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气入体成功之后,石小满就像突然找到了动力一样,每日刻苦修炼勤奋不辍,灵气就像放开闸门的水流一样,源源不断的流进她的身体里。
十日过去,当白长卿看到石小满的时候,便惊讶的发现,她已经练气二层了,不由得连声称赞道:“师妹真是天才,不过短短半月时日,就能达到其他人或许半年才能达到的成绩。”
“真的吗,大师兄?”石小满只知道自己修行顺利,并不知别人修行的艰辛。
“是的,师妹。师兄当年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从练气一层修炼到练气二层,已经被许多人誉为百年一遇的天才了,如今这天才之名看来要让给师妹了。”白长卿并无任何嫉妒神色,反而骄傲地说道。
“大师兄,你是什么灵根?”石小满好奇的问道。
“单水灵根。”
“而我是木火双灵根。”石小满有些诧异,难道是我修行的方法不对?
“师妹修行之时,可有何不妥之处?”白长卿有些担心的问到。
“并无不妥,只是吸收灵气比较多罢了。”此时的石小满并不知道,她吸收灵气与别人不同,别人一般只能吸收与自身灵根同源的灵气,而她却能吸收金木水火土五行灵气,并且不会产生排斥等不良效果,所以才看起来吸收的灵气数量较多。
“如此便好。师妹需知,我们修行当顺应天道,循序渐进,不可急功近利,当劳逸结合才是。”白长卿担心石小满修行急功近利,只知增进灵力而一味冒进,会使根基不稳,于是劝道。
“多谢大师兄提点,我会谨记的。”石小满真心的道。自己孤身来到异世,无亲无故,身世飘零,是大师兄的教导使自己踏上了修真的道路。对于白长卿的关心,她是真正的心怀感激。
时光在潜心修行中匆匆而过,晃眼又是半月,石小满练气二层的实力已经稳定下来。原来修真,真的能使人类获益良多。这仅仅是练气二层,她已感觉自己身体结实了许多,每日打坐修炼,饿了就吃辟谷丹,困了就休息一会儿,睡眠时间越来越短,但每日还是精神十足。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她感觉自己动作越来越灵敏,身体越来越轻盈,到院子里稍一试验,就乐得她合不拢嘴。那是,身轻如燕,飞檐走壁,踏雪无痕,所有华国古典小说里形容轻功高手的词汇都难以形容的厉害。眼前的成果,大大的加强了石小满继续修真的信心和修真的热情。
一个月之后,石小满进入练气三层。练气三层的感觉也更加明显,身体更加强韧,精神更加饱满。最明显的变化是力大无穷,随便一掌就能拍碎桌椅,若是将灵力灌于掌心拍出去,可粉碎一大块岩石,像武侠小说里的大侠一样“力拔山兮气盖世,横扫千军如卷席”什么的,应该不在话下。石小满听取了大师兄的建议,静下心来,稳定境界,并不急功冒进。
两个月之后,石小满进入练气四层。到练气四层时,就拥有了“识海”,就可以使用“神识”内视自身。石小满第一次“看见”灵气,灵气有金木水火土之分,就有金绿蓝红褐等各种颜色。石小满第一次观察到这些五颜六色的灵气是怎样进入身体,又循着怎样的路径在身体经脉中流动,最终是怎样汇集到丹田,形成一团密集的白色气团。
石小满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吸收灵气与别人的不同,按照大师兄所说,她是木火双灵根,应该只能吸收木灵气与火灵气才对,但她不仅能吸收木火灵气,还能吸收金水土或者其他的灵气,这些灵气吸收进身体之后先是顺着经脉路线运行,然后来到识海,在识海运行一圈之后,又顺着路线流出,最后才汇集到丹田,渐渐沉淀,形成一团白色,或者应该叫无色的气团。
石小满经过仔细观察,终于发现,这些不同颜色的灵气刚吸收进身体的时候还是有颜色的,但是流经识海的过程中颜色渐渐淡去,流出来的时候就没有颜色了。就仿佛识海就是一个灵气转化器,可以将所有不同的灵气都转化成同一种能量,而这种能量最后汇集到丹田,便形成灵力气团。
要是一般的双灵根修真者,强行吸收不同属性的灵气,等待他的要么是灵根尽毁,要么是爆体而亡。要是一般的五灵根修真者,混元灵根除外,吸收了这么多不同属性的灵气,丹田形成的气团绝对是杂乱无章的。
而石小满既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形成的气团也纯净没有杂质。她完全想不通这些不合理之处,只能猜测这或许与自己的女娲血脉有关。自己在“黑衣人”的刺激下觉醒了女娲血脉,但这血脉却像是“唐僧肉”一样,会引来许多妖魔鬼怪的垂涎。一旦被人发现,自己难逃“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命运。所以,在自己还不够强大之前,必须严密保守自己血脉的秘密!
这一日,白长卿过来检查石小满的修行进度,发现石小满不仅已经练气四层,而且境界稳定,不禁感叹的说道:“师妹真是修行天才,短短四个月已经到练气四层,而且境界稳固,相信不日就能进阶练气五层。”
“还要多谢大师兄的教导。”石小满真诚道。
“我身为大师兄,代替师傅行教导之责是应当的。师妹天纵之才,我也算不负师傅所托。”
“我有一事相求,望大师兄应允。”
“师妹请讲,但有我能办到,必不推脱。”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只一心修行天道,并不想因修行速度与别人不同,而受人瞩目,请大师兄帮我。”石小满恳求的望着白长卿,她的修炼速度太快,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女娲血脉是个秘密,她不想因为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引人注目,继而引起别人的猜疑。
白长卿一向温润的目光第一次变得深沉,审视着这个才十五岁的小师妹,她还这么小,便明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若是当年“他”能早点明白这个道理,那么,“他”是否又会有不一样的结局?想到这里,他不禁满意的笑了,他突然很期待,很想看看,在不久的将来,这个“天纵之才”的小师妹到底能走多远。
“那么,如你所愿,师妹。”青年温润的声音响起,石小满听到满意的答案,也放心地笑了。
青年和少女相视而笑的笑脸定格在山中清净的夏日,那么灿烂,那么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