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收拾简单的行李,再一次踏上他乡的列车,像最初那年去广东的打工之路一样。只是这一次她不再害怕,她知道大山那边是什么,那是另外的城市,比自己家乡发展的更好的地方,这里有更多的机会和角逐的梦想,而自己也不再像当年那样懵懂无知,回来读了七年书,也许这七年不一定能成就什么,所学的专业也不一定在以后的工作中派上用场,但是在她个人主见,形成的思维逻辑方面,她成熟了很多,考虑问题也比较周全,她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一个人在一个陌生城市带来的吃穿住的问题,再也不会像当年那样惊慌和恐惧。
别了,我的家乡,我对你有太多的眷恋,但是我却拼凑不出我的梦想和幸福。
别了,生命中那些过客,我的人生该重新启航。
秦小西选择去了申城,要去就去大都市,吸引她的不只是世博会、东方明珠,还有上海外国语学院,她想看看这个年年出题考四六级的大学府是个什么样子,以及这个城市发展起来的历史,她觉得自己的经历就跟这个城市的发展一样,它本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原以为会无名地安然度过,可是被八国联军打成通商口岸过后,就没有一天平息,从此承载着历史的沧桑,一路跌跌撞撞的成长,终于成为世界瞩目的大都市。秦小西希望在这里能自立自强,找到属于自己的宿命。
大都市到底是大都市,一下火车,她就被就挤入人山人海,光走地下通道都走了半个小时,地下室都是两层或三层的,靠电梯和楼道两种方式输送,里面还有超市、餐馆以及各种做促销的活动,各种新奇充盈了小西的大脑,在视觉上展现出繁华的景象。迂迂回回辗辗转转半天才绕回地面,四面高楼,车辆呼啸,人们行色匆匆,相比家乡的城市,这里的节奏还真不是一般的快,就跟看碟片放快进了一样。
谁也不认识她,她也谁都不认识。这种感觉,很好。她开始喜欢一个人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像自由的幽灵一样飘荡,她不再害怕孤单,也不再恐惧,她明白,自己必须像一个勇士一样去迎战生活的困难。
她第一步,就是找一个网吧,奋战三天三夜,海投简历。买了张地图,在手机上搜最近的网吧,沿路找去。
她发现自己投的简历,并不是那么快就有人回复,得自己主动出击,她直接简历先不投,挨个打电话去,看是否在招人,然后直接带简历过去。这样效果果然很快,招不招的,立马就知道了,然后按由近到远来挨家去面试,她一天跑两到三家,晚上在网吧过夜,吃着方便面,拎着行李箱穿梭在这个城市里。
可是竞争是残酷的,她的学校并不是名牌,贵州省对于上海的这样的大都市来说,那是一个偏远而贫困的山区。人家除了嫌她没有工作经验,还嫌她的教育背景不是那么好,又没有什么特长,所以她屡战屡败。
但越是这样,她越是发誓一定要在这里找到工作,一定要在这里立足。
折腾了几天,眼看钱包越来越瘪了不说,自己不能一直这样泡网吧里,得有个落脚点,梳妆整洁才好继续面试。租房的话,工作在哪里都不知道,提前租好不妥,而且自己所剩的钱已经不够在大上海这样的地方租个像样的房子了。她决定找个酒店当服务员,酒店是个管吃管住的地方,她以前寒署假有在酒店上班的经验。因为服务员的要求不高,小西很快就落实了自己的吃住问题。她一下班就去网吧搜工作,然后有通知面试的,她就去请假去面试,回来边上班,边等结果。
又是半个月过去了,她终于被一家刚开始做外贸的私企工厂里录用,做外贸业务员,因为也是刚开始做,而且工厂的地点有些偏,一般有经验的,对工资的要求高,工厂聘不起,要么就是嫌地方偏,不愿意来。可小西不一样,她找了半个多月了,何况这又是第一家希望通知她去上班的,还能用上英语,又不嫌她没有工作经验,这对她来说,就是个机会,要不然她就只能将就去面试文员或助理之类的工作了,那么她大学四年的英语专业,不白学了吗?由于她学的是师范类的教育英语,跟外贸业务并不对口,所以在这个不乏英语人才的城市,能找到这么一个工作,她是非常珍惜的。那是2011年,工厂给她开的月薪才两千,八小时制,双休。
对于新的工作,秦小西有些不适应,因为安排了她一个座位过后,给了句,你先熟悉一下产品,之后就再没有人安排她去做什么,也没有教她怎么做。她只好自己琢磨着怎样入手了解产品,外贸是做什么,有哪些流程。她每天上午在办公室解读同事的一些单据,看订单资料,下午的时候,便跟工人泡在一起,去了解每个产品所要用到的每一个配件及其功能,有哪些产品款式,各有什么优缺点,但是大部分情况是工人只知道生产和计件,具体客户拿回去怎么用他们并不知道,秦小西能学到的就是质量方面的管控。有时候别的同事有客户来访,她也厚着脸皮子跟着去听,发现每个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都不一样,各个海外市场的产品定位或款式也不一样,在报价方面客户有些过分的要求或者讨价还价的时候以及一些产品保质期或损失要求赔偿的时候,小西一时不知道怎样去应对。除此之外,还需要对这些国外来的客户的接送,招待吃饭,这期间可能聊的不是工作上的问题,也会聊点别的题外话,这就要求做业务不止是对产品特别熟悉,懂得老板的价格和服务底线以及工厂的生产能力,在谈判签合同时涉及到的保密协议等法律问题,还得多方面了解经济社会生活及文化习俗,在吃饭时闲聊不至于尴尬,更要了解一些中国菜怎样翻译成英文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小西在学校里接触不到的。
生活上,小西跟住在公司租的宿舍里,说是宿舍,其实就是私人民房,一个人的单间,五楼,没有电梯,马桶是坏的,窗户也是漏风的,门锁也不太好,小西试图跟公司反应,可是没有找到更适合的房子,一直就拖着。小西一个女孩子家家,夜里总是睡不好,东西放在宿舍白天没个人也没觉得不安全,虽然没有什么贵重的东西。想着工作才开始,至少得在这学习工作至少两三年,她就沉不住气,只好自己买来锁问店家怎么换,再摸索着自己弄,窗户也是叫人来换了玻璃,再装上防盗窗,可看上去还是很简陋,一点都不像家的样子,周末她又去淘来一些墙纸,将四周有斑点和划痕的墙壁给贴起来,再换了一盏亮一点的灯便于学习。她忙了好几个周末,这才像个家。
从此,她便开始了两点一线的生活,单调而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