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从第七回“豹子头误入白虎堂”到第十一回“林冲雪夜上梁山”详细地描写了林冲被逼上梁山的过程,故事很生动,从喝退高衙内,救妻虞侯家,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大闹野猪林,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林冲一步步走完逼上梁山的道路,在梁山落草。从林冲开始,大批的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可以说,108将都是被逼上梁山的,这是当时的社会大气候所至,当时正处在北宋末年,朝政腐败,政治黑暗,奸臣当道,民不聊生,官逼民反之事时有发生,梁山好汉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被逼上梁山的,然而,细分起来,被逼上梁山的方式各不相同。
被官府逼迫。这类人较为典型,林冲是其代表,但这种人物数量很少,只有4人,除林冲外,还有花荣、柴进、欧鹏,花荣是因宋江之事被同僚上司清风寨正知寨刘高,青州知府慕容彦达,时任青州兵马都监黄信所逼迫,被迫上青风山落草。柴进是被高唐州知府髙廉及妻弟殷天锡欺压下到牢中,几至于死,后被梁山人马救出,接上梁山的,不得已而落草。欧鹏是因为得罪上级,无处容身,而占黄门山为王的。虽然此类人数不多,但故事精彩,很有代表性。
被官司逼迫,这类人数较多,有29人。宋江杀阎婆惜,鲁智深杀镇关西,武松杀潘金莲、王婆、西门庆、蒋门神及弟子、张团练、张都监及家人,杨志杀牛二,雷横杀白秀英,杨雄杀潘巧云,石秀杀裴如海,孔明、孔亮杀本公财主一家,这九人都因杀人罪而上山落草。吴用、公孙胜、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刘唐、白胜,因智劫生辰纲,王英因抢劫,这八人因劫财而最终上山落草。解珍、解宝二人遭毛太公、毛仲义父子陷害而入大牢,越狱后落草。孙立、孙新、乐和、顾大嫂4人,因救解珍、解宝而劫狱,最后上山落草。朱武、陈达、杨春三人为官司所迫而上山落草,但具体原因书中没有交待。朱富因逃了人犯李逵而被迫上梁山,施恩因武松案牵连,在本乡无处立足而上山落草,史进因通匪少华山而最后被迫上少华山落草。
被山寨逼迫。这类人物只有9人,但反映了山寨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残酷性。卢俊义被梁山吴用设计题反诗入大牢,身受重刑,被救上梁山而落草。秦明被清风山人使用离间计,派人假扮秦明打青州杀死众多百姓,秦明有国不能报,有家不能回,且家人被官军所害,不得已上山落草。李应被梁山人马绑架老小,烧毁庄园而上山落草。朱仝被梁山陷害,杀其长官之子,断其归路而上梁山。徐宁被诱上梁山,且老小被绑架,只能在此落脚。萧让、安道全、金大坚被骗上梁山,扣而不还。李云被梁山人救走其押解人犯李逵,犯了失职之罪,只能上梁山避灾。
被义气逼迫。此类人物人数最多,有35人。梁山一直以来以忠义为号召,除此35人,其他人上山,也不排除有忠义的因素。关胜、呼延灼、董平、张清、索超、宣赞、郝思文、韩滔、彭纪、单廷珪、魏定国、凌振、龚旺、丁得孙等14名军官,都是被俘虏后受梁山义气所感召而留在梁山。戴宗、李逵、李立、李俊、童威、童猛、薛永、穆弘、穆春、张横、张顺11人,都是宋江的粉丝,为义气而救宋江于法场,直至上梁山。燕青为救主人而追随主人,杜兴、扈三娘为感谢宋江之恩,蔡福、蔡庆、张青、孙二娘因鲁智深,武松相邀,郑天寿因燕顺、王英所留,黄信因秦明所劝,郁保四因宋江所劝这10人先后都落草,最后都上了梁山。
被生活逼迫。此类人物极少,反映出上山落草实属无奈,这类人物只有4人,他们是李忠、燕顺、吕方、郭盛,大都因做生意折了本钱,无法还乡而落草。
“主动”上山的,此类有15人。他们是汤隆、杨林、裴宣、邓飞、孟康、皇甫端、侯建、宋清、焦挺、鲍旭、王定六、段景住、石勇、时迁、曹正,他们或慕梁山和宋江之名,或是想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或是想不受约束、逍遥自在,或是其他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
不知原因的,此类有12人,他们是朱贵、宋万、杜迁、周通、马麟、蒋敬、陶宗旺、邹润、邹渊、樊瑞、项充、李衮,书中没有交代他们上山的原因,但可以想象,他们上山的原因,不外乎上述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