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十一中的徐笑有种恍如隔世之感,而三人一时间也成了风云人物。
又见着了一群熟悉的兄弟们,众人的喜悦之情是难以抑制的,徐零甚至还流下眼泪来。又回到母亲身边,母亲身上流露出的那种无以用言语表达的轻松感和幸福感,让徐笑知道母亲要的其实很少。只要自己做得稍好一些,母亲就能快乐。
足足近一个月的离校时间,给这个乡下中学的学生带来一种无言的震憾。如同大清国派出第一批学童远赴外洋留学一般,校领导们不清楚此行的利弊所在。书记、校长、政教主任、教务主任、总务主任、团委书记甚至工会主席一个不落地聚集一块,高三一班的班主任和音乐老师俞依列席,仔细地询问了在师大考前班学习的情况。学校领导更多地是关注艺术类考试的情况,十一中实在是太需要打破高考大学生连续三年光头的恶咒了。上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还是在四年前,一个考体育专业的学生——也许,考艺术也是一条路子?
十一中的领导也是被逼无奈。每一年初升高考试后,例来是县重点高中一中、二中先选上一轮,然后是三、四、五、六中选第二轮,剩下的才会开始按照第三志愿,七到十二中让学生自行选择。
所有初中生和他们的家长都习惯了数字排前为优,虽说事实上七到十二中的师资及教学水平都差不多,可在世人的眼光里,十一中自然是不如十中的,更不用说八中、七中之类。填报志愿的时候,十一中、十二中向来是排在最后的,生源质量可想而知。连本校初中部的成绩好点的初三毕业生,也不愿意填报本校。十一中自从考上个体育生后,三年榜上无名,而十二中已经多年没有考上大学生了,连中专生也出现剃光头的情况。现今的十二中已经是普高与职高并行,每年一届之中普通高中生只有一个班,而职高学生占到两个班,这还是十二中领导力争的结果。
从普通高中沦落到职业高中,学校的声誉与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可谓一落千丈。这般的结局让校领导们不寒而栗,一旦沦为职高,这辈子基本再没有进入普高学校当领导的可能性了。有点路子的,早就想方设法调到五中、六中去了,至不济七中到十中,也比十一中好得多啊。年轻的骨干教师流失的情况也非常严重,逐年下降的教学质量,让校领导们束手无策。要改变这般状况,唯有自救,唯有求新求变另辟蹊径。
这一次师大的考前班培训,好象给紧闭的窗户开了一个小小的口子,亮光已经渗进来了。
被询问的对象当然以为丁蔷薇为主,俞栋梁与徐笑只能算是陪同。在领导们的心目中,这两个差生所谈的内容,或许会基于某种自身的目的,虽然谁也不清楚两个高中生能产生什么邪恶的念头来。
问完在考前班的学习与生活之后,关健的内容来了。谁都知道考艺术文化要求低,但究竟低到什么程度,多少分数能上线,校领导们还是不清楚。
“前两届艺术系文化上线是多少分?
“好象200分左右,我听他们都这么说的,音乐和美术好象不一样吧?”说到这,丁蔷薇不由地转头看看徐笑,她只是知道个大概,并不清楚具体如何。
“哗”地一阵骚动,校领导没想到艺术类考试文化分要求会低到这种程度,“比体育生还要低上100多分啊,差不多有150分了!”语气之中兴奋之意溢于言表。
“艺术类文化考试数学是不计入总分的。”徐笑此时插了一句话。
“那也低啊,语文120分,英语和政史地各100分,总分520分,考上200分应该比较轻松吧?不过要录取的话,可能需要考高一些,刚上调档线是不能录取的。”
“艺术类录取,文化分只要上线,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录取的。”徐笑又接上一句。
校长看着徐笑又问道:“还有这种事?不看文化成绩?那这几年文化分上线都是只在200分左右?好象有点低吧?”
“第一届音乐文化分数线是192分,美术是181;第二届音乐188,美术179。艺术类高考的难度是难在专业上,文化分是要求要低一些,录取是专业成绩来排名的。”
这些具体的数字说出来,让徐笑的话有了可信度,询问的对象渐渐地转移到徐笑身上来。
“专业很难吗?你们足足差不多培训了一个月,一个月一节文化也没上,全部学专业啊。”
一个月?真是开玩笑!徐笑真是无语了。“艺术类专业上线的,除了一些艺术院校附中出来的学生,其它的基本都是历届复读生。历届生复读的原因就是因为专业,几乎很少有应届生考上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应届生没有经过专业训练。”
俞依看着自己的儿子平静从容地问答着领导们的问询,那一种自信的表情和侃侃而谈的样子,让她胸中充盈着一种幸福感,几乎恍然地不知置身何处。
校长听完徐笑的话,疑惑地看向丁蔷薇。
丁蔷薇嘟了一下嘴说道:“是啊,应届生很难考的,他们都学了几年。”她想了想又说道:“也有应届生,不过他们是在高一就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学了。”
校领导们相视了一下,在各自的眼睛里都有了一些答案。
“不过开支也比较大。”徐笑原先就有个想法,趁这个机会他先给领导们打个预防针,“像我们这次去,每一天的培训费就达到10元,就算是长期班的每个月也要差不多100元以上的学费。学音乐的更加贵,音乐老师给一个人上一堂课,最少要50元。”
“一节课50元?!这音乐老师也太能挣钱了!”自己一个月加上各种福利也不过400多元,人家上几节课就赚到了?“那学生哪上得起课啊?小丁同学,音乐培训真是这样的啊?”
“上小课都是这样的,我也上了三次小课。”丁蔷薇回答道。
为了给校领导们一点信心,徐笑又解释道:“音乐专业和美术不一样,音乐一个星期基本就上一节课,所以花费也不大。美术需要买颜料什么的,两种花费差不多。”
“那还好,那还好。”
将徐笑三人打发了以后,几个领导互望了一下,道:“再看看?”
在徐笑的计划里,只要自己一旦考上,那么在十一中肯定会引起巨大波澜。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其引起的效应是巨大的,十一中学艺术的同学也就会多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领导也一定会支持。可问题是,老师在哪里呢?
县城里有限的几个搞艺术的,人家愿意来你这乡下吗?他们自己都有一批学生要带。那么,音乐这一块也唯有妈妈来带了,美术这块,徐笑是当仁不让,他就准备从这个小小地培训班里,开始自己的创业生涯。
人家一节课收费50元,你总不能让我妈妈在暑假期间免费给学生上课吧?
音乐老师可以收费,美术的课,你让我免费?
到那时候,从师大回来前,自己和俞栋梁到省美术公司买来的石膏几何体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办培训班一直是徐笑创业的思路,虽然一开始生源比较少,但十一中是一个最佳的起始点。如果在县城里,可信度不够啊,毕竟自己现在还不是大学里毕业的艺术生。
徐笑上了个厕所回到教室,走到教室门口,刚巧叶静要从门口要出来,双方都想让对方选过,却是几回都选择了相同的方向。两人都笑了起来,还是叶静率先将身上靠在门上,留下足够的空间。错身而过的时候,徐笑轻轻地对叶静说了声“谢谢”,叶静看起来有些害羞地道了声“不客气”。
叶静知道徐笑为什么说谢谢,徐笑也知道叶静知道,谁也没有点破。
徐零说,他和张恺俊的英语补考算是通过了,是班主任给的答案。
三人回归带来的喧嚣在几日之后开始消停下来,徐笑和他的兄弟们又开始全力以赴地扑在学习上,唯一的小变化是俞依老师又开始唱美声了。当初徐笑和俞栋梁化光了所有的余钱,买了一套几何体石膏像和几本音乐专业的教材。俞依一定要将钱给俞栋梁,俞栋梁死活不要,最后说定了算是以后俞依给他辅导音乐专业的学费。
“这成什么了,怎么可以花学生的钱?”俞依很是不安,但徐笑觉得这也理所当然,凭自己母亲的专业水平,不收他一节课五十块钱,已经算便宜这胖子了。徐笑觉得自己应当培养妈妈授课收费的意识,不然很可能会陷入一种免费教学的怪圈。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免费的反而显得不那么值得重视了。
过了一星期,丁蔷薇和俞栋梁江南师大艺术系音乐专业的专业成绩单,同时寄过来了,都没通过师大的专业分数线。俞栋梁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多少有些闷闷不乐,丁蔷薇却是直接大哭了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