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莎拉·康纳
《————————————————————》
“铁浮屠”是一种恐怖的战争怪兽,而对秦崇太而言,“铁浮屠”还是一种宿命般的存在。
对付“铁浮屠”,秦崇太并没有把握。
因为“铁浮屠”在东方战场上还没有出现过,也就是说,东方军还没有对付“铁浮屠”的经验。
从泛欧军莱因哈特发来的情报来看,“铁浮屠”真可谓陆战的终极大杀器,绝对是那种可以改变战争走向的机器。
在私下里,伊莉莎白也告诫过秦崇太,在没有十足的把握对付“铁浮屠”之前,一定要避免与之正面交战。
那个时候,秦崇太已经将谋划的“直捣黄龙”计划(注:详见本书第二卷之“一盘没下的棋”等章节。)透露给了伊莉莎白。
看来伊莉莎白认为,“铁浮屠”这种“终结者”,已成为人类战胜“天网”的巨大障碍。
“铁浮屠”在泛欧战场出现的时候,秦崇太的“直捣黄龙”计划已经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泛欧军的北非军团对“欧洲塔防区”的攻击,就是为了呼应东方军的“直捣黄龙”计划,正式因为“铁浮屠”的出现,才使得北非军团铩羽而归。
北非军团为泛欧军主力,在反攻泛欧的“度假结束”计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少量以“铁浮屠”为先导的“终结者”部队,就迫使北非军团步步后撤,“铁浮屠”的战斗力可见一斑。
更何况连莱因哈特这样的天才,后来也在“铁浮屠”身上碰了好几个钉子。
秦崇太不是轻敌的人,对于机器文明的技术能力,他比任何人都要认识得深刻。
但在当时,秦崇太决定继续实施“直捣黄龙”计划——而且还要提前实施。
他看得清楚,“铁浮屠”当时在泛欧战场出现,还是试验性质的,“铁浮屠”这种极致的“终结者”需要消耗巨量战争资源,即便是“天网”也无法短期内大量制造出来。
秦崇太是准备在“铁浮屠”形成决定性的战斗力之前,完成自己的战略计划。
秦崇太根据当时的战局,准备先下手为强,“直捣黄龙”计划如若成功,则东方战场乃至全球战局都大局已定,到那时即便“铁浮屠”有再大的本事,也是无法扭转形势了。
而且秦崇太从卡特拉(注:卡特拉是当时东方军的情报部负责人。)和“大V”(注:“大V”是“枉死城”地下组织的首领,身份至今存疑,详见本书第二卷之“黑名单上的人”以及“WeareV”等章节。)那里的来的绝密情报,“铁浮屠”的工艺厂就在“天都”(注:即“西安蜂巢”),而“直捣黄龙”的目标正是“天都”……
这是一个多么巧妙而又伟大的战略啊!
可悲的是,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太残酷!
“本仁寺之变”……“狂蟒之灾”……(注:详见本书第二卷中的相关章节。)
一连串不堪回首的变故之后,世界依然、却物是人非……
秦崇太顶着巨大的悲痛,对“直捣黄龙”计划作出重大修改,这才有了现在的“中原大会战”。
可“铁浮屠”的战斗力,也于此间形成了。
“‘铁浮屠’,……终究还是要与之正面一战啊!”
听到‘铁浮屠’出现的消息,秦崇太不禁有些感慨。但他又随即收拾心境,开始思索下一步的方略,于是他和朴正阳一起,快步走到全息作战地图中央。
“‘天网’的机器集群从三个方向……这里、这里、这里……发动进攻,攻击规模和“终结者”的数量目前还不明确,其中衡阳出击之敌以‘铁浮屠’为先导,突进速度十分惊人,我41军22师、19师阵地结合部被突破、41军预备队的反击失利……”
朴正阳熟练地在全息地图上为秦崇太指明战场关键点,但秦崇太却更关心其他的因素。
“‘铁浮屠’是从‘衡阳蚁穴’中发动反攻的吗?为什么之前没有‘铁浮屠’在那个方向的情报?‘铁浮屠’的数量是多少?”
秦崇太冷静而严厉地打断了朴正阳,接连发出一连串疑问。朴正阳也不慌不乱,一一做出了解释,
“‘铁浮屠’是从‘衡阳蚁穴’之中发动进攻的。‘天网’在合肥方向进攻受阻后,‘铁甲龙’列车几乎24小时不停地在中原战区穿梭,两天前一辆‘铁甲龙’驶入‘衡阳蚁穴’,侦察和情报都没有发现其上有‘铁浮屠’的踪迹,但从目前出现的‘铁浮屠’数量来看,‘天网’很可能是把‘铁浮屠’运输车厢伪装成了重装护卫车厢,这两项的数据吻合——都是5……”
“5座?只有5座‘铁浮屠’?5座‘铁浮屠’的就已经造成那么大的破坏了!”
秦崇太有着超乎常人的“跳跃式思维模式”,在听着朴正阳解释的时候,他已经在思考其他问题了,
“‘铁浮屠’果然十分了得!绝大多数情况下,类似‘铁浮图’这种大杀器出现的时候,就代表着‘天网’要发动总攻了,起码也是代表了“天网”的主攻方向。但是……”
秦崇太的疑虑,主要来自于现实与直觉的差异。
“5座?真的只有这么些吗?‘铁浮屠’、‘天网’……还有那个消失了很久的‘skyns’……”
朴正阳见秦崇太皱着眉头不吭声,以为他是在考虑在衡阳方向如何应对的问题,于是就开始对战局进行说明,
“‘衡阳’之敌的攻击方向是贵阳,另外两路敌人从长沙和福州方向出击,攻击方向是南昌……‘天网’这波攻击非常凶狠,看形势是想断我军的后路了……”
“把信阳的战况发到地图上来。”就在朴正阳滔滔不绝的时候,秦崇太突然说了这么句话。
“是……?”朴正阳一愣,脑子一时没转过弯来。
“信阳!石宏将军的11军那边,要详细数据。”
秦崇太说得明白,朴正阳却很诧异——
“几乎所有的大状况都出现在南部,为什么统帅却要北面信阳方向的数据呢?“
这时秦崇太回过了头,见朴正阳一脸憔悴的模样,于是说道:“朴,你盯很久了,去休息一下,也安排下面的同志去轮休。”
要说累朴正阳肯定是累的,为了驱除疲劳坚守岗位,他还服用了一些“Z5剂”(注:“Z剂”是东方军研发的“综合作战制剂”,“Z5”是剂量轻、偏兴奋效果的一类“Z剂”。详见本书第二卷之“T剂”章节。),但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又有谁不辛苦呢?而且据他个人判断,“天网”要在衡阳方向有大动作,也许“天网”的总攻就要在那个方向发起了,作为东方军的总参谋长,这个时候离开最高统帅显然不合适。
“司令员同志,我还行,这个时候……”
“去休息,这是命令!”秦崇太扭过头去,继续皱着眉头盯着屏幕,但口气却不容质疑。
朴正阳了解统帅的脾气,于是不再多言、立正敬礼离开了,他走后不一会,11军防区的作战详情就发到了秦崇太面前的地图上。
《————————————————————》
青年之字典,
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
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身自由之精神,
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
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
——李大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