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部队来带兵的干部按照规定要往每个当兵的家里去家访一次,见见新兵,了解了解家里的情况,我也没有听到季部长说这个带兵的干部什么时候来,没办法,只好用最简单的办法‘守株待兔’法,所以这两天我都在家里等着,中间我的大姐和二姐也回来看了我一下,对我说了些鼓励的话,又帮着妈妈弄了会家务,中午又在家里吃了顿饭,唠了唠家常里短,午饭后由于两个人的家里都比较忙,就都回去了,说在我当兵走的那天再来送我。
最终带兵干部还是没有来,得到的消息说这次去云南当兵的人不少,而此次来带兵干部只有两个人,实在是跑不过来,没办法,只好选择离县城近一点的家庭去做一下家访,像我们这些离得远一点家庭的就不来了。
母亲本来是要准备等部队的领导来了以后,好好做上一桌子的菜来款待一下的,心里想着在自己的儿子去部队之前,怎么也要在领导的面前打下一个好印象,在做了充足的准备以后,哪知道人家不来了,看着厨房里的那么多的菜,妈妈无奈的叹了口气,自言自语的说道:“说不来就不来了,这么多的菜,看来只好自家人慢慢吃了······!
十月二十号,季部长带着我和乡里验兵通过的其他两个人,一块来到了县里的武装部,通知说是今天要我们来县武装部领新兵服。
到的时候我看到县武装部的大院里面已经来了不少人,都是些和我差不多大的年轻人,然后就是几个身穿军官服的中年人,我猜想这应该是各乡带队来的武装部长,怎么猜的?看他们那样,一个个的手里夹着根烟,东倒西歪的站在那里,不知道在聊些什么,不时的传来哈哈的笑声,一点形象都没有,哪像我在八里沟体检那天看到的部队领导那样,那身姿,笔挺笔挺的,让我当时看了都不由自主的挺了挺腰杆,羡慕别人那良好的作风!
季部长合这几个各乡的武装部长都认识,让我们在县武装部的大院里自由走动,然后就走到那几人的身边,笑着打了声招呼,接着就侃起了大山。
大院里的人,认识的都或多或少的聚在一起,说着些什么,在等待的过程中无聊的打发着时间。
闲着无聊,我看下县武装部的布局,主体建筑是暗灰色的三层楼房,每层估计有十几个房间,中间的通道把南北的各个房间给分割了开来,正门进去就是往上去的楼梯,在一楼的楼梯侧后方,是一个后门,后面是一个公共厕所,东面贴近院墙是一个单独的平房,门是卷帘门,上面用红色的漆写着仓库两个字,西面就是我们进来时的大门,大门边上有一间门卫室,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正坐在门前悠闲地喝着茶,楼的前面是一个大院,也就是现在我们站的地方,这个院子看着应该有三百多平米的样子,在楼梯的前面生长着一排粗壮的雪松,层层叠叠的枝叶向四周伸展着,靠着院墙的边上修建了几个花坛,里面有腊梅、月季、迎春、桂花等。
每个花坛之间都画有几道车位线,有的上面停着车子,有的则空着;大院的中间是平整的水泥地面,县武装部除了每年的征兵工作外,还要定期的进行民兵集训,中间留个大场子可以方便大家的集合训练,而这个时候就成了我们这些人的聚会场所。
等了将近一个多小时,大概在十多点的时候,楼里终于出来个传话的,让各个乡的人在各乡武装部长的带领下,到大楼东边的仓库前排队等着领服装。
:我靠,等了这么长时间,我还以为像上次一样,要出来个领导讲讲话什么的,结果直接就领衣服了,那你让大家等这么长的时间干什么?你们在里面坐着很舒服,可知道外面的日头还是很晒人的!
我不忿的想着,脚步在季部长的带领下来到了仓库的前面,在县武装部负责人的要求下,我们这些人排成了两个队,打开库门,里面堆放的都是一些将要发放的军需物品,这时各乡的武装部长都临时变成了发放员,每点到一个人名,他们就分工合作把所需的物品发放到这人的手里,这里面包括:棉衣、棉鞋、棉帽、袜子、鞋子、衬衣、冬季作训服、冬常服、夏常服、水壶、被子等物品。
听县武装部的那个负责人说,目前就发这些东西,等我们到了部队,再根据需要由部队里再发一些。我看着这么一堆的物件,不由得苦笑道:“这么多的东西要弄回去还真的不容易!”
俗话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看着别人急中生智的把冬季作训服直接套在了身上,再把被子卷起来用背包绳扎紧背到背上,剩下的东西把棉袄铺开,往里面一裹,抱到怀里,一切就都搞定了,季部长告诉我不用在这等他了,等他把东西发完,还要一些时间,我往后一看,可不是,后面排队的还有好多人呢,我还比较幸运,排的靠前,先把东西领了,后面的人还在那里唉声叹气的往前挪呢!
看看自己前面抱着,背上背着,身上还穿着!暗想如果做船过河走路回家,肯定不现实,还是坐出租吧,花点钱人不受罪,省得累出一身臭汗。
出了武装部的大门左转,走了五十多米,来到了县城的大街上,这一段路就像是招摇过市一样,引来无数人的眼光,在街边上站了一会,拦到了一张出租,我迅速的把所有的东西一股脑的都给塞进了车里,接着就钻了进去,长长地舒了口气,“啊!舒坦啊······!”
十五块钱,出租车把我扔到了家门口的公路边上。
我家离省道也就三十米左右,这条道路贯穿我们村子,向北经过县城通往阜阳,往南通往省城,交通倒也便利。
当初这条路刚修好的时候,可是死了不少人,以前是土路,虽然有车经过,但是土路颠簸,那时的车开得比较慢,也就没有什么交通事故,现在水泥马路一修通,人们的意思还停留在以前,根本就没有交通安全观念,依然还像以前那样,过马路也不看车子,在路上走也不靠边,孩子还像以前一样在路上玩耍,有的人开着农用车从小路上一头就扎上了公路,所以在省道开通的前两年,发生了不少几起交通事故,也死了不少的人!
经过了血的教训后,再加上交警和乡里、村里多次交通法规的宣传后,人们才渐渐的重视起来,走路的时候都靠着路边上走,过马路的时候也先看看左右的方向有没有车子经过,更加慎重的嘱咐自己的孩子不许随便的跑上公路玩耍,事故频发村这才慢慢地变成了交通安全村!
:“呦,王晓星,这么快就把东西都给领回来了,前两天我听你妈说你要去当兵了,还寻思着到你家去看看呢,没想到你都领服装了,呀!这么多的东西。”
我一看,原来是王玉国家的婆娘吴桂花,她家就住在路边,这个时候正在自己家的门前给炉子起火呢,看到我回来抱着一大堆的东西,就笑着了走过来。
:“婶,您这是要起炉子烧水呀?”我笑着问道。
:“家里没开水了,我烧两瓶水放着,不然等你叔下地干活回来没水喝,又要发脾气了。”
:“哦,那是要烧点,我叔可是个急性子,你在家呢,要是没水喝,肯定要和你拌上几句嘴。”我由衷地说道。
王玉国是个火烧鸡毛的性子,家里的事情有一点不好就要大吼大叫,夫妻俩因为一点小事没少拌嘴,我一直好奇两个人怎么就能一直将就着过到现在!
吴桂花不由得叹了口气:“人家说嫁个好男人幸福一辈子,你婶子我这是受了一辈子得罪啊!瞧瞧你爸对你妈,多好呀!不吵架,不磨牙的,遇到点小事也都让着,这才是好男人呢,你叔的性子能有你爸的一半我也就满足了。”
这真是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啊!我不由得暗想,怎么说着说着就说到我爸身上了,难道我婶对我爸有那啥?
看着吴桂花那张黄牙雀斑脸,我心里不禁一阵恶寒,就你还想着我爸,想都别想!同时感叹爸爸的魅力值还是很高的,都这么一把年纪了,还有人惦记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