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过了多久,耿於武终于醒了。如果不是耿於武天赋异禀,中了这样深的刀伤,根本是醒不过来的。
耿於武睁开眼,看到大白猴正在喂自己吃一块白色的东西。这东西虽然不好吃,但是每下吃一口就觉得自己的身体恢复了一点。等到吃完了这块东西,耿於武觉得,现在的身体,比受伤之前还要强多了。此时的体内精力充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而且,真气在体内游走的更快了。
原来,这大白猴在耿於武与二人打斗之时,藏在了草丛中。待见到耿於武受了重伤,这猴子马上跑到了很远的一座山上,采了一块千年伏苓回来给耿於武吃了下去。
这块千年伏苓本来是猴子自己留着修炼时用的。现在为了救人,顾不了那么多,忍痛采了出来。
只这一块千年伏苓,是多少想修仙之人梦中都想得到东西。就是平常的人,吃了它,也能无病无灾的活过一百五十岁。
再说李心启在驿馆休息了一阵,伙夫过来给李心启送饭。吃饭的时候,众人发现不见了耿於武。草草的吃过饭之后,众人四处寻找耿於武,可是怎么找也找不到。李心启在来的路上遇到了两次危险,现在耿於武又不见了,此时李心启的心里也有点急了。
众人一连找了二天,也不见耿於武的踪影,今天早上李心启和南诏国王子又派了俩路人,分头出去寻找耿於武。
就在李心启焦急万分时,只见耿於武扛着一条黑色的大棍,带着一个通体雪白的大白猿,高高兴兴的回来了。
耿於武见众人都处出寻找自己,当下十分歉意。对李心启报了平安,又带着大白猿和李心启回了房。耿於武没等李心启寻问,便一五一十的将自己这俩天的经历说了出来。
李心启听了耿於武这俩天的经历,也很为耿於武高兴。这白猿自打见了李心启,就对李心启显示了很高的热情。待李心启与耿於武说完了话。这白猿竟然跪在了李心启面前,看那意思,是想拜李心启为师。
李心启虽然自幼出家,心如止水,但终是童心未泯。一时高兴,与这白猿比比划划的谈了起来。耿於武也不知二人在比划些什么。过了一会,李心启出去取了几张纸和笔,竟然同这白猿“手谈”了起来。
这老白猿竟然会写字!
耿於武一看,脸红了,自己竟然连个猴儿都不如。
师父白心民和李心启常常有教耿於武认字的想法,但耿於武一直不想学。现在耿於武才觉得真的该学着认字了,不然连个猴都不如。
这白猿用写字的方法告诉李心启,自打一见到李心启,这白猿就感觉到李心启身上有一股“气”的存在。这股气让白猿觉得很舒服,觉得李心启一定有什么很好的修炼方法,于是想拜李心启为师。
耿於武知道了白猿的想法后,也帮着白猿说情。最后李心启决定正式收这白猿做徒弟,并给白猿起个法名为“袁於悟”。
白猿当下高兴的给李心启拜了三拜。算是正式做了李心启的徒弟。
李心启觉得大白猿的事,最好不要让其它人知道。特别是大白猿能通人语和大白猿的藏宝洞这两件事,一定不能让其它人知道。以免让贪财之人知晓了,给这大白猿带来祸端。
从此以后,这大白猿每天晚上来到李心启的住处,随他修心炼气。天快亮时便离开不知行踪。但无论李心启的队伍行到何处,这大白猿总能找到的住处,态度认真的跟着他修道。
再说众人见耿於武安全的回来了,便通知其它寻人的人都回到了驿馆。吃了早饭,两队人马上路,继续向南诏国都行去。
出了这个集市,所行之路渐渐宽了起来。不似从前那么难行了。此时,经过几天的相处,因李心启平易近人,南诏王子世利龙、侍卫段元祖二人性格豪爽,所以几个年轻人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就在李心启的队伍还在向南诏国都前行时,一个妖魅的身影已在李心启之前潜入了南诏国都。
又行了几日,南诏国都已在眼前。
就在南诏国都城门外,南诏王率领自己的另外四个王子和文武百官,在城门外列队迎接李心启的到来。李心启想到,马上就要见到外祖母和母舅了,心里感到很温暖。不禁想起了死去多年的母妃来。
这南诏国王年过五旬,身材很高,穿着中原王朝赐与的王爵之服。这股气度,不怒自威,相貌与李心启有五分相似。虽然南诏是个小国,但这王南诏王还是有一股国王的霸气。
南诏王见到李心启的队伍来到,便上前迎接李心启。来到李心启面前时,南诏王先是倒身下拜,口称:“臣,大诏国王,叩见上国皇太弟世子永王殿下。”其它南诏大臣也跪下参拜李心启。
因南诏国是中原帝国的番国,上国臣为下国君。李心启一出生便被封为永王。所以南诏王虽然见到的是自己的外甥,但于礼制上也是先行君臣大礼再行家礼。
李心启忙将南诏国王扶起道:“孩儿心启拜见娘舅!”说完便倒身下拜。南诏国王待李心启拜了三拜之后将李心启扶起。二人都眼含热泪。李心启又与四个南诏王子,自己的表兄弟相见。一一见过之后,众人相携着,进入了南诏都城。
李心启见这南诏都城,虽然不如中原帝京那样规模宏大,却也是楼台殿阁,商贾云集。各色的族人穿着各自民族特点的服饰,挤在路的俩旁看着李心启和南诏王。
这南诏国的法度不似中原帝国那般严厉,民风也与中原相差很大。无论男女老幼都可出街游玩。见了国君也不用跪地参拜,更不用回避。
行到王宫,南诏王太后和几位王后、王妃也一齐出宫来迎接李心启。这样的情景,在中原王朝是不会出现的。中原王朝的女人不出门见客。便是亲人来了,也只在室内等候。
只见那南诏国的老王太妃,七十岁上下的年纪,花白的头发,一脸的慈祥。见李心启来到便一把将他拉过来,抱在怀里心肝肉的叫着。李心启这还是头一次见到自己的外祖母,祖孙二人抱在一起哭了起来。很多在场的其它人,见此情景,也落下了眼泪。
待二人的心情平静了下来。李心启又拜见了几位南诏王妃。一位南诏王的正妃又将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带了出来与李心启相见,这便是皇太弟要李心启代为问候的南诏公主。
高诏公主见过李心启后,向李心启身后看了一眼,突然叫了一声,拉住耿於武的手,对着南诏王和南诏王妃道:“父王!母后!就是这位阿哥将女儿从两个贼人手中救出来的!”
众人一听这话,都很意外。
原来,这个南诏的公主,是南诏王唯一的公主,名为世百花。百花公主从小就生的漂亮非凡,长到十六岁后,更是美如天仙。
南诏王和几个王妃对这个女儿爱如掌上明珠。南诏周边几个国家的国王,王子,国内的一些王公大臣,因听说了百花公主的美貌,都曾向南诏王提过亲,可是这百花公主一个也没看上。硬不嫁人。
有一天,南诏王接到中原王朝使臣转送来的皇太弟的亲笔信。信上说,近期,皇太弟会派南诏王的外甥李心启来南诏控视外祖母和母舅,并代为皇太弟慰问百花公主。使臣又暗示了南诏王,如果俩个年轻人相互看着好的话,可以近一步加深两国的关系。
南诏王看了书信十分高兴。马上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王太后和王后。而王太后及王妃众人却觉得百花公主不该远嫁中原王朝。因为上一代南诏公主嫁到中原王朝后,据本国的使臣回来报说,公主在那生活的并不快乐。果然,十年之后就死了。
但南诏王却很想促成此事。南诏王对百花公主说了此事后。百花公主表示,如果看中了中原的王子,就嫁过去,如果看不中,就不嫁。
此时南诏的风俗,女儿想嫁什么人,主要的还是女儿自己看中了算。父母不会过于干涉。南诏王看了看自己的爱女,又想了想自己的妹妹,最后同意了百花公主的想法。
可就在前几天,这百花公主一个人偷着跑出宫玩耍时,遇到一个卖香粉的老太太。这个老太太卖的香粉很好。离很远就闻出来与众不同的香味。百花分主过去闻了一闻这老太太的香粉,便失去了知觉。
那老太太让百花公主随着她走了,走到一个隐蔽之处,又将这百花公主交给了两个人。这两个人马上将百花公主藏入了一辆车,偷偷的将公主运出了都城。
这二人料定,公主失踪,宫中一定会派出大量人马出来寻找。为了避开追兵,二人便尽量向山高林密之处行走。到了没有路的地方。二人便弃了车,将公主用绳子绑了起来,堵了嘴,扛着公主沿着山间的小路向南诏国境外行去。行了几天,他们的行踪让白猿看到了。
原来这白猿本是南诏国王宫中豢养的一只异兽。
三百年前曾有一个王子看出这白猿已通人的言语,便教这白猿读书写字。这白猿虽没学会人言,但在这王子的教导下,学会了写字。因这南诏国汉化很久,王公大臣都以会说汉话,会写汉字为荣。因此,这白猿也学得能写汉字,听懂汉话。
后来,这白猿生出灵性,一百多年前逃出了南诏王宫。这白猿虽然逃出了王宫。但是每隔一二年,会偷偷的溜回到王宫中看望自己的子孙后代,所以南诏国**中的人,这白猿几乎都认识。
这一日,白猿在山中玩耍,见到俩个人扛着一个女子向国境的方向逃去。这白猿认出是百花公主。便打算下山去找人来救公主。因为一时口渴,偷喝了猎人的酒,多喝了几口醉倒在一棵树下,被这三个猎人抓了起来。
因这白猿毛皮珍贵,这几个猎人想将这白猿剥了皮卖个好价钱。却被耿於武搭救了。这白猿本想给耿於武几件宝贝谢过耿於武的救命之恩。没想到耿於武不识货,只要了那根玉石的长棍。
其实这玉石的长棍也是一件至宝。是自一棵玉树上采到的一根枝杈。
当这白猿发现耿於武也会些武艺时,便拉着耿於武去出手救下了公主。这公主见耿於武身受俩处重伤以为耿於武无论如何也活不成了,便将耿於武用树枝盖了起来。公主拾了一把弯刀,便翻山越岭找寻回家的路,走了不到一天,遇到南诏王派出来的救兵。在卫兵的护送下,公主回到了王宫。
今日,李心启来到南诏都城,公主随着众位王妃来见李心启。发现李心启身后有一个人很面熟。细看之下竟然是前几天救了自己的那个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