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泉看着压的很低的天,对霍尔说:“按照往常的习惯,每三个月,罗克都会向罗曼出兵一次,或是去掠夺,或是去打击罗曼强大的部落。最近你听说过北部有战事么?”
霍尔摇摇头,百泉接着说:“还有,伊山和格雷里逃走以后,消失的无影无踪。他们有四分之五的可能是在酝酿什么阴谋。太平了这么久,说不定哪天就会吓你一跳。”
正说着,传令兵跑到了霍尔的跟前,客气的递上一道命令。霍尔打开一看,对百泉念:“北方局势不稳,令兵马大元帅霍尔,即刻率所部,驻守北灵城!”
“落款是谁啊?”百泉问。
“玛伦,除了他,谁敢这么说话。”把手中的命令揉成一团,扔到了远远的地方,长舒了口气说:“走吧,喝酒去!”
两个人,一个洒脱,一个愁闷。不知不觉的就喝多了。第二天中午,霍尔才勉强的睁开眼睛。
百泉坐在霍尔的床边,看见霍尔醒了,慢悠悠的说:“我东西都收拾好了,咱们可以出发了。”
霍尔坐了起来说:“让我驻守的这个什么城在哪啊,远不远?”
“不远,四百多公里,那是北方重镇,叫北灵城,易攻难守。那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四周尽是平原,骑兵可以在三天之内支援北部防线的任何一段。换种说法,北部防线的任何一段的骑兵都可以在三天之内,兵临城下。”
霍尔站到了地上,一边整理衣服一边说:“就是说,不管谁顶不住了,都得我去拼命是吧。”
百泉点点头说:“你说的很对,咱们还是路上说吧,二十万大军早就在校场集合了,就等你醒呢。”
霍尔加快了手中的速度:“那你怎么不早点叫我。”
百泉无所谓的说:“让他们等等怎么了,这叫军威,不是谁都有资格的这么做的。”
霍尔收拾完,就往外快速的走:“让他们在那等我睡觉,就能树立威信了么?”
“那当然了,得让他们知道今后得服从谁的命令。”
“也好,这次有你跟着,也总算有人给我出谋划策了。”
霍尔到了演武场上,才发现脸都没洗,看到士兵们等待训话的渴望表情,霍尔骑上马,走到他们正前方,说了一句话“出发!”全军就开动了。
霍尔在路上关心的问着:“你估计玛伦什么时候能称帝啊?”
百泉紧张的看了看周围说:“你小点声。玛伦称帝必须有三个条件:第一,朝中得无人反对,现在的大臣都是皇帝从西都城带出来的,玛伦还没能一手遮天;第二,四方得平定,像北部的罗克和伊翎,立场还不十分明确,他想的可是做个太平皇帝;第三,忠于他自己的军队,现在除了你手里的这五万人,其余的十五万可都是皇帝的。这下懂了吧,但是还有一点,如果皇帝先动手,那就难说了。”
听完百泉的分析,霍尔意识到北部的罗克和伊翎是必须解决的了,只是他们一直都不动手。要是动了手,又怕打不过他们。正在犹豫的时候,皇帝的传令兵来了,军令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吴颇逆贼在五方城起兵谋反,令兵马大元帅霍尔火速平定叛乱。二路元帅玄树统领十万大军,一并归入霍尔麾下。”
听到了吴颇再次起兵谋反的事情,霍尔十分烦躁,这个落魄的名将显得十分没有风度。他两度丢车保帅,不仅霍尔不把他放在眼里,就连百姓都不把他放在心上了,街头巷尾的说书人也都懒得提起他了。
百泉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一路上除了不说话,还是不说话,闷闷不乐的思考着。大军在国邮城外五十里停住了脚步,霍尔是在等着出城较晚的罗兰和自己汇合。国邮城方向卷起了一人多高的尘土,霍尔知道是罗兰来了,战马朝着罗兰方向挪动了两步,似乎是在迎接罗兰。
汇合之后,霍尔温柔的问罗兰:“干什么去了,怎么这么慢?”
“就在你出城的时候,你的好大哥汉特走了,说是回西都城去寻找你的家人。他还说当初没能照顾好她们,十分难过。还说就算要穷尽后半生,也要找到她们。”
霍尔扬起眼珠看看天,对罗兰说:“咱们走吧。”显然不对找到家人抱着什么希望了。
百泉看着霍尔把话说完了,接着说:“你得让霍雷格率骑兵火速奔赴五方城,尽早解决吴颇,时间久了,吴颇喘过气来,就不好对付了。”
霍尔把马拉到百泉的身边说:“霍雷格行么?”
“够了,趁他立足未稳,打个措手不及。吴颇赢不了军心,就谈不上是名将了。”
“哈德,让霍雷格带上五万骑兵,立即出发!”
霍尔组织大军慢慢的走着,刚刚进驻北灵城就得知前方大胜的消息。霍雷格一路疾驰,到达五方城下后,不等部队修整,直接攻城。只是这次吴颇和部下非常默契,都不想被对方丢下,大军一到,分头逃走了。霍雷格建功的消息传到京都城,朝野一片喜庆,都称呼霍尔是天下第一名将,皇帝也着手准备一年内平定四方的准备了。
随着地位的飞速上升,霍尔的财富骤然增加。北灵城是一个专门为战争而修建的城市。城内方方正正,霸气的元帅府拔地而起。元帅府修的很大,底下一层是石头建筑,被设计成了宽大的酒馆。二层是木质的阁楼,有许多舒适的大房间。小楼的后面有一个花园,人工湖周围长着许多的小树。闲来无事的时候,霍尔总是趴在阁楼上面的平台上,望着城内熙熙攘攘的普通百姓。
玄树带来的十万大军,也在百泉的算计下,成功的纳入了霍尔的麾下。统兵数量的大幅增加,也使得百泉的才华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他一面加紧收买部下,拉拢更多愿意效忠霍尔的将官。另一面也在想办法为霍尔养寇,以达到自重的目的。最后他下定决心,让霍尔留守北灵城。从皇帝派来的将官中选择一个愿意效忠霍尔的,一个名叫薛信的将军,出兵东北,去挑衅伊翎。在大部队出发的时候,百泉也秘密的混在了里面。
春伦城下,伊翎的大帐里,百泉冷静的分析着当前的局势,伊翎听的连连点头。自打十四王离开人世以后,伊翎还是第一次听见这么透彻的分析。谈了整整一天,伊翎被百泉说服了。大功告成的百泉留下薛信在东北广大地区分兵驻守,自己单骑回到了北灵城。
百泉在霍尔的大帐里大口大口的喝着水,说:“我还以为非得和她打几仗才行呢,没想到这么顺利。”
霍尔问:“怎么顺利的?”
“我和薛信大军刚到春伦城南五十公里,伊翎就派来了信使,说她早已在城外等候我们了,想和我们谈谈。于是我就去了伊翎的大帐,她看上去还不到二十岁,我怎么也想不出来她那纤细的胳膊是怎么拉开弓的。长的很娇柔,但是眉宇间透露出的强悍让我……”
霍尔打断了他的话,说:“我见过她,你说正事。”
百泉接着说:“我对她的判断是,她根本不想打仗,现在她强占春伦城的目的只是给自己找个安身立命的地方而已。我呢,当时也就决定做个顺水人情,春伦城还让她驻守。有她守着东北边境,就不怕那里不太平了。而且她也承诺,绝不向南扩张,并会根据局势配合我们演戏给京都看。”
看到了霍尔满意的点着头,百泉继续说:“我就知道罗克不见了,就连伊翎也不知道罗克是什么时候撤军的,怎么撤军的,撤军到了什么地方也不知道。就好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
霍尔略显紧张的说:“他的失踪肯定不会是什么好事。”
“你说的对,北方的战事绝对不能按照玛伦的想法去结束,现在你手下的二十几万大军还没有全部听命于你。所以东北地区我派薛信去了,西北地区是什么态度还不知道,伊山和格雷里不会让他太平太久的。十四王的几个儿子也被吴颇赶出大山,到春伦城投奔伊翎了。北部边境也不能空虚太久。得让霍雷格出兵罗曼,主动去骚扰他们。这样就可以专心对付西北了,一旦西北地区被你平定,那你就可以和皇帝南北对峙。这样,玛伦篡位才会安心,你也可以养寇自重,以求自保。”
霍尔听了百泉这个大胆的创意,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罗克已经成了心头之患,找到罗克也成了头等的大事。下定决心的霍尔,猛的站了起来。命令哈德率领两千精锐,每人配备两匹战马,向西北出发,寻找伊山和罗克的踪迹。可惜的是,任由哈德的战马踏遍了西北全境,也没能找到罗克的踪迹。消失的无影无踪的伊山和罗克,成为了笼罩在霍尔百泉头上挥之不去的乌云,统一北方的绊脚石放佛是无法搬开了。
两个月之后,霍尔和百泉达成了共识,他们根本就不在西北。于是他二人大胆的调动守军,把忠诚于自己的军官全部分派到了北方各个地区。至此,北方大定,霍尔有了与皇帝分庭抗礼的实力。
京都城内,韦尔斯上蹿下跳的谋求了一份差事,镇东大将军,率兵五万镇守东都城。留守京都的兵力骤减,玛伦在北方大定的基础上,实施了酝酿已久的计划。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玛伦带着自己的私人武装,取代了拱卫京都城的城门守卫军。潜伏在各处的刺客,按照约定成功了刺杀了玛伦的全部政敌。
皇帝在第二天早上醒来之后,发现身边的大臣全都跟着玛伦围在了自己的卧榻前,大臣身后还站着一列列拿着刀剑,对着自己杀气腾腾的的士兵。他意识到了,这是在逼宫。
消息一时间传遍了大街小巷,镇守各地将领的请战信雪花般的飞进了霍尔大帐内,霍尔懒得看,只有百泉和罗兰在一封封的认真读着。他们想知道各地将领对玛伦是一种什么态度。其中有一封交到了霍尔手里,那是东都城镇东大将军韦尔斯的亲笔信。他在信中明确表示愿意和霍尔共进退。
百泉嘲讽的看着信,对霍尔说:“这些人啊,肯定是给你一封信,再给玛伦一封信,两边都不得罪。玛伦的天下能不能坐稳,全看你的态度了,你打算怎么做,是为了天下舍弃家人,还是为了家人舍弃天下。”
罗兰看着信,紧张的等着霍尔的决定。
霍尔伸着懒腰说:“玛伦雄韬伟略,他得天下未必是件坏事,我准备继续效忠玛伦,早点结束战争也是对天下人负责。”
听到了霍尔的决定,百泉一脸无所谓,罗兰倒是欢喜的很。在一个黄道吉日,霍尔对天下人宣布,承认玛伦的政权,并表示向玛伦效忠。
京都城内的反对势力,很快就被玛伦肃清了,登基大典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霍尔把部队交给了百泉,带着哈德和两千精锐骑兵向京都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