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捕快界的三大捕快之争终于落下了帷幕。
神捕萧風囬这是毋庸置疑的答案。除此之外,银捕和铜捕也有了人选——银捕寒皓月;铜捕展辰。
展辰是竹琴少年,寒皓月便是那名白衣人。若说展辰,不出萧風囬所料,他比萧風囬小了三岁,刚满十七,倒是和寒皓月正好一个年纪,在武艺方面也确有过人天赋,且生在武艺世家,在京城也算小有名气,他来做捕快是为了完成父亲遗愿。
这家伙也算个清白世家的公子。
当然,还有一个人,便是白衣人寒皓月。
如果当时萧風囬没有停下,这世上恐怕就不会有寒皓月和展辰了。这也是铁血想不明白的地方——神捕为什么要手下留情,这可不是他的作风。
那也是后来,听银捕寒皓月偶然提起,才明白其中的缘由——寒皓月不漂亮不出众却幸存下来,是因为她与那位神捕关系非同一般。
若按寒皓月那年十七岁算起,她和萧風囬已相识十四年。
他们是师兄妹。
这两人自幼一同在古天山长大,从小一起习武,只不过萧風囬还是一个襁褓婴儿的时候师父就已经收留了他,他是一个弃婴,师父见到他时已经奄奄一息,便抱养了他。
按师父的话来说,当时正是春天,“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本是描写美女的诗,却捻出了‘风回’二字作为‘風囬’来作为他的名字,至于‘萧’,是因为师父本姓为萧,便叫这个弃婴为‘萧風囬’。
师傅很喜欢他,不是一般的偏爱,甚至喜欢到了不能简单的说是视如己出。师傅弟子那么多,萧風囬师兄师姐数不胜数,但却只有他随了师父本姓。
直到萧風囬六岁那年,天赋异禀的他已经有了成大器之势,师傅对他越加器重了。
而那一年乱军进京,师父又救下了一个人,是个女孩子。
寒夜明月,空灵无限。
师父叫她寒皓月。
寒皓月那时只是个三岁的小娃娃。
可是萧風囬并不喜欢这个突然多出来的师妹。
因为她来了,师父就让所有师兄师姐都离开师门,专门培养萧風囬和寒皓月。
当他的师妹,她也配?
萧風囬认为他和寒皓月从来就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的确,一直如此。
直到萧風囬十四岁时,他已经武功过人,深得师父喜爱,寒皓月也不差,十一岁的年纪也已经会运用十八般武艺了。当然,没那么熟练。
古代男子十五岁加冠成年,,师父认为萧風囬天生璞玉,在加冠礼前应当还出去历练历练,否则空有一身好武艺也无济于事。于是十四岁的萧風囬便拜别了师父,轻装出山了。
那年他只不过是个孩子,在外的两年,他从未回过古天山,毫无音讯。
直到十六岁时一举斩下京城神捕宝座这才一鸣惊人,师父这才放下了心。
而当他二十岁时,十七岁的寒皓月也来到了捕快界,按寒皓月的话来说,是师父放心不下萧風囬一人在外无人照应,特地派了自己来帮衬他的。
肉麻一点,这两人也算半个青梅竹马。
纵使相比之下,竹马的光环似乎的的确确掩盖了青梅。
......
银捕铜捕一落幕,便是浩浩荡荡的加典礼了。
寒皓月兴奋地在新布置好的房间里蹦跶,身上的伤都好得差不多了,作为新上任的银捕,她心里也是少不了激动,萧風囬性子总是淡淡的,眉宇之间似乎总有想不完的事情,而她却是喜怒皆形于色,藏都藏不住的直率。
所以当萧風囬横眉冷眼瞪着她拷问为什么用这么愚蠢的方式来捕快界时,她也只是嘴巴一嘟,翻了翻白眼便不理会萧風囬了。
她才十七岁,一个最有热血和憧憬的年纪。
展辰坐在窗前,窗外的一个池塘里开满了荷花,红,粉,白;争相开放,清香扑鼻,池塘边是一簇青竹,青翠欲滴,引人入胜。
他的房间倒是被安放在了较偏僻的角落,虽然偏僻,倒也安静,尤其是旁边的一池荷花和一簇青竹让他喜不胜收。所以当冷面绷着脸告诉他的房间时,他不但没有生气,却仍是浅浅一笑,略显青涩的声音淡淡的说了一句“:多谢。”
......
——嘎吱
寒皓月把自己房门打开了,屋外站着身穿铜捕吉服的展辰。
寒皓月的银捕吉服是用银线白绸所制,胸口正中用银线纹上了一个大大的‘捕’字,捕快腰牌也的确是用纯银所制,上面的刻上了——银捕寒皓月。
一身洁白,和明月一样空洁,倒是与那支银玉做的‘伢情’极为相配。
展辰的吉服是深蓝色的,可无论什么颜色的衣服穿在他身上,似乎都会被那道无害的微笑而变得出世空洁。
腰上系的腰牌上刻着——铜捕展辰。
“多漂亮的琴,它有名字吗?”寒皓月敞开房门,请展辰进来,随身带的那把半透明的琴自然引起了寒皓月的注意。
“:......家父并没有告诉其名,我也愿它一世无名。”少年莫名地脸红了,接过寒皓月递过来的茶水,黑色的眼睛也不由自主地向古琴看去。
寒皓月察觉到了少年声音中微微的颤动,心中却有了一丝莫名的伤感。
“:为何愿它一世无名?”
“:若有名......终将引来后世无限争端,”少年的眼睛抬了起来,阳光落在了他的额头上,滑到了他的眼波里,寒皓月看不清其中的味道。“:我只想平淡使其一生。”
少年算不上俊美,可这样的对话,后来的后来才知道竟这样无法忘怀。
寒皓月点了点头,算是默认。
然而少年却又开口了“:......若你愿意......叫它竹琴便好。”
竹清色的琴,便叫竹琴。
真好。
“只是......还请不要告诉他人。”少年却又郑重地叮嘱了一句。
皓月的第一反应是好笑,都这么大的人了,还玩这样承诺一般的游戏。
可当她看到展辰认真的表情后,却又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这也许是一种惯性。
那个时候都还很年轻,很幼稚,都会去追求较美好的事物。这是人之常情,亦是本性,可后来仔细想想,才会发现逝去的年华才是真正的“琴瑟在御,莫不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