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周革,柳州新安府金鱼县人。
先祖曾官拜偏将军,家传多有兵书,自幼苦读,文思敏捷,聪慧通达,多帮父亲处理事务,得体大方,为乡人所称赞。
十六岁时,长兄应征从军,其年,朝廷大军和蛮人大战,惨败,十中不过一二成逃回,长兄死于战场。周革闻之悲泣不已,朝廷欲报仇,再征兵,遂从军。
第二次战争,朝廷大军和蛮夷大军处于僵持阶段,周革因作战勇猛,斩杀蛮人数多,屡屡立下大功,提拔迅速,十九岁,升为校尉,二十一岁,升为中郎将,二十三岁升为偏将军。
大梁泰安十二年,天下大乱,农民起义,诸侯并起,皇室势微,权臣倾轧,一时间烽火四起,盗贼乱窜,民不聊生。
周革目睹百姓艰辛,绝望,死亡,人命如草芥,朝廷腐败,官员竭嘶底里盘剥,压榨,遂决心起兵推翻大齐,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泰安十四年初,武将何沛作乱,残杀大臣,挟持天子,滥施暴政,京城大乱。天下太守,郡守,纷纷勤王。
泰安十四年十月,周革发十万北军,一举南下!势如破竹,沿路荡平贼寇,叛军,行军至京城,和诸侯会聚,因出身贫贱为诸侯排挤,大怒,遂发兵率先破入京城,杀掉何沛,夺得救驾首功。
因功高,被皇帝封为镇北将军!
泰安十五年,大旱,天下大乱,盗贼群起,数百万难民被裹挟,诸侯拥兵自重,互相征伐,一时间局势混乱。
周革奉皇帝诏,发兵平叛,镇压!
这一阶段,费时八年,终削平天下,而各路反王,或死,或养,或囚。
大梁皇帝禅让,周革登基,定国号“齐”,立年号“盛世”,大封功臣。
乱世初平,周革虚心纳谏,厉行俭约,轻徭薄赋,下令官府提供和协调耕牛使用,打造铁具,发放种子,致力于恢复民生;同时放宽律法,废除数十条死刑;大开恩科,补足各地官员。
盛世十年,正是大丰收连续三年,民资日趋丰富,财产增加,社会稳定,民心安康,饱经战乱的创伤逐渐愈合,天下焕然一新,车马人流渐兴,店铺林立,商业活跃。
官员各司其职,井然有序;百姓们愁苦的脸上多了几分笑意,有了谈天说地的闲情,小曲,说书也渐渐有了市场。
周革勤政十年,百业复兴,制定施政朝纲,律法,科举,一个皇朝的中心框架确定,他自信子孙辈依此治世,选贤任能,几百年江山当无问题。
江山安稳,百姓也开始安居乐业,五谷丰登,民心思安,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盛世必将到来,展望**人物,才气傲骨,鼎盛繁华。
周革遍览史书,深知皇朝兴衰,实难抵抗,宛如生死轮回,皇朝也是个脆弱的组合体,天灾人祸,一不小心,就可能颠覆。而百姓随波逐流,言轻力微,苦处难言,天下兴盛,则饱受官员贵族欺压:天下大乱,则饱受战乱,人命如草芥。正所谓“亡,百姓苦;兴,百姓亦苦”!坐皇帝十年,威严日重,但治理天下仍感困难重重,努力改变豪门对平民的蔑视,主张一视同仁,但贵贱,上下仍然深入人心,有心改变却无好法子,因为这是统治的基础!强行改变,很可能江山不稳,战火重燃!
每逢深夜,便常常想起年少时,目睹百姓苦苦挣扎的景象,小吏的刁难,官员的漠视,冷笑,他对上下,贵贱,君臣的深深迷惑和不甘。还记得少年时的誓言:让天下人人喜笑颜开,忧愁尽去,锦衣玉食,公理昭昭,还一个真正太平盛世!这个誓言他一刻不曾忘却,时刻想着如何,当将军时如此,当皇帝也如此,只是苦于没有好法子,愁白头发,焦急心情,亦无用处。
征战几经生死危难,岁月无情,如今他已经四十二岁,早年打仗留下的创伤,历年积累的疲劳,加上身体每况日下,不得不让他下定决心,趁现在尚有精力,趁天下基本安稳,去实现少年时的梦想!哪怕实现不了,至少也努力去追寻过了!皇帝虽好,位子天下独尊,但周革一点也不留念,他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开始崭新的旅途!
周革遂回宫与皇后商量,议传大位,同时告知想法,作沟通。
皇后何萱贤惠大方,尚幼小时便由双方父母定下亲事,而且一起长大,与周革青梅竹马,彼此十分爱慕,默契,感情真挚,他们一起经历战乱,共经患难,生死危机,感情深厚纯实。她为周革生下二子一女,长子周端,即皇太子,次子周邈,小女周妙雨。
周革一生极为尊重皇后,从不纳妃,后宫始终只有一人!他见到何萱,道明来意,何萱是个贤惠的性子,每逢大事冷静思索,只要夫君不行差踏错,都是全力支持,协助,但初闻此事,仍颜色微变。
她沉思片刻,苦笑道:“皇上,虽事急,但臣妾仍会支持你!以往早对太子多加历练,登上帝位顺理成章,应当能安稳过渡,只要皇上退位为太上皇,加以震慑一段时间,再悄然离去,如此帝国平稳过渡,当不是问题!只是臣妾担心的是,皇上您的身体,毕竟不再年轻,再去闯荡,委实不宜,如何让臣妾放心的下?”
周革道:“小萱,你我年已中年,但余生安享富贵实非我愿,我只想再为天下百姓做点事,实现多年夙愿!现在我们的帝国虽几经改制,仍不能满意,总觉得从根子上便偏离方向。此回正好下定决心,去寻得真理!”
何萱劝道:“皇上,何不派遣他人前去?何必亲身犯险!”
周革坚毅道:“天下重任,安可托人?舍我其谁!”
何萱展颜笑道:“皇上豪情不减当年,如此,臣妾恭祝皇上此去得偿心愿!”笑声带着难言的苦处,本以为半生担忧,奔波,后半生总能安稳些,没想到夫君又要离家出走,而这一去,如当年参军,提心吊胆,深恐不能再相见!但是她理解,并艰难支持。
周革拥抱何萱,感受着夫妻间余下不多的温存。
盛世十年九月金秋,太祖圣旨下,传位于太子周端,同时退位为太上皇,居深宫,凡大小事一律交由新皇帝处理,群臣不得再来禀报。
十二月,周革悄然离开京城。
<ahref=http://www.*****.c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