别无在组建。
说到营,又得从军团编制聊起,那又得细细述说了。
在军制改革前,罗马军队中的每一个军团大小不等分为三千至六千余人,由于每个军团编制大小存在差异,老旗手也懒得给恺撒一一详细解说。
在军制改革后,军团的编制上,也得到了贯彻的标准化原则,一个军团由十个营构成,每个营编内有六个排,每排兵力为八十人,军团的兵总兵力应为五千人左右。
不过随着罗马的军事实力不断上升,疆土也不断的日积月累中慢慢地扩大,其战争动员的潜力一直在不断增强,随之军团的编制也在不断的扩编,从而只能进一步的标准了军团的编制:
十人为一小队(队长)
十小队为一大队(百夫长)
十大队为一营(执行官)
十营为正式军团(军团长,将军,指挥官,都可。)
这编制虽然为一个正式的军团,但其中还不包括战时一个附属的辅助兵团,大约为三千人,两者的建制基本一样,就是一个规模大,一个规模大小,没有什么好介绍的。
辅助兵团,看名字就知道是干什么的了,主要负责作战军团的后勤工作,管理器械和营造军营,运输军资,担任运输护卫,医疗伤员等等一系列的辅助工作。
同时,一支罗马军队作战都是由两个罗马军团联合完成的,也就是说两个主力军团与两个辅助军团共计二万六千人,由一名执政官指挥,还有一位副执政官则可以指挥一个罗马军团和一个辅助军团。
顺便值得一说的是,罗马军制改革是在与迦太基人的第一布匿战争中完善的,为了打赢迦太基人,当时罗马规定:战时16岁到45岁的公民必须强制应征入伍,此外,45至60岁的高龄公民,虽不必服兵役,但有义务随时应召参加罗马城的守备部队。
本来恺撒只是想问老旗手有关侦察的事情,没想到老旗手越说越投入,而恺撒越听越来兴趣,结果两人从侦察聊到了兵种,再到编制,最后军团,所有关于罗马军队的事情,甚至包括改革前后,都一一聊完后一直到了大半夜,才昏昏睡下……
第二天,军营的晨练号角声吹响,各营帐的士兵整理好穿扮陆续出来晨练的时候,老旗手和恺撒两人才昏昏欲睡的睁开带满血丝的双眼,去和侦察小队,不……信号兵小队集合执行搜索任务,不过在此之前,他们还要去军械营领一套装备。
因为罗马军队为了最大发挥每一种兵种的优势,规定必须使用专属的武器装备。信号兵属于轻骑兵一种,有专属的武器装备。
老旗手和恺撒都领到了一副轻铠甲,一双马靴,武器方面是一把标准的罗马短剑,和一枝可以远距离投射,也可以近战当作短矛使用的标枪,还有一面可以挂在背后的单手盾牌。
士兵操练的时候,老旗手和恺撒也在营外,与第七信号兵小队在营外集合了。
罗马主力军队中,一个大队就有五名士兵组成的信号兵小队,一个军团也就有五百名负责侦察的信号兵。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虽说罗马人不懂得来自东方的俗语,也不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但是对于他们来说,情报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都是由两支信号兵小队组成一支外出侦察小队,由一名老信号兵担任小队队长,还可以带带恺撒这样没有战斗经验的士兵磨炼磨炼。
一行人十三人往阿尔卑斯山出发了,老旗手也是在其中,因为他是负责教导恺撒的。
(了解罗马历史的人都知道,我们小说里出现罗马军队方面的知识,改革,兵种,军团编制,已经不止共和国时期了,包括了帝国时期的,甚至还有东罗马帝国,即是拜占庭帝国时期都有,没有办法谁叫小生这是写的架空历史类的,能拿的都拿出来一锅炖了……大家
就凑合的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