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死了,这是千真万确的事,但是晁盖是怎么死的,别人只知道是曾头市的史文恭杀死的。
晁盖死在史文恭之手,有据可查。曾头市是个大去处,有三千余家。其中曾家府有五个儿子,号称曾家五虎,又有两个教师,史文恭和苏定,他们聚有五七千人马,要与梁山作对,抢夺了梁山的照夜玉狮子马,还编成儿歌“摇动铁镮铃,神鬼尽皆惊。铁车并铁锁,上下有光钉。扫荡梁山清水泊,剿除晁盖上东京!生擒及时雨,活捉智多星!曾家生五虎,天下尽闻名。”晁盖听得心中火起:“这畜生怎敢如此无礼!我须亲自走一遭,不捉得此辈,誓不回山!”结果遭到曾头市算计,派两个和尚引路,劫他的寨子,晁盖大喜。林冲谏道:“哥哥休得听信,其中莫非有诈。”晁盖道:“兄弟休生疑心,误了大事。今晚我自去走一遭。”林冲道:“哥哥休去,我等分一半人马去劫寨,哥哥在外面接应。”晁盖道:“我不自去,谁肯向前?”当夜三更去劫寨,行不到五里,不见了两个僧人。这时晁盖等已知上当,立即返回,走不到百十步,只见四下里金鼓齐鸣,喊声震地,一望都是火把。晁盖众将引军夺路而去,才转得两个弯,撞出一彪军马,当头乱箭射将来,不期一箭,正中晁盖脸上,倒撞下马来,众将急救回去,却是毒箭,当夜毒发身亡。
晁盖明面上是死在史文恭之手,实际上却是死在宋江之手。宋江从上山后,坐上了第二把交椅,宋江名气大,很多人都服他,为他投奔梁山,虽坐第二把交椅,却是实际上的一把手,大事小情都是他在办,他说了算,借口晁盖是梁山之主,不可轻动为名,把晁盖架空了,什么事都是宋江领着兄弟们在办,办成了,功劳都是宋江的。宋江上山之后,便立威,杨雄,石秀上山,晁盖要斩他,有一定道理:俺梁山好汉,……一个个兄弟下山去,不曾折了锐气。新旧上山的兄弟们,各各都有豪杰的光彩。这厮两个,把梁山好汉的名目去偷鸡吃,因此连累我等受辱。孩儿们快斩了报来。宋江立马解劝,说是时迁所为,不干两人之事,祝家庄要与咱们作对,现在山上人多粮少;正好去拿那厮,夺得三五年粮食。宋江立马要权“哥哥权且息怒,小可不才,亲领一支军马,启请几位贤弟们下山,去打祝家庄。若不洗荡得那个村坊,誓不还山。晁盖同意不斩杨雄、石秀,宋江立即买好”贤弟休生异心,此是山寨号令,不得不如此。……贤弟只得恕罪恕罪。宋江立马作主,教唤铁面孔目裴宣,计较下山人数,启请各位头领同宋江去打祝家庄。宋江广施恩泽,他牺牲扈三娘,将他许给王英,落得个关心兄弟的美名。请朱仝上山,将其家眷一并请上山,给人以关心的印象,实际是让人死心塌地为他卖命。李逵杀小衙内,逼反朱仝,朱仝一见李逵就来气,就与他拼命,又是宋江和稀泥!宋江与朱仝陪话,前者杀小衙内不干李逵的事,……今日既到山寨,便休记心,只顾同心协助,共兴大义,休教外人耻笑。教李逵陪话,李逵不干,解劝道:“且看我面,与他伏个礼,我却自拜你便了。还要领导军事行动,如,三打祝家庄,灭掉了一个对头,长了梁山志气;打高唐州救柴进,都颂宋江功劳,说宋江仁义,说宋江威风;破呼延灼连环马,收伏呼延灼;大闹西岳华山,打破青州,都是宋江领军,宋江的声望已高过晁盖了。晁盖也意识到,不能总是这样,把风头全让给宋江。所以这次他下定决心要亲自指挥,打出自己的威风,识别人看一看,到底谁是梁山之主。可惜他命不好,这次出征就命赴黄泉。他临死还在担心梁山之主的位置到底会落在谁手。他本来可以将位置直接传给宋江,宋江已是梁山上的二号人物,传给他名正言顺。但晁盖没有,而是留下遗言,谁捉住史文恭,谁是梁山之主,这说明他并不认可宋江,他已看透了宋江的为人,知道他若上台,就会违背他的意愿,就要招安,毁了梁山造反大业。果不其然,他一死,宋江就主持梁山全面工作,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树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走上了招安之路,毁了造反大业。
晁盖剥夺宋江的指挥权,是一次自救之举,怎奈人算不如天算,他撒手人寰,也落得个清净。此后宋江的所作所为,都与他没有一点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