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81500000048

第48章 渡汉水魏延逞能

第四十八回渡汉水魏延逞能得汉中张鲁归降

却说胡明取阳平关受阻,数日不破,得魏延献计子午谷出奇兵破敌,明允之。魏延与庞德、李儒三人连夜启程径往子午谷而去。子午谷乃秦岭一麓,地势险要难行,罕有人迹,更无路可寻,魏延将龙鹰骑分作两队。第一队一千人逢山开路,遇壑搭桥。后一队四千人排成一字长队缓缓而行,众人苦不堪言。魏延见士气低落,乃慰众人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自古如此耳。此处乃子午谷,山高且险,稍有不慎便即粉身碎骨,如若在此停滞不前,你我皆死于此耳。然若能穿过此谷,便如同蛟龙入海一般。子午谷西南有一小县,名曰城固,我等需到此处方得喘息。”李儒上前拉住魏延道:“文长做得好事!怎不早说于我与令明知之。”魏延故做不知道:“吾却做得何事?”李儒道:“事已至此,汝还不愿以实相告。吾且问汝,径出子午谷之策是文长谏与主公还是主公受计与文长?”魏延见李儒已然洞悉,只得和盘托出。李儒听罢魏延之言道:“胡子昊之才世所罕有,天下早晚必为主公所有。我等亦有幸得遇,此人生快事。魏文长出此奇谋,实大将之才也。”李儒称赞不绝,继而又道:“龙鹰骑众位将士,汝等乃主公呕心所制。今番取汉中成功与否皆系尔等身上。子午谷艰险难行,然过得此谷,前方便是南郑,汉中指日可下,我等当以死报答主公,亦不枉主公厚恩也。”众将士闻言士气高涨,齐呼曰:“愿效死命以报主公!”庞德、魏延大喜,遂命众军加紧行军,数日之后便穿过子午谷,直达汉水之畔。魏延依着前计,引军至上游水浅处渡过汉水,休整一夜后,便来取城固。

城固乃南郑以北一小县,守兵本就无几,胡明大兵压境,县令以为城固远离战场,竟无一丝防备。猛见河北精骑忽至,以为天兵到此,只得开城投降。李儒好言慰之,命其仍为城固县令,城中一应事由如故。龙鹰骑驻于城中,庞德严令不得惊扰百姓,城固百姓感念庞德好意,皆将家中粮米取出劳军,庞德与魏延、李儒商议一番,只将半数取之,其余半数皆与百姓银两。城中百姓丝毫未被战事惊扰,故河北军已得城固之事丝毫未曾走漏消息。龙鹰骑于城固将歇了一日,魏延令众将士随身只带五日之粮,准备停当,便来取南郑。城固距南郑不足百里,龙鹰骑转瞬即至。庞德见城中果无防备,大喜道:“文长之计成矣。”便欲率军攻城,李儒却道:“我军皆骑兵,若野战则不惧敌众。然南郑乃汉中首府,城池坚固,张鲁虽不察我军奇袭,然我军陡然强攻,却是以己之短取彼之长也。吾有一策,可轻取南郑。”庞德道:“军师有何妙策?”李儒道:“我军有五千之众,便有五千马匹在此。可令一百夫长扮作贩马客商,先将五百坐骑引入城中,寻一僻静之处安置。令明再引一队扮作寻常百姓混入城中,文长则引军伏于城外。待夜深之时,你我举火为号,令明赚开城门引文长入城。我已命人探明,张鲁令其军师阎圃守城,阎圃此时仍不知我等已在近前,此乃天赐良机也。待我军入城,便是阎圃再有能耐亦回天无力也。”庞德、魏延大喜,依计而行。

当夜四更时分,庞德悄然至城门处,斩尽守城士卒,打开城门,举起火把。魏延在城外看得仔细,一马当先冲入城中。龙鹰骑入城便四下放起火来。阎圃当夜心绪烦乱,难以入睡,忽见城中火起,忙命人打探。来人回报:“河北军里应外合赚开城门,此时已然入城,正四下放火。”阎圃大惊,急问河北军如何到此,来人又报:“为将者乃庞德、魏延也,河北军阳平关被阻,二将受命径出子午谷,早渡过汉水,轻取了城固,如今城中已大乱。”阎圃闻言,气闷于心,不由叹曰:“子午谷人迹罕有,河北军竟出此奇计,此天丧主公也。”阎圃顾不得许多,急命人四下阻杀。岂料魏延早引军杀到。阎圃乃文士,手无缚鸡之力,如何逃得过魏延。阎圃见大势已去,欲拔剑自刎。魏延手快,举刀挑落阎圃佩剑,魏延道:“先生高志,怎可轻生。”阎圃恨道:“汝使奸计取我城郭,如何肯服,事已至此,便快快斩吾,多说无益。”魏延却不答话,命人将阎圃绑了交与李儒处置。阎圃被擒,城中守军大乱,又不知河北军多少,皆纷纷请降。庞德、魏延将降军皆引至城西校场安置。庞德道:“我主宽容,定不枉杀尔等。南郑今已归我主公所有,若尔等真心归降,便留在此处,有不愿降者,稍后于我处领得纹银一两,便可自行离去。本将言出必行,决不食言。”众人高呼万岁,多有留下不愿离去者。李儒却对阎圃道:“天下之道在于人心,今人心在我,公祺何不早降。”阎圃道:“我主镇汉中数年,百姓安居乐业,汝又如何不知我主不得人心?”李儒道:“张鲁创五斗米教,确有助于民,然张鲁懦弱昏庸,任用奸佞,汉中军民无不痛恨之。张鲁身处乱世,不思进取,虽有养民之德,却聚敛财物,民只得温饱而无富余,如此之主如何立足于乱世?今我主不取,他日亦有人来取,张鲁之败定数使然耳。”阎圃恨恨骂曰:“无耻小人阴取我汉中,尚且不羞,却在此言之凿凿,讲什么天下人心。圃纵有一死,亦在九泉之下笑尔等无耻之辈!”言罢,一头撞向石阶。李儒阻拦已是不及,待众人上前看时,阎圃脑浆迸裂早已气绝。李儒叹道:“阎公祺乃当今名士,怎如此执拗,诚为惜哉。”遂命人将阎圃尸身抬下,厚葬于南郑之西。

阎圃已亡,南郑尽归胡明所有。李儒安抚百姓已毕,遂意兵发阳平关与胡明大军会合。庞德、魏延使阎圃之子阎璞暂理南郑,引兵来战阳平关。张鲁此时尚不知阎圃身死,南郑已然失守,仍每日加紧防备关前河北大军。有南郑逃至阳平关士卒来报,言阎圃被擒,撞阶而亡,南郑已被庞德、魏延攻破。张鲁闻言寒毛倒竖,惊坐于地。少许方才问道:“吾在阳平关拒敌,不曾漏过一个敌军,南郑如何失守?”逃兵报曰:“胡明使庞德、魏延阴出了子午谷,渡过汉水,城固县不战而降。河北军一日便至城下,却于城中暗入内应,当夜赚开城门,河北军长驱直入,南郑故此失了。”张鲁闻言,忽按住胸口,大喝一声:“痛杀我也!”便倒地不省人事,左右急扶起,张鲁半响方才转醒。张鲁恨道:“我父子镇汉中数年,不想今日毁于一旦。胡明竖子,吾当取汝首级,誓报此仇。”旁有别驾杨松却谏道:“主公三思,南郑已为胡明所有,那庞德、魏延此时定然挥军来战,若彼前后夹攻,我等死无葬身之地也。听闻冀州牧礼贤下士,善待下属,如今主公势危,何不降了冀州牧,亦可保万全。”张鲁闻言大怒道:“吾待汝不薄,安敢背我!”杨松又道:“皆因主公待松甚厚,松方敢言之。主公且思,曹操、袁绍何等英雄,皆非胡明敌手,主公自比袁绍、曹操若何?袁绍四世三公,拥兵百万,却被胡明短短几年便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亦是遇则败之,几无胜数。自胡明西出长安攻入汉中以来,时不过两月,汉中大部已为其所有。今又奇袭了南郑,若南北两路夹击,阳平关如何匹敌焉。松肺腑之言,恳求主公裁之。”张鲁闻杨松之言,默默不语。旋耳道:“事已至此,但凭卿一言耳。”杨松喜道:“主公愿降,实乃汉中军民之福也。”言罢,向张鲁求得印绶,引亲随十余人出了阳平关往河北军营前来乞降。

胡明闻张鲁遣杨松来降,乃笑谓众将曰:“张鲁坚守数日,今忽来乞降,如不出吾所料,魏延事成矣。”贾诩等人皆问何事得成,明这才言道:“前日诸将接连出战未果,吾却深夜求计于魏延,文长献吾‘径出子午谷’之计,深合吾意。吾便令魏延当夜唤醒庞德、文优,星夜引龙鹰骑而去。如今张鲁乞降,必是文长已得南郑,张鲁失了根基,又腹背受敌,如何不降?”众将方省。须臾,杨松入帐,双手奉上汉中太守印绶道:“我主张鲁闻冀州牧宽仁海量,不愿汉中百姓遭战火屠戮,特遣下官持太守印绶来降,乞主公收容。”胡明问曰:“张鲁既愿降,如何不亲来?”杨松答曰:“我主张鲁因数日来累犯与主公,恐主公怪罪,故先使下官来降。张鲁乃诚心纳降,主公万勿疑虑。”明却道:“既如此,汝又何人焉?”杨松道:“吾乃张鲁驾下随军别驾杨松是也。”胡明一听阶下之人乃杨松,心中不免好笑。暗道:“杨松乃十足佞臣,贪财小人也。若不是此人,马超怎会轻易就降了诸葛亮。张鲁经营汉中多年,怎肯轻易投降,必是此人从中作梗。可惜张鲁一世英名,竟信了此小人之言。今先留此人性命,待张鲁来降,定斩此人以除后患也。”心中主意已定,便面带笑容道:“杨别驾快快请起,张鲁既愿降,百姓可免战祸,实汉中军民之幸也,亦吾之幸也。汝且回去,好生劝慰张鲁,打开关门,吾必以礼待之。”杨松大喜,拜别胡明。明又使田丰为使,随杨松一道进了阳平关。

田丰见到张鲁,俱言胡明之意,张鲁甚喜,即开关投降。明引军入关,却叫人绑了杨松。杨松大惊,直喊无罪。胡明道:“杨松小人,汝主待你甚厚,汝不思报恩,却进谗言至张鲁归降,好好一片基业,如此便轻易送与他人,安敢在此大呼无罪。”又手指杨松道:“吾在冀州之时便有耳闻,汝仗你主宠信而有恃无恐,在官不思造福百姓,却背着汝主,搜刮百姓钱粮,今番落于吾手,岂能容你!”遂命左右推出帐外。杨松闻言,垂头不语。须臾,刀斧手提杨松首级复命。明慰张鲁道:“公且宽心,明斩此人,实为汉中百姓除一害也。”

张鲁既降,汉中大定。胡明引大军过了阳平关,直入南郑。张鲁闻阎圃身亡,唏嘘不已。明念阎圃忠心,便令其子阎璞袭了其父之职,与张鲁一道随军班师邺城。军师贾诩道:“汉中已定,当由何人为太守?”明曰:“文和以为何人可领此职?”贾诩曰:“子午谷之计乃魏延所出,臣以为魏延当任。”明却笑曰:“庞德、魏延统龙鹰骑,日后却有大用。却不可因一郡之地而绊也。吾却以为赵云可当此任。”贾诩又道:“子龙虽万夫莫敌,却少统兵经验,河内之失不可不虑也。”明却道:“子龙虽有河内之失,然子龙经河内一役后便愈发图强,天荡山之战尽显其能。文和放心,吾料子龙断无闪失。”贾诩见胡明主意已定,便不再相劝。却又道:“主公已得汉中,益州刘璋必然震动。那荆州刘备必然心惊,彼早有夺取益州之心。主公莫不如趁此良机,先下手为强,取了益州四十一县。”

胡明道:“不可。”贾诩道:“此天赐主公之机也,万不可错过。主公却为何不可?”明遂说出一番道理来,却不知胡明有何道理,且看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八卦战国

    八卦战国

    一部先秦史,上起三皇五帝,下至秦扫六合,文明在起源,国家在发展,思想在形成;一部春秋战国史,横跨东周列国,纵贯五霸七雄,三教与九流并存,英雄与骚客共谱。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朕是学渣

    朕是学渣

    历史真的如书本所写吗?我——秦川,众人眼中的学渣,最烦历史课,却因为一次意外而穿越。流落街头、身无分文,靠着仅有的现代知识却成了古人的世界中的学霸,一路逆袭。历史是由成功者书写的,我,秦川要书写一段我自己的历史,要让千百年后的历史老师教到这一段历史的时候对学生说,这个人的名言是——“朕是学渣”,这是必考题,大家一定要背出。
  • 盛唐刀锋

    盛唐刀锋

    煌煌大唐开元盛世,四夷宾服,万邦来贺,经济雄厚,兵峰鼎盛,然庙堂之上却是奸臣当道,盛世之下却危机重重。现代退役特种兵刘子墨穿越到开元晚期,屯田练兵,征伐天下,剿安史之乱,灭藩镇之流,征四海蛮夷,还大唐朗朗乾坤,刀锋所至,皆是大唐之领土。爷本仁慈,却杀戮苍生,爷本痴心,却泡美无数,爷本卑微,却君临天下。
  • 从来没有的帝国

    从来没有的帝国

    中世纪,穿越者投身于造福广大人民群众,提高农业产量,建立工业体系的故事。建了一个群,有兴趣的书友可以来这里和我聊天。从来没有的帝国,群号:144065412
  • 魂归秦汉

    魂归秦汉

    本书描述的是:公元前210年始皇帝驾崩后,中国进入了历史上短暂的动荡,一颗来自两千多年后的灵魂在经历了朋友背叛、家人出卖后来到这里,他在这受尽人间苦楚后醒悟到:人活着的过程其实就是寻找心理支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回答生命价值的问题,让心有个安住。于是他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面对孤独。纵横秦汉十余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用自己生命和血汗开创天下的可歌可泣故事.
热门推荐
  • 地理:地球的全面堪测

    地理:地球的全面堪测

    本书内容包括:《难以走出的死亡谷》、《地震中的奇闻》、《神秘的蝮蛇岛》、《各地的奇异怪坡》、《可怕的厄尔尼诺现象》、《大自然管弦乐队》、《世界上能杀人的湖》等。
  • 神医狂妃逆天三小姐

    神医狂妃逆天三小姐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神医,治人无数,貌美无双,却身遭身边人谋杀,致死;她,是丞相府的废柴三小姐,被人冷落,被人欺负,致死。一朝醒来,当“她”成为“她”,一切皆变为神话!
  • 异界无脑穿越系统

    异界无脑穿越系统

    主角李双在异界每天玩侍女的无节操日常。什么,侍女被人杀了?那先天侍女你去;什么,先天侍女也被人杀了?那我以一盆红烧排骨为代价,召唤半神级狗妖妹纸;什么,半神级狗妖妹纸也被打败了?真神妹妹,哥哥这里有根棒棒糖,打败对面的人,这糖才能吃;什么,真神妹妹表示也打不过?你这是逼我开挂毁了这片天地啊;什么,你还不死?那我死给你看!
  • 爱是朝开暮落花

    爱是朝开暮落花

    “茉茉!茉茉!看着我,你可以哭了!”“茉茉”,他突然说话,吓我一跳,“给你讲个故事想不想听?”他这样把单手扶额摇着头轻笑的样子很熟悉,真的很熟悉。他叫我茉茉,语气象对着一个小孩,只有很亲近的人才知道,我的小名叫茉茉我无数次地在心中练习叫他的名字:韩峥、韩峥、韩峥、韩峥……,我要叫他的名字,等他终于发现,我长大了。朝开而暮落的木槿花月夜低头啊心里想着他记忆着已经流逝的那一段时光温柔的坚持在月光下......
  • 洞玄灵宝定观经注

    洞玄灵宝定观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奥赛罗·李尔王

    奥赛罗·李尔王

    本书是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是英国的一个古老传说,故事本身大约发生在8世纪左右。后在英国编成了许多戏剧,现存的戏剧除莎士比亚外,还有一个更早的无名氏作品,一般认为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是改编此剧而创作的。故事讲述了年事已高的国王李尔王退位后,被大女儿和二女儿赶到荒郊野外,成为法兰西皇后的三女儿率军救父,却被杀死,李尔王伤心地死在她身旁。
  • 凡修凶猛

    凡修凶猛

    一颗凡心,修得神魔枯寂儿女情长,渡得道消魔长万千豪族,各大圣体无穷劫数,诸天大恨且看我,一介凡修,一双血手,翻覆乾坤
  • 控世之主

    控世之主

    掌控大陆,唯我独尊,脚踏八荒,手拿日月,瑰宝,丹药数不胜数…………
  • 五行逆传

    五行逆传

    九州大陆,万年之后,九子出世,天怒人愿。-------《轩辕志》万年以来多少武林巨头对此耿耿于怀,这九子究竟有何神通,可以惹天怒,遂人愿。万年大世即将到来!九子指的是哪九子?为何惹天怒却遂人愿?李尘到底能在轩辕大陆留下怎样的传说?让我们拭目以待!!
  • 狱女重生

    狱女重生

    一个绝代芳华,骄傲自立,却不得不放下所有的骄傲、坚持,依靠万千风姿以媚相示人,只为能够再世为人;一个白衣玉面,气度超然,却不得不收起所有的傲气,隐忍于人下,只为能够为解救家族于万劫不复;千丝万缕间终躲不过一个缘字,伤痛欢笑无所惧,柳暗花明终有时。两个看似没有交集的人却因一块玉、一份缘而紧紧牵连在一起,书写他们的一段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