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威严的坐在朝堂上,下面的大臣向往常一样递了些无关紧要的褶子。太监宣读了之后,没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发生。正当所有人都以为照例会平静的下朝的时候,太监拿出一份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本朝自朕登基以来,一直未立太子。今有侍卫柳君洛护驾有功,特封为摄政王,以固国本。”
此旨一出,满堂沸腾,不少大臣都看向宰相文安。可是文安依旧一脸平静,看来是早有所闻了。终于有人安耐不住,率先出列,“皇上,侍卫护驾有功,大可赏赐金银珠宝,像这样的封赏可是史无前例啊。”
“你们也是这样觉得吗?”赵奎看向下面这些各怀心思的人,特别是宰相文安,之前跟他说的时候他的脸色就不太好。“难道你们觉得朕做什么事,都得参照古人吗?”赵奎满脸的怒意,事实上会发生什么,他早已心知肚明。只是他心意已决,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
“老臣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摄政王地位特殊,还请皇上三思。”那人立即汗水直冒,能不能给个机会把时间倒回去。皇上的性子有多残酷,他不是不知道,只是一直都很难更改自己这爱出头的个性。
“三思?对于这件事朕不知道思了多少回了,如果没有柳侍卫,坐在这的就不会是朕了。难道朕的命还抵不上一个摄政王的封位,还是吴大人你觉得朕的命只是一点珠宝首饰就能媲美的?”
被称为吴大人的人立即跪下去,他真的已经感觉到了死亡的味道,求救的看向宰相。可是宰相并不理会,仍旧平静的站着。现在的这种情况还不是他能出来的时候,做大事难保会有一些牺牲。吴大人一直太冒失,这也是他们选择他做出头鸟的原因。一个小小的吴大人换一个太子职位还是值的,他因该觉得荣幸。吴大人见宰相并不理会,只能拼命磕头,“老臣惶恐!”
“你会惶恐,我看你是不把朕放在眼里吧!”双母圆睁的赵奎还是很有皇帝风范的,至少帝王的威仪一点都比以往的皇帝差。
“臣不敢。”吴大人整个人都快趴在地上了,“这个柳侍卫,臣等并没有听说过。况且此人姓柳,与国姓不符啊。”
“放肆,朕做事难道还要听你这个臣子的吗?来人拖下去砍了。”皇帝气愤的起身,大手一挥已经有兵士过来把吴大人拉下去了。一干大臣立即安静下来,只余下吴大人的哀嚎声在回荡着。
文安知道这时候该自己出场了,“皇上,吴大人虽然言行蛮撞,可也罪不至死啊。”文安不紧不慢的说,双手虔诚的放在地上。
“宰相,你想说什么?”赵奎平静的看着下面的人,重头戏这才开始呢。事实上这一切都是他设的局,至于是什么样的局,目的是什么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吴大人说的也并非没有道理,立外姓人为摄政王的确有失考量。”
“那依宰相之意是?”
“老臣以为,皇上要怎么奖励一个人是皇上自己的事,大可以自己做主。只是社稷江山为大,固本是每个帝王都该做的事,我想皇上也不期望别人占有我赵过江山吧。”
宰相的话一说完,立即有很多大臣出来附和。皇上了然的看着这些人,没想到宰相的势力已经这么大了。没错身为皇帝,谁都不会期望自己祖辈打下的江山在自己手上易主。所以有些毒瘤,他是时候开始清一清了。不得不说,赵奎虽然**,但身为一代帝王,头脑还是非常人所能媲美的。
“宰相说的不无道理,只是圣旨一下,断无更改的可能。”赵奎固作惋惜的说道,他也很想知道他们会出什么招。
“老臣倒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
“哦,宰相直说无妨。”
“三皇子天资聪明,是所有皇子当中最聪慧之人。况且现已七岁,皇上又正值壮年,倒不如封他为太子,也好牵涉住摄政王的权利。”众人立即点头赞许,还是宰相的计策高明,可怜吴大人死了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你们觉得呢?”赵奎扫视了一下众人,见大家都不出声,看来是不会有意见了。“那就照宰相说的办,封三皇子为太子,则日册封。”
文安满意的笑了,还是娟儿聪明,想出这样一个一石二鸟之计。震儿成为太子,娟儿和他都能更好的握住权势。事情定下来之后,很快退朝了。皇帝就是皇帝,对于这个凭空冒出来的皇帝救命恩人柳君洛柳侍卫,众人充满了疑惑,却也没人敢盘问皇上。于成海已经拿着圣旨到朝阳宫宣旨了,看来这个柳公子还真是好手段。皇上不但不追究他的逃跑行为,反而还给了他这么大的一个殊荣。话说当他知道那样一个绝色美女居然是男的的时候也是惊呆了,特地的跑去看过。对于皇上的决定,他也是充满疑惑的,现在他真心的觉得帝王心海底针呐。
朝阳宫内,柳君洛莫名其妙的看着突然而来的一大帮人,今天的朝阳宫怎么这么热闹。皱着眉头看着前面的领头人,于大总管驾到,可不是什么好事,况且他手中黄色的物品不会是圣旨吧?
于成海把圣旨打开,柳君洛立即跪下,“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柳君洛柳侍卫护驾有功,特封为摄政王,钦此!”摄政王?柳君洛无法置信的看着头上的圣旨,他还以为是来要他命的呢。只是这个皇上到底要做什么,把他强留下来,到底是为了什么啊。
“恭喜摄政王,贺喜摄政王,这可是从未有过的殊荣啊!”于成海献媚的把圣旨递到他手中,眼中还是有这无法置信,这样妖孽的脸,怎么就长在男人身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