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云目色微沉,暗自警惕起来,没有动作。
他在斜坡的另一边并没有看见人影,若不是想着上来看看朝阳,就可能错过坐在视线死角的这道身影。那么,这人这样做是有心还是无意?
那背影却是一动不动,好像没有听见李星云刚才的脚步声,眼中只有那静静升起的金阳。
李星云将视线定格在那人身上。
那是极其瘦弱的一道背影,不大的僧袍穿在身上依旧宽松,盘腿端坐在地,脊背挺得笔直,却能想象出那空空荡荡的衣袍下清瘦的骨骼。
背影中透露出一丝不苟的姿态,仿佛正在面对的东西肃穆神圣,像极了曾经的一个人。
看着看着,李星云紧绷的情绪忽然莫名一松。
不知为什么,他从那道背影上感受到一股坚韧顽强的力量,虽然看上去羸弱瘦小,却仿佛有种如山的巍峨浩瀚,即使天地压下,也能笑谈中轻松扛起,不费力气。
有他在,皆安在。
“如果我是敌人,刚才你已经死了。”沙哑干涩的声音响起,那道背影慢慢站直,转过身来。
李星云眉头一挑,凝神看去。
一张普通的脸呈灰白色,面容干瘦,脸颊微微凹陷,看上去气血不足。
可这张生机泛泛的脸上却有一双极为明亮深邃的眼睛,流光暗熠,似把朝阳的霞彩留在眼底。
李星云暗自惊叹,这双眼可谓是神来之笔,让眼前这人一下多了几分神采,把周身的萎靡掩盖不少。
“如果我是敌人,刚才你又死了一次。”沙哑的声音再次响起。
是吗,如果你是敌人,开口第一句不应该是“你给我拿命来!”吗?李星云好笑想着,虽然之前他对山上的神秘之人很是忌惮,但此刻他的心情并不沉重,因为真正见到后,他有一种直觉,这人应该不会伤害他。
“你应该很多年没开口说话了吧。”李星云突兀道。
在这足够他死两次的时间里,他观察了很多。
这人年岁应该不大,与他相差不超过三岁。不过因为脸色不好看上去显得老相。
他的僧袍十分陈旧,边角的布料已经破损,应是常年没换过新衣,但是并不邋遢,清洗的很干净,能看出缝补的痕迹。
在这片人烟荒芜的深山野林,这样一个从容淡定的瘦弱少年,独自现身手无寸铁,开口直言方生方死,无论怎么看都是令人捉摸,耐人寻味。
那人并未回答,颔首站立,双手垂下,不知在想什么。
“你是僧人,还是道士?”
“你一直住在这里吗?”
“你多大了?”
这幅场景有些奇怪,明明是可疑的人,李星云却仿佛像在家里一般与那人问东问西,毫不在意他之前颇有威胁性的话。
“你不怕我吗?”那人忍不住疑惑开口。
此话一出,李星云缓缓舒了口气,放下心来。
看来他的直觉没有错。这人并无恶意,至少暂时没有。
“从你开口说的第一句话,你就自己确定了立场,没有将自己放在与我的对立面,用了如果一词。你在告诉我,你不是我的敌人,对吧?”李星云沉沉说道。
那人一默,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虽然我很奇怪,但你的第二句话,分明是在提醒我,与可疑之人面对面还分心,岂不是自寻死路。对吧?”
“听着有些刺耳的话,却能感受到好心,如果你有恶意,那你真是个怪人。”
那人眼神微动,“或许我只是以此故意试探,让你放下戒备呢。”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吗?”李星云呵呵一笑,似有所悟道:“也不是不可能。”
“或许,有那么一刻,你是想杀我的。”
这句话一出,李星云明显察觉那人轻微一震,心中一叹。也许,事情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虽然不知道原因,但你会在这里,都是因为我吧。换句话说,你来的目的,便是我。”不论这目的,是好是坏。
那人眉头一皱,眼起波澜。
“你在我上山的路上布置那些,是在示威,还是证明什么呢。你很聪明,算到一切,这让我佩服,但离畏惧,还差得很远。你若是想以此来让我退却,是不可能的。”李星云话里有话,但他确信那人听得明白。
“我并不想......”那人皱着眉开口,犹豫间想要说些什么,挣扎了一下又停了下来。
“你对我很了解,但我确定从没见过你,所以,你是通过什么了解我的呢,你......到底是谁?”
李星云分析了很多,猜测了更多,但他想听那人亲口回答。
那人闻言抬头正视李星云,目光有些不平静,他不知该如何道出自己的身份。一旦说出,又该如何解释做过的事?
“难道你就确定,我不是来杀你的?”
李星云能听出这句话的认真,因此,他看着那人,目光诚恳,“我不确定,但我知道你来不是一定要杀我的。你在犹豫,在抉择,而我,在等待你的选择。”
从内心深处,李星云还是不愿往坏处想的。
今天他会来这里,是师傅的吩咐,若是真有阴谋,十有八九与师傅相关,这是他不愿意承认的。虽然他表现的很从容,但心里却一直忐忑不安,他不明白,养育他多年的师傅在这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我想知道,你为什么确定我不是非要杀你不可。”沉默了好一会儿,那人忽然道。
“直觉。”
李星云没有隐瞒,确实是一种直觉,在潜意识里,他对那人有着信任感。
“你从站起来到现在,一步未动,不想动?不能动?还是为了让我安心,刻意保持这段安全的距离,不愿动?”
那人闻言,眼眸深处似被触动,凝视李星云良久,霍然一笑,。
“罢了。”长叹一声,终究是做出了决定。
那人整理好心绪,收敛住神情,朝着李星云躬身一礼,声音虽然依旧沙哑,却沉着有力道:“在下一休,前不止国师座下弟子,见过殿下。”
短短几字,炸响在李星云心头。