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康纳先后向东方战场派驻了7支分遣队,其中4支被派往中国,一支派往东北亚战区,一支派往南亚战区,一支派往印度战区,一支派往中西亚战区,但因为泛欧战场同意协助建立东方战场、帮助中西亚战区的组建,所以被派往中西亚战区的那支分遣队,不久就转往印度和藏区方向工作了。
第一东方分遣队的队长是利昂·莱德曼,副队长就是本杰明·彭,队员中还包卡特拉·莫伽多、格兰特·希尔(注:格兰特·希尔随分遣队登陆东方后,暂时留在了东北亚战区进行协助人员撤离疏散、建立敌后根据地等工作,后来随第三批从白令海峡登陆的东方分遣队,绕道远东、蒙古、新疆、西藏、四川,最后进入云南,在方舟3年初才与本杰明·彭会合。)等日后东方战场的重要领导人。大约在方舟元年9月底时,利昂·莱德曼就与约翰·康纳一同完成了第一东方分遣队的组建,因为战局严峻、时间紧迫,按照约翰·康纳的设想,第一东方分遣队将采取边战斗边学习的方式,从美国本土经由加拿大、阿拉斯加和白令海峡,最后从俄罗斯远东地区登陆东方战场,第一东方分遣队责任重大、面临诸多不确定的危险,为了给予第一分遣队尽可能多的帮助,约翰·康纳与这支分遣队同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并同他们一道在加拿大做了短暂停留,帮助加拿大战区反抗军的建立,之后利昂·莱德曼与约翰·康纳在加拿大战区告别,率分遣队进入阿拉斯加准备通过白令海峡,但那时“天网”已经在阿拉斯加建立起了据点,(注:这就是日后“阿拉斯加蜂巢”的基础。),利昂·莱德曼在率部偷渡白令海峡时与“终结者”巡逻队发生遭遇战,他为掩护部下负重伤无法前行,只好留下,改由副队长本杰明·彭继续率队前行,(注:利昂·莱德曼伤愈后,被任命为大洋洲分遣队的队长,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他于途中不幸牺牲。)在本杰明·彭登陆远东前,驻韩美军军官比尔·加里森,已经根据北美军乔治·阿什当将军的命令,在那里集结了一支部队,这支部队的人员包括驻韩驻日美军的志愿者、以及一些由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军人组成的国际战士,其中就包括朴正阳(注:朴正阳是韩国海军军官,秦崇太加入反抗军时,他正在中国中央做独立师的代表。)和小林觉,比尔·加里森的部队接应第一东方分遣队登陆东方后,两支部队合并为教导独立团,教导独立团是独立师的前身,也是最早由教导团直接领导的反抗军武装力量,本杰明·彭率领独立团在远东活动期间,救下了叶莲娜·萨芬娜,在与中国临时中央取得了联系后,本杰明·彭立即率独立团从远东进入中国东北地区,并随着“天网”在中国的扩张路径一路南下,协助中国军队不断打击“天网”,但因为临时中央对教导团多有猜忌,所以教导独立团的规模始终停留在“团”的建制上,“江防作战”展开前,中央迫于敌情及与人类联盟合作的事实,允许独立团扩军协助防守“长江防线”,但仍对教导团在许多地方有制约,“江防作战”惨败后,中国与人类联盟的合作全面展开,中国中央与人类联盟进入了“蜜月期”,独立团获得了中央的大力支持,秦崇太被解救时,独立团刚被正式扩编为教导独立师,开始全面协助东方军的建立,并且在各方面获得了相当大的自主权,独立师也是防守江南“安全线”的重要军事力量,在经过中央同意后,独立师甚至有权直辖周边部队。
在东方战场成立后,所有的教导团成员统一归属独立师的序列。因而括德克·海因里希(注:德克·海因里希是印度分遣队的队长,秦崇太加入反抗军时,他还在协助印度方面军作战。)、罗伯特·威尔逊(注:罗伯特·威尔逊南亚分遣队的队长,他也是著名的计算机专家。秦崇太加入反抗军时,罗伯特·威尔逊正在加紧协助南亚方面军的组建,南亚战区是东方战场的根本,南亚方面军是日后东方军的主力。)等后来的名将也成为了独立师的一员,但这里要说明的是,因为东北亚战区的的环境极为恶劣的,后来又遭到“天网”中原塔防区的阻断,为了帮助东北亚方面军坚持斗争,安德烈·林德领导的东北亚先遣队长期留在那里工作,直到阿不尔斯继任东北亚方面军司令后,安德烈·林德才到了南亚战区。
独立师在东方战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岳无忌、罗纳德·泰戈尔(注:秦崇太加入反抗军时,他还是印度方面军的一名低层军官)、郑黎佩秀等之后“少壮派”(注:见本书第一卷之“吴哥会议”等相关章节。)的主要成员,也于期间陆续与独立师有了联系。
独立团、独立师直至后来的独立军,始终是是东方军中最具战斗力的部队之一,但因为“‘审判日’触发国的教导团领导下部队”的身份,始终令东方军中央无法释怀,直到一个人的加入,才令这支部队发生了质变。
方舟2年10月5日,一个自称在“枉死城”中坚持了300多天的奴隶被独立师救出,但没有任何能证明他经历和身世的证据,(注:后来中央因故要深入调查他的身份,总算找到了他的个人档案,总算证明了有过这么个人,但除了这份文字性的档案,没找到一个能证明他过去的人。而且他的档案及相关调查记录,在“二审日”的时候被“天网”获悉,由此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当然一个人失去一切的情况,在启示录的乱世也时有发生,但没有一个能证明某人过去的情况,确实还是非常罕见的。
这个人就是秦崇太,在启示录时代,人们更熟悉的是他的绰号——行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