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81500000039

第39章 郭奉孝遗计江东

第三十九回郭奉孝遗计江东张翼德智取樊城

郭嘉重病缠身,曹操哀伤不已,欲求胡明使华佗来救。郭嘉知自己时日不多,便是华佗来救亦是枉然。欲尽最后人臣之道,遂与曹操言道:“奉孝事主十余载,如今已是油尽灯枯,再无缘尽人臣之道矣。古人有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臣最后一言,主公定要细细斟酌。”曹操坐与郭嘉榻旁洗耳恭听。郭嘉又言:“吕布自得胡明便如鱼得水,每战皆胜。六年光景先后下幽州,破袁绍,斩张杨,近又得西凉全境,长安失陷,雍州大部为其所夺。虽永安丧命,胡明却在。吕布无子,竟将其女许之,胡明以其婿之名继之。现主动放弃弘农罢战休兵,此举非常人可比也。丞相现拥三州之地,若此时与其再战,必定两败俱伤,那胡子昊亦知之也。胡子昊坐拥四州之地,东可取青、徐,西可取汉中,南下可取豫、兖。若其兵犯青、徐,主公则可与张鲁结盟,共破河北;若胡子昊先取汉中,主公却切不可与之争锋也。”曹操听到此,却不明白为何,正欲问之,郭嘉却又道:“主公可是疑惑为何胡子昊取汉中时,主公却不可出兵焉?”曹操曰:“然也。”郭嘉即道:“主公连年与河北交兵,现皆上下疲惫。主公应趁机另辟他径,一旦汉中有变,正是主公出兵之机。荆州刘表年老多病,荆襄九郡归他人所有只欠时日也。刘备虽寄于刘表帐下,却无一日不思再起东山,备现屯兵新野,一旦发难,刘表绝非对手。蚌埠相争,渔翁得利,主公可趁势取之。此乃上策;若主公担心河北南下,亦可取江东之地。孙伯符依武力取江东,死后却由其弟孙权掌之。孙权虽年幼,却传闻孙策之死与其有莫大关系,江东人心不服者多有人在。主公若能洞悉其中缘由,便可取江东之地,再图荆襄。继而西进,取益州全境,至此可与胡子昊南北两立,天下之势未可知也。此中策也;亦或主公养精蓄锐,与胡明决于河北,待北方大定,再观时势依次取之,此下策也。”曹操曰:“上策似太过急进,下策却又太过于缓耳,惟中策不急不慢,且可进退自如,可行之也。”郭嘉又曰:“主公若取上策,当先破新野刘备;若取中策,合肥之地可以用兵;若取下策,当先取冀州,再取并州,后同破雍州、西凉、幽州。嘉却无缘见主公澄清寰宇,问鼎中原矣。”言罢,泪流衣襟,再难言语。曹操见郭嘉实再难言,命人好生服侍,自顾离去,于路哀叹不已。是夜,郭嘉咳不能止,命人取蜜水止咳,忽口喷鲜血,倒于榻上。侍从急唤医官来治,待医官来时,郭嘉已口不能言,旦以手指天耳。至五更时分,闭目而终。曹操闻郭嘉病死,痛哭一场,葬郭嘉于许昌西,命其子世其爵位,为其父守灵。

曹操记郭嘉遗言,召集文武商议取江东之事。荀彧谏曰:“奉孝遗计江东,其忠心可鉴也。只荀彧以为,若河北一日不取汉中,丞相便一日不南下焉?此奉孝失察也。依彧之间,奉孝遗上中下三策,下策实不可取,上中二策或可同取也。”曹操问曰:“如何同取?”荀彧曰:“奉孝料胡明不会南下用兵,丞相为何不令人入襄阳,言刘备欲取而代之。刘景升听闻此言,必除刘备。想那刘皇叔岂是坐以待毙之人。二刘失和,哪里还有闲暇顾及丞相。此时丞相再取江东,左右无碍矣。”曹操闻之大喜,遂取荀彧之计,令人入襄阳,四处散播谣言,曰刘备以皇叔之名,不甘久居新野小县,每日招兵买马欲取刘景升自代之。谣言转而传至刘表耳中,表乃忠厚之人,却不信谣言,道:“吾与玄德皆汉室宗亲,乃兄弟也,弟怎会背兄。”都督蔡瑁乃其妻弟,与副都督张允共掌兵权,闻刘表此言谏曰:“刘备世之枭雄,其志不小也。此谣言绝非空穴来风,主公不可不防。”表虽忠厚,却武断不决,因身体多病,荆襄诸事皆多赖妻弟,己实无主见耳。闻蔡瑁之言,亦觉有理,却唤来上将文聘,令其往樊城驻军,以防刘备。樊城乃新野通往襄阳之要道,刘表此举便是不再信任刘备。文聘一到樊城,便切断新野与襄阳所有往来,并加固城池,防止刘备来袭。刘备闻文聘忽然驻军襄阳,且切断新野一切往来,不由大怒道:“吾兄弟三人为刘景升北据曹操,表却听信谣言,使文聘断吾往来,如此欺人太甚矣。”军师徐庶道:“刘景升多病,不久便会离世,早已无暇顾及州郡诸多事宜。此必蔡瑁误信谣言而为也。”徐庶字元直,荆襄名士。刘备兵败汝南投了刘表,表以新野一县之地赠予。从此刘备招贤纳士,这徐庶素有大志,知刘备乃汉室苗裔,素有贤明,遂毛遂自荐,投于刘备麾下。刘备自二十八岁起兵,历二十年,大小数十战,败多胜少,皆因无力挽狂澜之谋臣相佐。今得徐庶,实乃平生一大机遇。刘备隐伏新野其间,曹操曾令曹仁率十万众攻之,却被徐庶接连识破诡计,曹仁十万之众不敌刘备两万精兵,大败亏输而去。刘备自此深信徐庶不已。刘备闻徐庶之言,连连点头,却不知该如何区处,徐庶又道:“刘景升有二子,长子刘琦,虽有乃父之风,却体弱多病,喜好酒色,且与蔡氏不合。蔡瑁以刘表之名调其往江夏驻守,临行之时,刘琦大骂蔡瑁。刘表早有立刘琦为世子之心,却因为夫人蔡氏屡次从中阻挠未能如愿。二子刘琮,年未满二十,乃蔡氏庶出,蔡氏欲使刘表立琮为世子。琮虽乖巧,却胆小懦弱,一切皆由蔡氏做主。今刘荆州听信蔡瑁之言,驻军樊城,是欲使主公自绝于新野矣。主公当先下手为强,先破了文聘夺了樊城,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取了襄阳,则荆襄之地为主公所有矣。”刘备曰:“刘景升与吾皆为汉室宗亲,备危难之时投之,表以兄弟待吾,今虽受曹操所惑,吾却安忍背之。”徐庶笑曰:“文聘驻军樊城,新野已为孤城,兄弟之谊安在?主公若此时不先发制人,日后必后置于人也。”刘备遂纳徐庶之言,令关羽守新野,自与张飞领精兵一万五千来取樊城。

文聘闻刘备兵犯城池,道:“谣言非虚,刘备果有二心。”即引兵来战刘备。两军对阵,文聘唤刘备出阵答话,张飞使丈八蛇矛出阵。文聘不见刘备,乃道:“汝乃屠猪卖狗之辈,吾乃上将,不屑与之一战,速唤刘备来见吾。”张飞闻言大怒,提蛇矛来战。文聘丝毫不惧,亦舞枪相迎。二将战有二十余合胜负难分,张飞性急,见急忙战不下文聘,遂挥军混战,文聘亦挥军厮杀。正在酣处,刘备引一军自文聘之后杀来,文聘大惊,急鸣金收兵退入樊城。张飞攻近城下,文聘令乱箭射之,张飞拨开箭簇,矛指文聘大骂曰:“汝亦是上将之才,非但不劝刘荆州勿信谣言,反助小人断我往来,忠君之心何在!”文聘亦大声道:“既是谣言,刘玄德何故犯我城池?”张飞又喝道:“不除蔡瑁小人,如何叫刘荆州信我家哥哥!汝若忠君不二,便引我哥哥与刘景升相见,自有分晓。如若不然,飞旦夕便踏破城池!”文聘闻言,面有惭色,闭门不出。飞在城下往来飞奔,大骂不止,聘只作不知。刘备见攻城无果,亦鸣金收兵。

徐庶见张飞未能取了樊城,心生一计道:“待张飞回营,主公需怒斥翼德,以言语激之。”备依其计。张飞入营,刘备喝道:“左右与我拿下!张飞战不能胜,留有何用!”张飞惊曰:“哥哥今日为何如此待俺。”刘备怒道:“一战不能取樊城,速战之策已无用,汝还不知罪?”飞道:“任凭吾如何叫骂,那文聘就是不出,飞亦无奈。”刘备道:“汝身经百战,如何战不过一个文聘,却在此噪舌!”张飞闻言,怒气不止,挣脱众人道:“哥哥如此说,翼德不服。若哥哥肯留吾人头,飞明日再战,若仍拿不下樊城,提头来见便是。”言罢,头也不回转身离去。刘备、徐庶相视一眼,哈哈大笑不止。

却说张飞被刘备一顿数落,心中唯实气愤。忽心生一计,遂叫人依计安排。是夜,张飞亲引一军押运粮草。早有人报于文聘。聘心中暗思:“日间张飞这厮辱骂于我,何不劫此粮草泄愤。”心想已罢,遂引一军来夺张飞粮草。文聘引军伏于路上,正遇张飞前来。聘大喝一声,四面围住张飞,愤愤道:“张飞小儿,留下粮草,饶汝不死!”忽背后一军杀来,为将者大喝一声:“燕人张飞在此!何人叫吾留下性命?”文聘大惊道:“怎此处又有张飞?”遂慌忙应战,怎奈心中慌乱,枪法早乱,战不十合,张飞一矛挑落文聘头盔,聘魂飞魄散,不敢入樊城,引败军往投长沙太守韩玄去了。原来张飞于军中寻得与己相貌相似之人假扮运粮,自却暗伏一军专待文聘前来。文聘果然中计。飞令士卒换了荆州衣甲,举文聘旗号来取樊城。樊城守将见是自家旗号,以为文聘得胜回城,便开了城门。张飞一马当先冲入城中,斩了城门守将,引军入城。刘备知张飞得胜,亦随后入了樊城,又令人告与关羽知道。关羽闻之大喜,弃了新野,亦投了樊城。此时,刘表却仍不知晓。樊城与襄阳仅一水之隔,刘备既取了樊城,趁刘表未察,领军渡过浙水,关羽斩了堰城守将,刘备便于堰城整军。刘表此时方知文聘败逃,樊城失守。刘表本就顽疾缠身,由闻此噩耗,竟旧病复发,卧床不起。蔡瑁命人暗书与曹操,言刘表病危,刘备趁机发难,此正取荆襄之机也。曹操见信笑曰:“蔡瑁小人也,怎可轻易将荆襄拱手送我。”遂不以为然,如此却失了得荆襄九郡最佳时机。蔡瑁不见曹操回信,知曹操无意取荆州,遂罢此念。副都督张允言:“曹操无取荆襄之意,却也不可便宜刘备。想那吕布亡时,将其女许与胡明,胡子昊遂得四州之地。都督乃主公妻弟,亦掌荆襄三十万水路大军,何不自立之。”蔡瑁喜道:“吾亦有此意,刘琮乃吾外甥,却好处之,惟刘琦乃主公长子,今屯兵夏口,若知此事,定然与那刘备暗合取我襄阳,却该如何?”张允遂道:“此易事耳。”遂予蔡瑁一计,蔡瑁闻之欢喜不已。

不知张允说出何计策,且看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唐帝

    唐帝

    在人生最得意的时候,遭遇滑铁卢,所幸天无绝人之路,林萧在杀死背叛自己的女友之后,成功穿越到唐朝,称为李建成的二儿子安陆王李承道。不甘心再次死去的林萧为了活下去,奋起反抗。只是天不随人愿,本想做一个逍遥王爷的林萧不仅没有做成,还背负起了开创贞观盛世的重大责任。且看一个现代人成为大唐储君之后如何收复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程咬金、尉迟敬德、李靖、张公瑾、牛进达这些牛掰人物。大唐的历史将会在林萧手中被改写,大唐的荣耀将会在林萧手中光照四海,大唐的盛世,将会在林萧手中更上一层楼。他是西方国家的上帝,更是亿万百姓心中至高无上的《唐帝》。
  • 霸王与三国

    霸王与三国

    乌江自杀不是懦弱没有后悔只是虞姬已不在!一个现在少年,一次地震,一次上天给的机会,回到三国战乱时期三生三世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 重生之汉家儿郎

    重生之汉家儿郎

    横刀立马卫山河,二十四孝终不忘,与子同袍生死共,糟糠之妻不下堂,是为汉家儿郎!
  • 明将之路

    明将之路

    明朝末年,内忧外患,内有流民四起,外有蛮夷虎视,现代武术教师意外来到了这乱世之中,看主角驱除鞑虏,平息流民,抗击倭寇,辅助笈笈可危的大明朝在这乱世中成就千秋霸业
  • 给大家看的中国通史

    给大家看的中国通史

    身为一国的国民,必须对本国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这可以说是所有国民的共识。然而中国历史,浩浩五千年,煌煌廿四史,一般人难以尽知。有感于此,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特为具有一般知识水平的读者撰写了《给大家看的中国通史》一书,以使读者读过此书,对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有一定了解。但是,在书写过程中,吕思勉并非一味罗列史实,而是透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制度变迁,洞悉中国历史的大势。如此,读者不仅能明了本国历史的基本情况,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历史有深刻的理解与同情。为适应一般读者的阅读水平,本书用浅显的白话行文,内容选裁得当,不仅有历史本身的厚重与深刻,更兼顾了阅读过程中的故事性与趣味性。
热门推荐
  • 神王九变

    神王九变

    一千年前,少年偶得“元牝珠”,击败邪王,却被界王所害一千年后,少年强势归来,以只剩五年生命为代价,获取绝世天赋五年之后,少年站在无尽之海的上空,等待界王再临
  • 一书生

    一书生

    神话末年.天地巨变.漫天的仙神佛失去了生存的空间.选择远去.而少数留了下来.开始转变.演化成了诸子百家.主要有道家.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忧儒家.克己复礼.雅.智.善.信.礼.故浩然正气于一身.独立一世.墨家.众生平等.兼爱非攻.遇不平事则鸣.凭剑走天涯.任平生法家.不别亲疏.不分贵贱.一切断于法.立国典.断天下事.农家.民.有所食.有所穿.有所用.人人无所争.无需争.阴阳家.举头三尺有神明.生死之间大恐怖.非是时.畏惧死.当是时.舍弃生.仙神佛已走可他们曾经的敌人却仍在虎视眈眈,林恩一个后世地球人,又该怎么办
  • 客尘道

    客尘道

    金刚经有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纵使英雄豪杰,佳人如玉终归一将功成万骨枯,世事尘埃,犹如昨夜梦华,万劫不复,留世间多少爱···迎浮沉千重变…因缘本非因缘,非自然性···红尘本是客缘何无常心……
  • 太古造化诀

    太古造化诀

    世间有石碑千座,含诸般奥妙,惊世神通。石碑或隐于山林,或藏于幽海,或埋于大地,或立于火境。遇有缘人,当赐一场造化,成就英雄物语!
  • 雨花情

    雨花情

    一场颠覆生死的生死大恋爱与不爱之间的纠缠不休都市现实无情社会现时他们算是有情人吗
  • 异能夫妇

    异能夫妇

    厉竟时和时梦从古代穿越到现代,遇到一位神秘的师父加几位好友,时梦震惊的发现自己早在几年前就已经穿越而来,时梦还发现自己还可以隐身.....
  • 星梦神舞

    星梦神舞

    夜心蕊,世界第一集团“夜星集团”总裁夜星语的千金小姐,八岁测试为天赋异禀的天才少女。集天赋,容貌于一身的她,在人们心中应该倍受宠爱。然而父母却经常对自己漠不关心,对自己小两岁的妹妹心蔷却宠爱有加。一次意外心蕊不小心伤害到了心蔷,父亲的一巴掌使得心蕊同外公外婆前往了英国。离开了那个豪华却又冰冷的家,16岁心蕊回归。化身“冰霜少年”寒枫来到了学校中,发现学校中且有熟人在啊。心蕊在学校中的生活会怎么样呢?期待《星梦神舞》吧。
  • 鬼夫临门

    鬼夫临门

    父亲过世之后,我被小妈霸占了房子,联合同父异母的小妹将我配作冥婚。一只千年男鬼闯入我的生活。死缠烂打,威逼利诱,渐生情愫,同仇敌忾。我虽心动,却执拗人鬼殊途。直到那日,他幻化人形……
  • 仙尊魔剑

    仙尊魔剑

    她是一位出尘之人,他是一位生死相依的依靠,两情相悦生死相依,最后的最后一切........................................................................................
  • 如果我爱上了那朵花

    如果我爱上了那朵花

    暗恋的男生用自己的生命向神许愿,换来逝去女主的新生,而他的灵魂也跟女主纠缠在一起,这是欢快的高中生活,有笑有泪,有人渣有好人,有人活着也有人死去,一起wow,一起生活,但愿是喜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